![]()
醫學裝備行業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高精尖領域,是衛生健康服務的重要保障,20世紀70年代,全球醫學裝備行業開始高速發展,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醫學裝備市場需求激增,超聲、MBI、CT、PETCT、直線加速器、伽馬刀等高精尖醫學裝備得到廣泛應用。
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醫學裝備該如何發展?7月17日上午,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主辦的“首屆亞太醫學裝備發展論壇”在線上召開,介紹了中國、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醫學裝備發展現狀與趨勢,各國共同關注裝備技術創新、人工智能、5G技術、機器人在醫療中的應用和普及等問題,研討亞太醫學裝備發展面對的問題,凝聚亞太各方共識、深化區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理事長侯巖表示,近年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調整,醫學裝備產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推動構建團結、平等、均衡、普惠的亞太發展伙伴關系,組織亞太各國醫學裝備、醫學工程領域工作者與企業開展多方面、多形式的對話與交流,發揮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上的重要橋梁紐帶作用,形成亞太地區醫學裝備互利共贏的發展合力。
新加坡生物醫學工程協會主席James Goh表示,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納米技術、數字化技術、物聯網應用場景的發展幫助新加坡實現應對人口老齡化、醫療技術人員的不足等現實問題,未來這些技術也是可以帶來更多的革命性的進展。
印度尼西亞電子醫學協會主席Winda Wirasa提到,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醫學裝備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數字技術的發展發揮了更關鍵的作用。印度尼西亞政府支持醫療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鼓勵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的研發、醫療器械的生產,推動建立醫療器械性能和可靠性的試驗機構,通過國產替代進口產品,增加國內產品使用、實現市場保障。
公益社團法人日本臨床工學技士會理事、北陸大學醫療保健學部教授清水芳行介紹,日本為了促進高端制造技術企業和初創企業的發展,在政府的支持下,醫療機構、大學研究所、中小企業在內制造企業形成聯合體共同推進需求和市場的緊密結合,在基礎研究、產品研發等方面加強合作,一方面更有效、更快速的獲得藥事審批,一方面向國外銷售日本的醫療器械。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副理事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張強表示,近年來隨著醫學裝備的迭代更新,醫學工程與臨床技術結合也更加緊密,“醫工”的職能從傳統的維修、管理拓展到管、教研一體化發展,特別是在醫學裝備的研發、產品需求形成、醫療設備改進、醫學裝備的應用評估、醫工教育培養體系的完善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