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2日,美國半導體設備商科磊(KLA)的中國區員工對記者表示,部分在華建廠的海外半導體客戶剛剛與美國協商成功,解決了許可證的限制,尚未獲悉中國本地企業客戶獲得相關的進展。
同日,韓國存儲芯片廠商SK海力士聲明表示,已經與美國商務部進行協商,確保在一年內不獲取許可的前提下為中國工廠供應設備。
10月7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公布了一系列出口管制新規,要求為中國芯片制造商提供先進制造設備的公司,必須首先獲得美國商務部的許可。
其中針對半導體設備商設置了三項管制的基準線:具有16nm/14nm或更小的生產技術節點的邏輯集成電路,使用18nm半間距或更小的生產技術節點的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集成電路,128層或以上的NAND存儲器集成電路,若支持中國境內的半導體廠商開發上述產品,供應商需要向美國申請許可證。
這波及的企業不只有中國芯片制造商、存儲器制造商,如中芯國際、長江存儲等,還涉及SK海力士、英特爾、三星電子等國際半導體廠商,其在華建設的存儲器工廠也在受限范圍內。
這些都是科磊在中國的客戶,該員工稱,美國發布禁令后,公司陸續通知中國客戶,相關的新設備將停止對華銷售,已經賣掉的設備不會收回,但也不再維護。本來計劃在10月11日前全部撤出中國的所有工廠。目前來看,部分在華的國際客戶可能會繼續服務,中國客戶仍沒有恢復。
10月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做出回應,美國出于維護科技霸權的需要,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中國企業進行惡意封鎖和打壓,這種做法背離公平競爭原則,違反國際經貿規則,不僅損害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也將影響美國企業的權益。
毛寧表示,這種做法阻礙國際科技交流和經貿合作,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世界經濟恢復都將造成沖擊。美方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阻擋不了中國發展,只會封鎖自己、反噬自身。
外資有恢復之勢
外資中,受新政限制的主要是SK海力士、英特爾、三星電子三家企業在華的工廠。
韓國存儲芯片廠商SK海力士在中國無錫市、重慶市、大連市建有半導體工廠。其中大連工廠是在2021年從英特爾處收購。該公司在10月12日通過聲明表示,已經與美國商務部進行協商,確保在一年內不獲取許可的前提下在中國進口設備和技術。
針對美國10月7日的政策,SK海力士表示,美國當局當時指出,韓國公司可通過獲取個別許可為其在中國的工廠保障生產設備的供應。公司先前已著手為獲取美國商務部的許可進行準備。
在此過程中,SK海力士向美方持續強調,為確保面向國際市場的半導體供應鏈穩定,保障持續穩定的設備供應十分重要。公司在遵循國際原則的前提下為保障中國工廠的運營盡最大的努力。
英特爾和三星電子也在國內建有相關芯片設施。10月12日,英特爾對記者表示,目前不予置評。三星半導體也對記者稱:“無法置評,作為一家私營企業,很難對此類國家間事務發表任何評論。”
市場研究機構 Yole Intelligence表示,SK海力士大約25%和三星電子大約38%的 NAND晶圓生產位于中國,SK海力士約50%的DRAM生產在中國。
美系關鍵設備仍難替代
受新政限制的主要有科磊、泛林研究(Lam Research )、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等美國半導體設備商,半導體產線是高度國際化的,很多關鍵生產設備來自美國,且國產沒有替代品。
截至發稿,本土芯片制造商中芯國際和存儲芯片制造商長江存儲,尚未對此事做出回應。上述科磊員工表示,從10月7日至今,公司一直在和客戶積極溝通,目前仍然沒有聽到中國本土客戶被解除限制的消息。
科磊主營半導體計量、檢測設備,這些設備用于監控和控制芯片的加工,以防止缺陷、保證芯片良率。根據財務數據,科磊有約30%收入來自中國。
上述員工表示,停止供貨的主要是先進技術的生產設備,隨著半導體工藝節點走向先進,生產商對公司設備的需求也在增加,因為越尖端的工藝越容易有缺陷。已進廠的設備還能運轉,工程師無法進場維護,如果設備壞了,企業可能會采用備用設備支撐一段時間。
另一家美國設備商應用材料對經濟觀察網表示,正在評估這些法規對公司運輸設備和向某些客戶提供服務能力的影響,公司的業務依賴于國際貿易,也會堅定地承諾遵守所有適用的貿易法規。應用材料向全球芯片制造商提供材料工程的解決方案,約有33%的收入來自中國。
截至發稿,另一家半導體設備服務商泛林研究尚未回應記者,據美國銀行預計,其銷售額中有6%-7%來自內存芯片制造商長江存儲。
關鍵詞: 在華外資公司 設備服務 中國芯片制造商 NAND存儲器集成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