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第一個太監是無從考的,因為那個人可能是因為誤傷而變成了太監。
(資料圖片)
2、但是中國第一個出名的太監是嫪毐。
3、但是他是一個不干凈的太監。
4、在中國,商朝時的甲骨文中曾出現“凸刀”字,其義與閹字相通,可見當時已有將人閹割;但未見有將他們作宮庭內侍的記述。
5、西周時開始有使用閹人的記載,《周禮》內有“宮者使守內,以其人道絕也”。
6、當時的閹人被用來作“寺人”、“內豎”、“閽人”等職,但是人數不多且地位低下,只是負責雜役,傳令等工作,是家臣的一種。
7、隨著專政王權的發展,到了戰國、秦朝時,受宮刑的人大量增加,使用閹人的機構亦增多,閹人當政亦開始出現。
8、 到了漢朝,侍候皇帝的人統一被叫作“宦者”或“宦官”。
9、據說此名是出自拱衛在天帝星旁一個叫“宦者”的星座。
10、至東漢時,規定宦官全部要用閹人,大規模宦官當政亦在當時首次出現。
11、之后在唐代末年再次出現大規模宦官當權。
12、至于“太監”一名稱,最早出現于遼,本來是政府高級職位的名稱,并不一定由宦官任。
13、至明朝時,宮廷內設十二監二十四衙門,提領者被稱為掌印太監,俱由宦官出任。
14、于是“太監”變成了高級宦官的稱謂,后來成了對宦官的統稱。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