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屠瑜 實習生 陳佳華)從“邊角料”到“忘憂角”,這里曾是小區角落的垃圾堆放點,如今卻飛滿蝴蝶、鳥語花香。今天上午,“彩蝶翩躚 萬物共生”——新涇鎮中涇生境花園開園儀式在中涇居民區新涇苑小區舉行。
(相關資料圖)
圖說:居民近距離觀察蝴蝶。劉歆 攝
新涇苑小區是農民動遷小區。據中涇居委會主任金志嵐介紹,該地塊原本非常臟亂,物業居委隔三差五來進行整治也效果不佳。但這里兩面環水,處于新涇港和午潮港兩河交匯處,且四季陽光充足,適合用來打造蝴蝶共生生境花園。
打造完成的生境花園以“與蝴蝶共生”為主題概念,劃分為三大功能區。
圖說:學生們與蝴蝶親密接觸。劉歆 攝
“讀·生境”花園入口區,融入了當地特色的江南文化,居民可以邊走邊讀中涇的水鄉故事。
走入“游·生境”生境科普區,蜜源植物、寄主植物、小水洼等景觀花卉不僅美觀,而且利于蝴蝶棲息。除此之外,這里還配置了科普展板。未來,上海市西郊學校的同學們將作為紅領巾講解員志愿者,在花園里把知識和歡樂帶給游園者。
最后,來到“享·生境”互動體驗區。這里有倚河建設的觀景平臺,居民們可以坐下來,欣賞港灣風景,靜看水流。花園還鼓劻更多的人通過種植體驗親近自然。現場,上海市西郊學校和上海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作為共建單位,分別認養了花園內“二十四花徑”和“一米菜園”兩個區域的植物。
圖說:花園里生機勃勃。劉歆 攝
如今的花園里生機勃勃,普通翠鳥、黑水雞等小動物紛紛到訪。開園儀式上,大自然保護協會牽線為中涇生境花園捐贈了一批紅外線相機,用來觀測花園中的昆蟲、鳥類等動物,為科學研究和保護工作提供寶貴的數據支持。
未來,新涇鎮還將攜手上海自然博物館,開展“館社合作一新涇鎮生境花園主題活動”項目,居民可以參與展覽、講座、工作坊、課程等豐富的科普活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