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人們絕對想不到,今天的手機內存已經來到了12GB、16GB,甚至已經開始超24GB發起攻勢。正如二十年前的人們也不會相信,在2023年的今天,電腦的存儲空間已經以1TB、2TB為起始容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二十年前,大家的電腦硬盤都在40GB左右,現在隨便一個U盤、內存卡都是64GB、128GB起步,硬盤更是以TB為單位。
在二十年前,我們電腦的內存容量大概在128MB左右,現在電腦的內存容量大概都在16GB、32GB左右了。
仔細想想才發現,現在的內存條容量已經快趕上二十年前電腦硬盤的容量了。而手機的配置進步更是迅速,甚至已經有了超越電腦的勢頭。
例如在近兩年,幾乎各家的旗艦機都會推出1TB存儲空間可選。入門級的存儲空間已經提高到了128GB,甚至是256GB。相信在以后,隨著各種技術的發展,手機存儲空間也會繼續增加。1TB絕對只是開始。
在內存方面,當手機的內存來到12GB和16GB的時候,就已經讓人很驚訝了。在知道一加、Realme等品牌,要在旗艦機型上使用24GB內存的時候,筆者非常驚訝。要知道電腦發展到今天,主流配置也不過是8GB和16GB,甚至有相當一部分老的機型還在使用4GB內存。
而且很多電腦還在使用DDR3內存,目前主流的也還是DDR4內存,DDR5剛剛開始普及。手機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LPDDR5內存,LPDDR4內存都變得少見。如今更是要在旗艦機型上使用LPDDR5X內存。相比較LPDDR5,它的性能將會更進一步。手機的運行速度,用機體驗,也會變得更好。
對于普及LPDDR5X,筆者是非常贊同的。但是對于24GB內存的必要性,筆者持懷疑態度。實際上目前Android手機在12GB和16GB內存,已經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了。12GB對于日常使用,包括游戲娛樂,都是完全足夠的。16GB的必要性已經打了問號,更進一步的24GB內存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這部分內存的提升,對于用戶而言都是購機成本,但是換來的提升確實非常非常有限的。與其這么搞,還不如把這部分成本轉移到其他更有意義的提升上。例如電池續航、手機散熱、屏幕效果等方面。
提高手機的續航能力,提高快充速度,緩解用戶的續航焦慮。手機散熱表現的提升,可以讓用戶的手機處理器,更長時間的保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頻率,而不是一到夏天就瘋狂降頻,卡的要死。屏幕效果則是提升觀感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一塊好的屏幕對于手機質感和使用體驗的提升是巨大的。
希望接下來,各大手機廠商能將重點放在用戶的痛點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