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來源:永州市審計局】
永州市寧遠縣以鄉村振興相關政策和資金審計整改為契機,突出“三嚴三抓三促”,扛牢責任、補齊短板、健全機制,全力推動產業幫扶項目聯農帶農機制落實落地,切實把審計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
突出“三嚴”,扛牢聯農帶農責任。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健全完善產業幫扶項目聯農帶農機制的實施方案》,著力構建“縣級統籌協調、部門審批監管、企業履約帶動、屬地協助幫扶”責任體系。 一是嚴格監管。 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農業、林業、文旅等部門嚴把項目審批關口,對存在機制不全、帶動不足、效益不佳、掛名幫扶等問題的項目一律嚴管嚴查。同時,鄉鎮街道、村支兩委、駐村工作隊嚴格履行屬地管理責任,主動加強項目監管幫扶和群眾引導發動,有效保障各方權益。 二是嚴格履約。 積極引導幫扶項目經營主體與農戶簽訂生產帶動、務工就業、入股分紅等帶動協議,通過定期審計抽查、強化資金監管等手段,督促經營主體嚴格履約、及時兌現,確保幫扶項目帶得準、帶得穩、帶得久。 三是嚴格考評。 將健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情況納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內容,壓實各方責任,嚴格考核問效。
突出“三抓”,壯大聯農帶農主體。堅持把提升產業幫扶項目資金使用效果和鄉村產業振興能力作為落實聯農帶農機制的出發點,著力興產業、強龍頭、抓項目。 一是抓產業引領。 大力發展“稻油煙柑、豬牛兔魚”等特色主導產業,加快推進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和帶動能力,全縣農林牧漁總產值突破80億元。 二是抓龍頭帶動。 大力開展農業招商引資,規劃建設預制菜產業園,積極引進湖南廚訊食品、陽光兔業、湖南瀚辰、福建三華、廣東新領航等龍頭企業,發展梅菜扣肉、淡水鰻魚、九嶷山兔、肉鴿養殖等產業,通過“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等多種模式,讓群眾參與其中,從中獲益。 三是抓項目整改。 聚焦部分項目幫扶承諾兌現不及時、分紅收益率低、聯農帶農機制不暢等問題,堅持舉一反三,深入開展產業幫扶項目“回頭看”行動,通過完善協議、及時履約,有效整治問題項目7個。
突出“三促”,增強聯農帶農效益。堅持推行多元化利益聯結機制,著力增強經營主體聯農帶農能力,激發農戶內生動力。 一是帶動生產促增收。 深入開展“千企興千村”行動,引導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建立適度規模產業基地,帶動群眾發展生產。今年以來,全縣建成規模種養基地35個,帶動農戶人均增收1850元。 二是吸納就業促增收。 根據生產經營規模、吸納就業能力、助推群眾增收效益等實際情況,調整優化就業幫扶車間166個,吸納就業人員1278人。大力推行易地扶貧搬遷以工代賑幫扶項目,建立勞務信息溝通機制,將“勞務”送到家門口。今年以來,全縣實施以工代賑幫扶項目18個,吸納勞動力務工438人,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 三是入股分紅促增收。 引導農戶以資金、土地、房屋、自有設備等資源資產入股經營主體,明確省級重點產業項目年度收益分配比列不低于8%,縣級產業幫扶項目或沒有明確收益分配比例的產業幫扶項目收益分配比列不低于當年度銀行存款年利息,保障分紅收益,助力群眾增收。(供稿:劉小珍 張彭 審核:周祖杰)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