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湖南岳陽市紀委監委通報,平江縣原干部余某給鄉鎮“打招呼”,要求照顧其兒子打印店生意。從2018年到2021年,平江縣24個鄉鎮到余某兒子的打印店制作宣傳冊、公示牌等,共計174萬余元。(7月31日中國青年網)
一家小小的打印店,竟壟斷攬收了全縣24個鄉鎮業務。如此明顯有違市場規律之舉,卻堂而皇之地持續了三四年之久,其中內藏什么乾坤?據通報披露,這些鄉鎮之所以捧場買賬,還緣于余某在各鄉鎮“人居環境整治”成效考核評價方面,手握一定話語權,甚至可以利用職務便利為其提供環境督察的暗訪時間、人員等信息。
督查暗訪,要的就是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定地點,威力也恰恰就在隱秘性和隨機性上。而在余某“通風報信”一頓操作下,基層探訪的干部反倒成了下級機關的“耳目喉舌”。提前獲知了消息,暗訪變“明訪”、被動變主動,暗訪對象便能提前應對檢查、順利過關。如此一來,關系戶肥了錢包,被督查的對象獲得了“政績”。這些鄉鎮心領神會、“投桃報李”,照顧打印店生意,也就不難理解了。但問題是,公共利益怎么辦?當地環境整治怎么辦?
拿公共利益謀取私利,督而不查、查而未果,放任暗訪對象做表面功夫、糊弄檢查,影響的是當地生態環境;上下勾連,把手中職權念成“生意經”,為違規行為大開方便之門,長此以往,更是破壞了當地廉政生態。
一邊借領導職務之便泄露暗訪消息,一邊為親屬謀生意賺得盆滿缽滿……余某充其量是只“蒼蠅”,其行為卻是基層權力尋租最典型現象。一朝權在手、就把手來伸,類似的蒼蠅式腐敗積少成多,其危害并不亞于大貪大腐。從過往案例看,這些蒼蠅貪污侵占者有之、截留挪用者有之、以權謀私者亦有之。而這些小蒼蠅若不嚴拍、不震懾,就容易在基層破壞干群關系,有損黨委政府形象。
“蠅貪”成群,其害如“虎”。對這些嗡鳴亂飛的蒼蠅,必須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不斷加強警示教育、健全制度機制,將彼此“關照”的利益鏈條連根拔起,徹底斬斷權力尋租的觸角。
文/廣州日報評論員 付迎紅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劉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