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牌的誕生源于近代中國門戶洞開后外商致力于洋貨傾銷的廣告宣傳畫。
2、 洋商們起初企望以西洋畫片推銷其產品,然而收效甚微,于是便改用符合中國傳統審美趣味、類似于年畫的形式,突出民俗內容,如“八仙上壽”、“滬景開彩圖”等。
3、在畫面適當的位置標有商品、商號與商標,并配以中西對照的年歷或西式月歷(由此產生“月份牌”這一稱謂),贈送給顧客。
【資料圖】
4、這種形式新穎、寓意吉祥的月份牌一經誕生,其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與別具的韻味便贏得人們的喜愛,于是精明的中外商家趨之若騖,樂此不疲。
5、 20、30年代的旗袍時裝美女,開創了月份牌畫的鼎盛時代,因而月份牌又俗稱“美女月份牌”。
6、20年代初,社會風氣開化,有關女性的傳統觀念得到了更新,女性形象在月份牌中明顯增多,并突破了女性消費品領域。
7、時髦美女在報紙廣告等其他新聞媒介也頻頻亮相,成了社會的一種象征。
8、在多變的社會時尚之中,美女形象卻是永恒的主題。
9、20年代未,身穿倒大袖旗袍的清純女學生,可說是時髦中的佼佼者。
10、30年代月份牌創作盛期,當時的電影紅星如胡蝶、阮玲玉、黎灼灼等都被作為模特走入月份牌畫中。
11、全新包裝的時裝美女,使看慣《點石齋畫報》“海上百艷圖”中都市仕女的平常百姓,為之耳目一新。
12、月份牌中的美女是第二代都市女性的時髦代表。
13、她們穿最流行的時裝;用最新潮的物品:電話、電爐、鋼琴、話筒、唱片……;有最時髦的消遣:打高爾夫球、抽煙、騎馬、游泳、航空……。
14、都市摩登女郎為月份牌與旗袍找到了彼此共同表達的形式,因而旗袍與月份牌得以走著流行的一致步伐,使月份牌中的旗袍總是當令新裝。
15、 有趣的是,月份牌原是以宣傳、推銷商品為要旨,但從它面世以來,占據主要畫面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人物或其他風景名勝(極少量)。
16、作為主角的商品只被處理在邊框等不大顯眼的地方,退居從屬地位。
17、早期的月份牌,其中人物與所宣傳的商品可能全不相關,月份牌畫家們考慮得更周到的是畫中美女——如何使她們更加美麗動人。
18、直至月份牌盛行的中后期,才出現較為明顯以畫中人直接傳達的商品信息,如當時的名品“陰丹士林色布”、南洋兄弟煙草有限公司的香煙等,但人物動作仍頗為微妙。
19、因而月份牌對美女與時裝的表達獲得了比其他商品廣告更自由的形式。
20、以今天的眼光看來,月份牌似乎更像是發布流行時裝的精美時裝招貼畫,畫中的美女與時裝比商品更醒目、更讓人一眼難忘。
21、30年代月份牌中美女時裝造型已無定式,旗袍、裙裝、長褲、泳衣都廣泛應用,但從審美效果看,旗袍最能顯露女性線條、秀美的身段,同時又富有端莊典雅的淑女風范。
22、月份牌畫的各類時裝中也以旗袍數量為最多,它記錄了旗袍流行變化的主要進程。
23、 在月份牌畫家中贏得“半壁江山”稱譽的杭稚英先生,創作過大量旗袍美女。
24、他筆下的廣生行“雙妹”旗袍姐妹亭亭玉立,嬌嫩欲滴。
25、燙發、短袖旗袍衣長及地,都是30年代的時尚,時髦的裝扮暗示出她們所使用的“雙妹”化妝品也最時髦。
26、消費與品味超前的時髦女郎,無形中使商品獲得了更高的可信度。
27、其他月份牌畫家如鄭曼陀、金梅生、關惠農、關祖謀、倪耕野等都有不少旗袍美女佳作。
28、其中鄭曼陀首創的擦筆水彩畫法,更成為月份牌畫壇的經典技法:不特別強調明暗調子,只用炭精擦出淡淡的素描關系,再敷之于水彩,使畫中美女面容白里透紅,光潔細膩而滋潤。
29、月份牌畫中人物比例有所夸張,類似今天時裝畫的某些表現技法,多用八頭身、八頭半身與九頭身,使旗袍女郎更顯得長身玉立,姿秀不凡。
30、畫家經過藝術想象的加工,運用獨特的表現技法,塑造出審美中理想的身材容貌與衣著效果由于綜合了多種美的因素,月份牌中美女身上旗袍的穿著效果達到了一種至善至美的境界。
31、在月份牌發祥地上海,其美女月份牌素有甜、糯、嗲、嫩之標榜。
32、月份牌中的美女,可謂代表了當時社會審美的整體趨向與追求,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
33、 月份牌后來演變成封面女郎,再后來就變味的,有錢的人玩女人常常找上了月份牌的女人.妓院的老婆也來了靈感,把小姐們都拍照,張榜公布,任人挑選,也叫月份牌。
相信通過什么是月份牌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
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