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正在顯現,特別是歐美趁亂攪局,不斷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導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飛漲。
![]()
不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在制裁俄羅斯后,歐美等國家的通脹數據飆升,并屢次刷新紀錄新高。而面對美國40年來最嚴重的通脹,白宮和美國總統拜登多次“甩鍋”普京,將物價飛漲的原因統統歸結于俄烏沖突。拜登甚至還為此造了個新詞兒——“普京漲價”。
在高通脹背景下,美聯儲大幅加息預期升溫,美聯儲臨時主席鮑威爾21日表示,將在5月利率會議上考慮加息50個基點,這強化了市場對貨幣政策迅速收緊的預期,市場預計美聯儲將在6月和7月的議息會議上分別加息50個基點。
受上述消息影響,本周五,美股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2.5%。其中,道指暴跌近1000點,創下2020年10月底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美聯儲或大幅加息,道指暴跌近千點
近日,歐盟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3月CPI同比上升7.5%,連續第5個月創歷史新高;在美國,3月通脹率同比飆升8.5%,創下40年新高。
在高通脹背景下,美聯儲大幅加息預期升溫,導致這兩天美股連續殺跌。特別是本周五,美股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2.5%。其中,道指暴跌近1000點,創下2020年10月底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截至當日收盤,道指下跌981.36點,跌幅為2.82%,報33811.40點;標普500指數跌2.77%;納斯達克指數跌2.55%。
消息面上,美聯儲臨時主席鮑威爾21日表示,在通脹高企、貨幣政策寬松的環境下,將在5月利率會議上考慮加息50個基點,并表示此后可能需要進行類似的加息。這強化了市場對貨幣政策迅速收緊的預期,市場預計,美聯儲將在6月和7月的議息會議上分別加息50個基點。
本周五,美債收益率延續漲勢,10年期美債收益率日內一度升至2.94%,創三年半以來新高。5年期美債收益率升至3.05%,2年期美債收益率升至2.76%,均為三年半以來的最高水平。
羅伯遜·斯蒂芬斯財富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珍妮特·加勒蒂認為,雖然股市下跌原因主要是鮑威爾的鷹派講話,但一些企業關于未來銷售增長的謹慎表態也反映出悲觀情緒。
繼流媒體平臺奈飛公司股價20日因訂戶數量罕見減少而大幅下跌35.12%后,22日美國哥倫比亞醫療用品公司和服裝品牌蓋璞公司股價因業績利空分別大幅下跌21.82%和17.98%,對相關板塊和市場人氣構成拖累。
美國面臨40年來最嚴重通脹:拜登“甩鍋”普京
面對美國40年來最嚴重的通脹,白宮和美國總統拜登多次“甩鍋”普京,將物價飛漲的原因統統歸結于俄烏沖突。拜登甚至還為此造了個新詞兒——“普京漲價”。
據央視新聞報道,4月12日,美國總統拜登稱:“我做了行政令規定的、能力范圍內的一切,以降低物價,應對‘普京漲價’。”而在4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又稱:“人們不知道的是,70%的物價上漲是‘普京漲價’造成的”。
然而,這一說法連美國人自己都不信。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稱,白宮說美國物價飛漲是俄烏沖突導致的,并稱之為“普京漲價”。但請記住,美國物價飛漲早在俄烏沖突前就存在了。
事實確實如此。圖表顯示,早在今年俄烏沖突爆發前,準確說,是自2021年初拜登上臺以來,在美國國內,包括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個人消費開支價格指數(PCE)及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等多個通脹指標,均同比大幅上漲。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上個月的民調顯示,面對美國40年來最嚴重通脹,38%的受訪美國民眾認為,美國政府的經濟政策是罪魁禍首。其次是疫情(28%)、公司提價(23%),將通脹原因歸結于俄烏沖突的僅占6%。
或許是迫于輿論壓力,拜登20日在社交媒體發帖改口稱,美國目前物價飛漲的原因是“新冠疫情和弗拉基米爾·普京”。
還有網友直言,美國之所以要屢屢拿普京和俄烏沖突做文章,就是要轉移國內矛盾。“面對急劇上升的通脹、肆虐的疫情,拜登政府正不顧一切地利用俄烏沖突,來轉移社會矛盾,并營造美國一派團結的氛圍。”
美國上班族抱怨“無錢通勤”
據海外網援引美媒報道稱,后疫情時期美國各行各業紛紛重啟,但不少美國上班族重新到辦上班之際,卻因為高通脹而發現開銷大增,他們紛紛抱怨通勤成本太高無力負擔。
據《紐約時報》20日報道,軟件公司KnowBe4企業總部所在地佛羅里達州清水市,是全美通膨問題最嚴重區域之一。公司主管先前討論回歸辦公室上班方案時,已料想員工可能抱怨工作彈性減少、通勤成本增加,但最近幾個月里,越來越多員工則對通脹導致到辦花費增加大吐苦水。某些員工因為托兒或找人代為照顧寵物等問題無法解決,而向該公司申請延后回到辦公室上班,某些員工則因為如今通勤上班開銷增加,向主管表示希望維持遠程上班。該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監表示,如果雇主要求員工回到辦公室工作,員工等于要為汽油、餐費多花錢,可能因此抱怨開銷增加。
報道指出,與2020年新冠疫情剛發生時相比,如今美國上班族通勤上班的例行開銷,包括汽油、咖啡、食品等花費,都已明顯提高。
美國汽車協會統計顯示,今年3月美國汽油價格平均為每加侖4.33美元(約合人民幣28.15元),2019年時平均每加侖則為2.60美元(約合人民幣16.90元)。另外,美國沙拉連鎖品牌Sweetgreen的去年要價11.20美元(約合人民幣72.82元)的餐點,如今變成11.95美元(約合人民幣77.69元)。唐恩都樂烘焙坊(Dunkin' Donuts)拿鐵冰咖啡也從大約3.70美元(約合人民幣24.05元)漲至現在的3.99美元(約合人民幣25.94元)。
巴西多領域產品與服務價格大幅上漲
據央視新聞報道,受烏克蘭危機持續、西方不斷加大對俄制裁等因素影響,近期巴西能源價格不斷上漲,各類社會服務價格也出現大幅度上漲,給當地民眾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
3月份以來,巴西共享打車軟件平均漲價6%,快遞服務平均漲價近50%,國內航班機票均價漲幅高達62%。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羅的出租車連續7年未曾漲價。而近日,圣保羅市政府批準出租車價格調整,起步價上漲22%,每公里單價上漲45%。
當地咨詢機構數據顯示,今年3月初至4月初,巴西民眾在燃料、食品和教育上的支出環比增長了160億雷亞爾(約合人民幣216億元)。
歐盟:使用盧布支付天然氣存在可能性
當地時間22日,歐盟發布指導文件稱,在不違反制裁規定的同時使用盧布向俄羅斯支付天然氣費用是可行的。輿論認為,這意味著歐盟可能將同意使用盧布向俄羅斯支付購買天然氣的費用。
此前,為應對西方制裁,俄羅斯宣布“不友好國家”與俄羅斯的天然氣交易將以盧布結算。
另據新華社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名高級官員22日說,長期來看,缺少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對歐洲經濟后果嚴重。
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當天說,歐洲國家難以承受禁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的后果。
法新社22日報道稱,IMF歐洲部門負責人艾爾弗雷德·卡默說,如果失去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在頭六個月,歐洲可以通過替代供應和現有儲備來應對,但如果天然氣斷供持續到冬季或更長時間,將對歐洲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根據IMF預測,失去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供應可能將導致歐洲聯盟國內生產總值(GDP)損失3%,這主要取決于冬季能源短缺程度。
在歐盟內,德國是俄羅斯能源最大買家。德國總理朔爾茨22日告訴《明鏡》周刊記者,歐洲國家難以承受禁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的后果,禁令也無助于結束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