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老哥在玩魔獸世界?
這游戲歷史悠久,放在網游界都有活化石的感覺了,如今雖然還在迭代更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但很多老玩家還是更喜歡懷舊服。
圖注:魔獸世界官網
原因并不復雜,首先是情懷拉滿,多年后回到那些經典場景,有一種溫馨又浩蕩的感覺。
更關鍵的是,魔獸世界新版太肝了,老一批玩家都在和生活對線,被工作掏空。
與其拿下班時間肝爆游戲,不如在懷舊服休閑娛樂。
當然啦,老玩家都知道,懷舊服對第三方插件的需求還是挺大的。
圖源:貼吧
所以很多玩家會想著,找回當年盛極一時的“大腳”輔助工具,來配合懷舊服爽玩一番。
而且“大腳”插件的所有功能實現,都基于暴雪官方提供的接口。
從這個角度來看,“大腳”并沒有違規,也不會觸發作弊警告,用在如今的懷舊服是最合適不過。
圖源:大腳官網
但是,小雷要說但是了。
其實大腳插件在很多年前就更換了域名,很多老玩家(包括小雷自己)卻還惦記著“大腳”N年前的官網。
圖源:網絡
于是,很離譜的事情出現了。
當我根據某游戲網站的多年前插件介紹,點擊文章“大腳”插件的官網后。
映入眼簾的的,不是“大腳”插件,而是一個極其陌生的羞羞視頻網。
這網站還對當今的短視頻潮流了解頗深,設計和互動邏輯照搬抖音,才用上下滑動的形式來刷新內容。
看到此情此景,玩家們也不知道該開心還是難過...
但小雷能肯定,會有一部分誤入“大腳域名”老域名的老哥,對這個老牌插件產生誤會。
“沒想到十幾年過去,這濃眉大眼的大腳插件已經轉行搞黃色了?”
別誤會,實際上大腳插件壽命很長,現在依然在維護更新。
之所以會出現“訪問大腳歷史域名”,跳轉到澀澀網站的情況,大概率是域名過期后,被專門搞黃色的團隊購買使用了。
真要說起來,大腳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因為域名維護不到位導致形象受損的產品/公司。
域名,一個再貴也得哭著買的好東西
按照慣例,小雷還是簡單聊聊域名是啥。
用專業術語來說,域名是互聯網基礎架構的關鍵部分,它為互聯網上任何服務器提供了方便人類理解和訪問的地址。
聽起來很隱澀難懂,但對于常年上網沖浪的老司機來說,域名并不陌生。
圖源:火狐
每個網頁都裝在服務器里,而不同的服務器又有著不同的IP地址,屬于是又長又臭了。
比如百度搜索的IP地址是“http://202.108.22.5/”。
很難記住對吧,所以百度干脆整了個“baidu.com”地址,方便網友們訪問。
所以咱們也可以這么理解,域名=網址=服務器IP地址的別名。
圖源:百度搜索
大家也別小看域名 ,它對于一個公司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輕則影響用戶記憶,重則影響品牌形象。
就拿前陣子【統一推送聯盟】來說,它成立的初衷,就是統一各大國產安卓手機的消息推送渠道。
App能走統一推送,自然是好處多多。
一來,能大幅減少手機耗電發熱,畢竟App無需常駐后臺,也能推送消息給用戶。
二來,開發者能一站式接入多家手機廠商的推送服務,簡單省事兒。
圖源:統一推送聯盟
那么,意義和使命如此重大的聯盟,域名一定也維護得很好吧。
事實恰恰相反,前陣子“統一推送聯盟”改名為“統一推送工委會”,還推出了推必安2.0。
升級本來是好事兒,但官方并沒有處理好域名的過期和交接管理。
網友只需800元,即可買下這個聯盟的前域名,并頂著它的名頭和影響力為所欲為。
圖源:IT之家
這就導致,統一推送聯盟原來的域名“chinaupa.com”,在過期后被某位網友買下,并用來玩梗嘲諷。
圖源:網絡
本來統一推送聯盟這幾年就沒啥大動作了,剛拋棄掉的舊域名還被網友買來玩梗。
這下好了,雖然統一推送聯盟名字改了,新域名也用上了。
但它這幾年在安卓系統推送上所做的一切努力,似乎都被這波玩梗給蓋了過去。
圖源:統一推送工委會官網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網友們的嘲諷也不是沒有道理。
統一推送聯盟所推出的“推必安”,剛開始就是以“提供App代收發”服務為目的。
但來回折騰幾年,手機廠商們都不愿意接入這個“既是裁判,又是球員”的聯盟。
聯盟最近也干脆換思路,不再硬著頭皮搞“統一推送”,轉而治理推送內容...
圖源:網絡
聊到這兒,小雷也很好奇,咱們熟悉的大廠們都用過啥域名?它們的歷史域名還能正常訪問嗎?
話不多說,立馬探索一波。
京東京東現在也是國內幾大主流電商平臺之一了,域名“jd.com”是京東首字母縮寫,簡單好記。
但在它漫長的發展歷程中,還是用過好幾個域名的,而且購買域名的費用還不低。
在最早期的時候,京東的域名是“jdlaser.com”,很陌生對吧...
圖源:web.archive.org
這個域名不僅是用戶,可能連很多投資者都覺得不容易記住,所以在2007年6月18日,京東又把域名換成了“360buy.com”。
怎么說呢,360buy確實更好記了,但也沒啥特別的意義,甚至會被誤認為是360公司的子網站...
后來京東也想通了,別搞那么花里胡哨,直接用自家品牌的拼音不就完事兒了?
于是“jingdong.com”和“jd.com”來了,后者沿用至今,被無數消費者記得清清楚楚。
但頻繁更換域名的代價也不低,京東購買上面兩個域名,花了三千多萬元...
小米相比京東的多番折騰,小米倒是少走了很多彎路。
從一開始,小米就買了“xiaomi.com”來用,后來雷軍覺得這域名還是太長了。
用戶記憶成本越低,公司獲得的流量就越高,想清楚這事兒后,小米在2014年花了約2243萬元,購買了“mi.com”域名。
圖源:出海傳媒
整體思路和京東是類似的,域名在貼近品牌形象的同時,越簡潔越好,好記之余還便于出海運營。
不過小米并沒有拋棄“xiaomi.com”域名,直到現在依然是兩個域名齊頭并進,畢竟前期有不少用戶已經習慣了舊域名。
360360最開始用的是“360safe.com”,后來又購買了360.com和360.cn兩大域名。
別看這倆域名長得差不多,實際上指向的網頁是不一樣的。
360.com更像是整個公司的總介紹,告訴投資方,咱們公司是干嘛的,又有哪些主營業務。
而360.cn更注重對旗下軟硬件產品的分類和介紹,整體調性更偏向C端,也就是咱們這些普通用戶。
不得不說,這波操作實在是太細。
不過購買這種頂級域名,依然要付出沉重的金錢代價。
是的,360.com這個域名,是由360公司從沃達豐公司那,花了上億元才買來的。
域名是真的好,但也是真的貴。
拋開預算充足的大廠們不談,咱們熟悉的行業冥燈+科技圈段子手羅老手,在當年做手機的時候,也買過“t.tt”來當跳轉域名。
圖源:餐知社
嗯...也就200萬元叭。
不過隨著錘子手機的倒閉,現在t.tt域名也更改了域名跳轉,指向了老羅的“交個朋友”公司。
圖源:交個朋友官網
最后
有小伙伴可能很納悶,就一個普普通通的域名,憑啥賣到上億元?
其實道理很簡單,越貼切企業形象、越簡短的域名,就越容易深入人心。
由此帶來的,就是流量,流量,還是流量。
而越好的域名,自然就越貴,畢竟域名具有唯一性,這家買了,另一家就只能邊緣吃瓜。
而作為買賣域名的中間商 -- 域名交易網,直到如今還是一門盈利不錯的好生意。
像是58同城CEO姚勁波,就是靠域名交易網賺到第一桶金的。
也因為域名太過珍貴,很多大廠都是抱著掏錢解決問題的心態去買域名的。
這也是獲取理想域名最簡單粗暴的方式。
要是用錢解決不了,大廠們甚至會用打官司的方式來搶占域名。
圖源:網易科技
當然啦,買域名只是公司運營的其中一部分,換新域名后,如何處理舊域名也是一門學問。
京東選擇直接占著舊域名,自己不用,也不讓其他企業用,以免被搞破壞造成不良影響。
小米選擇了繼續沿用舊域名,xiaomi.com和mi.com齊頭并進,國內海外市場全都要。
這么一對比,好像有影響力的公司/組織里,只有統一推送聯盟是受傷最重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