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1月26日消息,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特斯拉在國內召回大量汽車,總計大約8萬輛。此次召回的汽車生產日期橫跨2013年9月25日到2022年9月26日,而且包含進口和國產車輛。
僅僅是2022年,特斯拉已在中國召回了35.64萬輛汽車,而在特斯拉的大本營美國,今年召回次數高達19次,累計召回376.95萬輛汽車。考慮到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累計銷量不過90萬輛,前些年電動汽車銷量又不算太火,特斯拉汽車的召回率可以說相當高了。
圖源:特斯拉
消費者洞察與市場研究機構J.D. Power發布的2022年美國市場車輛品質調查報告顯示,純電動汽車PPH(百輛汽車問題數量)為240,遠超燃油車。長期以來,電動汽車的故障率一直高于燃油車,原因在于,電動汽車起步太晚。
目前電動汽車企業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車企推出的產品,另一種則來自于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技術實力雄厚,生產線也較為成熟,但因轉型困難,電動汽車小臉高的傳統車企并不算多,反而是造車新勢力聲勢浩大。
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與大眾、豐田、福特之類的車企相比,仍是“年輕人”。造車新勢力大多本身財力不足,建設工廠、鋪設生產線較為吃力,甚至部分車企選擇了代工模式。哪怕是財力雄厚的特斯拉,有錢在全球建設工廠,但為了能夠盡快交付訂單,也只能降低對品控的要求。
圖源:pixabay
只是到了消費者這邊,心里就有些難受了,畢竟沒人愿意自己的汽車存在安全隱患。作為消費者,我們自然希望車企能夠降低故障率,讓我用的更加放心。不過汽車畢竟是大型消費級產品,內部各種精密零件太多,哪怕是燃油車,PPH也在100以上,也就是說平均每輛車都會存在質量問題。
我們所能期望的,就是汽車的質量問題不嚴重,不會影響正常駕駛,一些小毛病,忍忍也就算了。對于特斯拉這種頭部車企而言,自然要盡力提高做工和品控,降低故障率,保證用戶駕駛安全的同時,也要避免頻繁召回汽車,影響用戶出行。
封面圖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