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炸鍋自誕生以來就爭議不斷,一部分消費者認為空氣炸鍋零油低脂,是一種更健康的飲食方式。但也有多數人覺得,空氣炸鍋容易造成食材的營養流失,甚至存在“致癌”的可能性。長期以來,兩種觀念在互相爭執,還未等雙方爭論出個結果,空氣炸鍋的銷量卻已經起飛。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1年空氣炸鍋全渠道零售量達到1504萬臺,零售額43.8億元。而今年前三季度,其零售額已達到58.5億元,同比增長182.3%,遠超去年全年,成為小家電市場漲勢最猛的黑馬。
然而,這種增長勢頭似乎很難繼續維保持,今年上半年空氣炸鍋線上渠道的月度同比增速尚能保持在150%以上,5月份甚至高達239.9%。而到了下半年,其增速出現大幅減緩,7月降至79.3%,10月已經降至41.14%。其中可能與去年下半年的基數較高有關系,但也確實反映出空氣炸鍋增長進入乏力期。一方面是消費者更為理性,熱情逐漸退卻,另一方面也與競爭對手逐漸增多有關。
(圖源:小熊電器官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網紅空氣炸鍋在爭議中不斷發展,多數人都看好它并覺得這將是下一個百億級市場。但下半年市場卻猛踩剎車,空氣炸鍋的下半場又該如何發展呢?
空氣炸鍋是如何在質疑聲里火起來的?
油炸類食品應該是現代人最愛的美食之一,小到街邊的炸雞炸串攤,大到肯德基麥當勞這種連鎖店,經常能看到有繹不絕的客人排隊購買,生意好得不得了。盡管很多人嘴里總是念叨著油炸類食品不健康,但那誘人的香味以及酥脆的口感,還是讓很多人欲罷不能。于是,開始有人思考如何才能更“健康”地吃上油炸類食品,而空氣炸鍋也就因此而誕生。
(圖源:肯德基官方)
空氣炸鍋顧名思義就是用空氣去炸東西,先將空氣加熱到一定溫度,再利用這股熱風反復不斷地烘吹食材將其煮熟。由于熱量是從食材的外部傳導到內部,所以很容易形成外焦里嫩的效果。其制作過程類似風干烘烤,你會發現空氣炸鍋做出來的食物比較干,無法和真正油炸相比較的。但因為整個烹飪過程不會引入更多的油脂,所以很多人覺得這種烹飪方式更為健康,因為低油。
除此之外,空氣炸鍋的烹飪過程也及其簡單,不需要專門準備鍋熱油再慢慢炸,只需把食材放進炸鍋再打開開關,一鍵就能輕松制作美食。而且,空氣炸鍋對食材也沒有什么限制,幾乎什么都可以炸,各種肉類、土豆、茄子等都來者不拒,它也因此得到“炸天炸地炸萬物”的稱號。正是因為其簡單易用,且帶有一點“健康”的屬性,再加上“懶人經濟”的推動,才幫助空氣炸鍋迅速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火起來。
(圖源:小米官方)
空氣炸鍋興起過程也遭遇很多質疑,2015年市場剛起步的時候,網上就出現一大堆空氣炸鍋是“雞肋”、“智商稅”的說法。近兩年,空氣炸鍋致癌的話題更是引發網友的關注和討論,今年五月還有一條“專家不建議多用空氣炸鍋”的詞條登上熱搜第一。空氣炸鍋的規模在不斷壯大,背后的質疑聲也越來越響亮,但這似乎并未對其發展造成任何的阻礙,反而是讓更多人了解并用上了空氣炸鍋。
面對不斷的質疑還越賣越火,歸根結底還是大家對油炸食品的熱愛。即便不用空氣炸鍋,也有很多消費者會去購買其他油炸類食品。據相關專家介紹,凡是油炸類的食品,其實都有出現致癌物,或其他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的可能性,但都是極其微量的,只要不長期大量攝入基本不會有多大影響。兩相對比之下,相對“健康”且更加方便易用的空氣炸鍋自然成為更多數人的選擇。
不過,空氣炸鍋也存在很明顯的缺點。第一,其功能太過單一,除了炸還是炸,但大家不可能每天都吃油炸食品,所以空氣炸鍋的使用頻次較少,可能漸漸就被遺忘在某個角落吃塵了。第二,產品容量小但體積卻不小,每次制作食物的分量少,太大的食材可能還放不下。一旦產品閑置,則會占用很大的廚房空間。第三,使用過程噪音大,體驗并不是特別友好。
(圖源:小米官方)
真正熱愛油炸食品的消費者,應該早就用上空氣炸鍋,而那些仍在觀望猶豫的朋友,隨著更多同類型競品的不斷涌現,或許會將目光逐漸轉移。從目前的市場上看,空氣炸鍋的發展確實已經進入到瓶頸期,即便有廠商在變著花樣升級產品,如增加智能化功能,采用可視化機身設計等,但還是難掩市場的乏力。品牌如果無法進行更有意義的產品升級,接下來的路可能會非常難走。
“空氣炸”已經成為一種大趨勢
空氣炸鍋的興起帶火的并非只是一類產品,它同時也推動了“空氣炸”這種全新的烹飪方式的發展。
一直有人拿空氣炸鍋和電烤箱做對比,兩者的功能其實有一定的相似性。空氣炸鍋烹飪速度快、使用和清洗更方便,但容積小且食材水分流失嚴重。而烤箱有更大的烹飪空間且能更好地保留食材的水分和滋味,缺點就是清洗太費勁。此前有人預測,空氣炸鍋的出現可能會取代烤箱,但現實卻并未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反而是逐漸有越來越多烤箱產品加入了“空氣炸”功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