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這個五一假期大家都體會到了各行各業快速復蘇的那種氣息,感覺任何地方都是人山人海,各大景區、車站、地鐵完全是一個人擠人的狀態。高速堵車是預料之中的,但令人沒想到的是連珠穆朗瑪峰都出現“堵人”的情況,有的攀登者在冰壁前被堵了近兩個小時。
當然,這種熱鬧的氣息也傳達到各大消費市場,蘇寧易購發布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全國門店的客流量同比去年提升了23%,智能家電品類商品銷量同比增長73%,綠色家電銷量同比增長56%。不論是客流量還是市場消費能力,都在快速恢復到2019年以前的狀態。甚至在“報復消費”心理作用下,用戶的消費熱情還更勝以往,帶動整個家電行業的快速恢復和增長。
(雷科技攝制嚴禁侵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家電行業的三巨頭,海爾、美的、格力三家恰好也在近期發布了2022年度財報,以及2023年Q1季度財報,公布了公司階段性的營收利潤以及經營狀況。疫情結束后整個家電行業進入到一種上升階段,推動各大家電品牌的發展,三巨頭的營收和利潤都有所增長。但是,有的品牌也陷入發展困境之中,該如何去面對機遇與挑戰共存的新的一年呢?
家電三雄爭霸,但有人已悄悄掉隊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三巨頭財報的具體情況吧。美的集團在2022年的總營收達到了3457億元,同比增長0.7%;歸母凈利潤是296億元,同比增長3.4%,占比達到8.56%。美的在三巨頭中營收和利潤均排名第一,是目前體量最大的企業。
(雷科技制作 嚴禁侵權)
其次是海爾智家,其2022年的總營收為2435.14億元,同比增長7.2%;歸母凈利潤為147.11億元,同比增長12.5%,占比達到6.04%。雖然,海爾智家的總營收在三巨頭中僅排名第二,但其營收和利潤的增長都是最高的,在去年發展最好。
之后就是格力電器,2022年的總營收1889.88億元,同比增長0.6%;歸母凈利潤為245.07億元,同比增長6.26%,占比達到12.97%。格力的營收和增長雖然不及海爾和美的,但是其利潤倒是取得較為不錯的增長,在三家中的利潤占比也是最高的。
從以上的數據中能發現,盡管2022年對于許多行業而言都是寒冬,也有大量企業在不停的裁員,但國內家電三巨頭卻依舊保持穩定的發展局勢,在逆境中獲得一定的增長,這一點是很難能可貴的,說明公司在應對風險方面還是做了很多準備。當然,三者表現不同但各有亮點,不論是增長最高還是盈利最大,說明三巨頭有自己鮮明的優勢,對后續的發展有很大幫助。
(雷科技制作 嚴禁侵權)
我們再來看看,頂住壓力的三巨頭在今年疫情放開后的經營情況會發生什么變化。2023年Q1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美的集團營收966億元,同比增長6.3%;凈利潤80億元,同比增長12%。海爾智家營收650.66億元,同比增長8%;凈利潤39.71億元,同比增長12.6%。格力電器營收354.56億元,同比增長0.56%;凈利潤41.09億元,同比增長2.65%。
很明顯,美的和海爾在一季度迅速找到狀態,營收了利潤均實現較高的增長,整體朝著持續向上的發展狀態。而格力盡管營收和利潤也保持正增長,但不論是規模還是增長幅度,都遠不如另外兩家,已經有點被甩在后頭的感覺了。而且,在品牌及產品布局上,格力與海爾、美的相比也有很大的差異,前者主要依靠空調這一類產品支撐,而后兩者逐漸把重心放在全新產品上,同時也在持續布局智能家電和智慧場景解決方案。
(圖源:格力官方)
僅看三大品牌空調業務的營收情況的話,2022年格力該業務的營收達到1348.59億元,同比增長2.39%,占總營收的70%,是格力旗下的支柱業務。但是,隨著國內空調行業的滲透率不斷提高,加上市場競爭加劇,格力空調業務增長逐漸放緩。而其他業務的規模則遠無法與空調業務相比,造成格力2022年的整體營收表現平淡。
美的2022年空調業務營收達到1506.34億元,同比增長5.17%,占總營收的43.6%。另外,美的消費電器的營收為1252.84億元,同比下降4.99%。兩大業務的營收占比達到80%,除了空調外美的其他產品線的規模也相當可觀,盡管2022年稍微拖了后腿,但如果市場回暖消費電器需求升溫,美的營收是有望實現大幅增長。
最后就是海爾智家,空調業務營收僅400.59億元,同比增長6.74%,與另外兩家的差距較大。不過,在海爾強項的冰箱和洗衣機業務上,營收分別為776.38億元、577.22億元,兩者占到總營收的55.6%。可以看出,海爾旗下的產品線相對會均衡一些,沒有特別偏向哪一類。而且,海爾也是最早進行多品牌布局和海外市場布局的,在國內有卡薩帝、Leader,國外有GEA、AQUA、斐雪派克、Candy等,在全球市場實現入門到高端的布局。2022年其海外營收占比達52%,遠高于美的的41.5%和格力的12.2%。
(圖源:海爾官方)
作為曾經空調市場的老大,今天的格力在該業務上依舊保持極強的實力,但這幾乎就是格力的全部,生活電器、熱水器和廚電等領域表現一般,整體不如美的。而在當下如火如荼的智能家居和全球化布局上,格力的動作也比另外兩家要慢很多。未來,家電市場的競爭會更為激烈,用戶購買家電也會逐漸朝著套系化、場景化趨勢轉移,單靠一個空調品類的強大,似乎很難支撐企業走的更遠了。
全屋智能時代下,家電企業急需轉型
在剛結束不久的AWE2023上,我們已經看到了中國家電行業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海爾三翼鳥在會場內搭建了場景盒子樣板間,你可以在這里看到智能家電的聯動操控,僅需一個命令就能同時控制多款家電,為你量身定制睡眠、起床、觀影、回家等多種不同的智能場景體驗。
(雷科技攝制嚴禁侵權)
華為很早之前就發布了全屋智能解決方案,此次也全方位展示了智慧家庭、智慧酒店解決方案,而老板、方太等則呈現了智慧廚房、家庭烹飪中心等概念想法。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家電品牌,都在想方設法將旗下的不同產品進行串聯,來為用戶營造全方位的智慧場景服務。他們已經不滿足于賣一件產品,解決一個需求,而是想通過整套方案,來整體提升用戶的生活品質。
而想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品牌不斷擴充其產品線,以填補智慧場景方案當中的空缺。大到電視、冰箱、空調這樣的大家電,小到如電飯煲、電磁爐、空氣凈化器這類生活家電等,未來家電品牌旗下的產品線應該會越來越豐富齊全,保證產品能支撐一個智慧場景所需,甚至實現全屋智能。像主打高端家電的卡薩帝,大家熟知的應該是冰箱、洗衣機產品,但實際上它的產品已經覆蓋到洗碗機、廚電、電視、小家電等眾多領域,逐步完成全屋智能的布局。
(雷科技攝制嚴禁侵權)
在未來,家電品牌的目標必然打造智慧場景和全屋智能,所以必須有更多足夠強大的產品做支撐,不斷擴大產品版圖將成為大家的歸途。而目前國內三巨頭中,美的的產品線應該是最豐富的,幾乎什么都做,這將成為其優勢之一,只要能把各類產品通過一個智能網絡進行連接,就能為消費者提供更自由、個性化的場景化方案。而海爾也是很早在智慧場景方案上的進行布局,多年前就推出三翼鳥品牌,通過與卡薩帝的配合,在高端家電市場已經確立較高的地位。
格力雖然也在布局智能家電,但似乎一直沒有傳出太大的聲音,旗下的產品也比較零散,并沒有類似的場景化解決方案。在面向未來發展這一塊,格力似乎也稍微慢了他人一步。大家也清楚格力是一家相對傳統的家電企業,但面對日新月異的新環境,這種傳統保守的觀念,似乎已經與主流發展趨勢不太相符。如果格力無法迅速轉型,未來自然還是可以在空調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但可能會與更廣闊的全屋智能市場無緣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