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個周末,小雷一位朋友突然找我咨詢TWS耳機的問題,想問問有哪款「適合iPhone的主動降噪非入耳式TWS耳機?」經過并不漫長的討論,我們最終還是在AirPods Pro第二代上達成了共識,畢竟AirPods Pro一直是iPhone搭配耳機的「最優解」。
但話又說回來,為什么大家提到搭配iPhone的降噪耳機就一定會AirPods Pro呢?iPhone除了AirPods Pro之外難道就沒有別的降噪耳機可以選了嗎?再說像小雷這樣iPhone和Android手機兩手抓的雙機用戶大有人在,難道對于我們來說,有沒有一款兩者兼顧,既能享受到iCloud生態便利,又能在Android手機上正常使用所有功能的耳機嗎?
其實過去確實有這么一款符合雙機用戶需求的耳機——來自Beats的Beats Studio Buds。不過這款耳機無論在聲音表現還是降噪舒適度上都還有進步空間。
(資料圖)
圖片來源:雷科技
于是,2023年5月17日,Beats Studio Buds+隆重登場。這款耳機采用了全新的音頻架構和外觀設計,不僅針對上一代耳機進行了多項升級,同時也為Android平臺增添了不少新功能。Beats Studio Buds+于2023年5月17日正式發售,將于2023年5月19日正式發售。作為一個Beats Studio Buds+的「潛在目標客戶」,小雷也找到機會借到了Beats Studio Buds+先行體驗一番。
熟悉的手感,全新的配置
而根據我這段時間的使用感受,我認為Beats Studio Buds+很有可能會成為Beats品牌重振輝煌,開啟「2.0」時代的轉折點。
乍一看,Beats Studio Buds+在外觀上和Beats Studio Buds似乎有點相似,畢竟大家都使用了類似的設計語言:鵝卵石形狀的充電盒為Beats Studio Buds+帶來了舒適的手感,圓潤的造型也讓「從口袋取出耳機」這個動作變得輕松——不需要用手指把耳機從口袋里「夾」出來,在外面輕輕一推,Beats Studio Buds+就會「躍入」掌心。
圖片來源:雷科技
當然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現Beats Studio Buds+和Beats Studio Buds相比在細節上可以說「大不相同」。首先,Beats Studio Buds+調整了耳機按鈕的設計,從原本覆蓋整個耳機的懸浮按鍵改成了「火山」式按鍵,讓耳機看起來多了個「透氣圈」。
圖片來源:雷科技
但這個透氣圈并非只有樣子而已,Beats Studio Buds+確實在下方設置了三個全新的開孔:Beats Studio Buds+每邊各有三個獨立的麥克風用來精準捕捉環境噪聲,而這樣的麥克風矩陣設計不僅可以用來優化Beats Studio Buds+的主動降噪表現,同時也可以為通透模式帶來更自然的聆聽效果。根據小雷的過去一周的體驗,Beats Studio Buds+的降噪和通透表現確實也有拿出來「大書特書」的底氣。
透明設計亮眼也靚眼
不過要說Beats Studio Buds+和Beats Studio Buds最大的不同,那還得是Beats Studio Buds+此次新增的「透明」配色。其實在其之前TWS品類也有采用透明設計的產品,但根據小雷的體驗,能駕馭透明設計的產品其實并不多。
首先,透明設計意味著產品除了要考慮「外觀」外,還要考慮「內構」的問題。畢竟并不是所有耳機的內部結構都有拿出來展示的資本,讓消費者看到凌亂的飛線和溢膠那可不是什么值得夸獎的事情。不過內部元件排布這對Beats來說并不是需要專門學習的考點,無論是大家已經聽膩了的「黑色PCB」還是灰色框架,甚至是略微偏紫的透明外殼,Beats Studio Buds+都拿捏得十分到位。
圖片來源:雷科技
其次,透明的產品還需要考慮「結構」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如何在保證產品外殼與結構強度的情況下,盡可能減少內部用于固定的卡扣、插榫的數量,同時減少這些結構件對內部元件的視覺阻攔。此外,透明設計也意味著產品在設計時就要考慮到指示燈漏光和不同顏色燈珠光照方向的問題。
圖片來源:雷科技
但對耳機,尤其是TWS耳機來說,透明設計的真正難點在于如何讓透明外殼不會被皮膚油脂弄臟。對此有些品牌選擇在接觸耳朵的地方使用不透明的白色外殼,但Beats Studio Buds+卻非常「勇」地選擇將半透明貫徹到底。不過從小雷的體驗來看,其實在廣州盛夏的考驗下,Beats Studio Buds+細磨砂的設計也不會因為戴久了而變臟或留有油印,確實好評。
它標志著Beats 2.0時代
我知道,肯定有人看到這里會覺得「不就是一個Beats嗎?做的再好看,不好聽都沒用。」殊不知近兩年Beats的耳機在音質和聲音取向方面已經悄悄發生了轉變。以小雷之前一直在用的Beats Fit Pro為例,這款耳機其實已經摘掉了過去「動詞打次」的帽子。盡管有了心理預期,但在第一次試聽Beats Studio Buds+時,這款耳機可以說讓我對Beats大為改觀。
圖片來源:雷科技
首先,Beats似乎意識到了大家對過去低音增強風格的不滿,因此Beats Studio Buds+的取向反而是「反Beats」的低頻點到即止、中高頻增益延展的偏流行風格。用一個極端點的例子來說,Beats Studio Buds+甚至能在TheGlitchMob版本的《Seven Nation Army》中體現出低頻的延展性和聲相寬度,而不是像小雷同時買的另一款重低音耳機那樣只能表現出轟頭的蓋革計數器響聲。
但這樣的風格確實也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Beats Studio Buds+的低頻力量感,確實很難想象我一個平時用監聽耳機的玩家會認為一款Beats低頻可「可以再強一點點」。屬實是矯枉過正了。當然了,你要是不滿意的話,EQ把低頻增強一下就行。
圖片來源:雷科技
低頻收斂的同時,Beats Studio Buds+的中高頻增益,尤其是高頻增益也非常明顯。這樣的調整其實也強調了人聲部分的細節。以《老派約會之必要》為例,開頭的琴聲、人聲與鼓點無論是層次感、空間感和細節處理都「令人驚訝的出色」。甚至連《高山低谷》這類除了鼓點就幾乎沒有低頻元素的曲目來說,Beats Studio Buds+都能輕松還原出臨場感。用更技術性的話來說,那就是Beats Studio Buds+在高頻延伸和聲相定位方面都有著出色的發揮。
不過話又說回來,Beats Studio Buds+這樣的聲音風格也會帶來另一個弊端,比如鈸片的聲音聽起來就有些細碎。但在人聲部分,Beats Studio Buds+的表現可以說讓我對Beats的聲音表現有了全新的認知。
甚至不夸張地說,Beats Studio Buds+正式開啟了Beats風格轉型「2.0」的篇章。
沒有H1芯片又如何?
聊完聲音,我們來聊一些大家可能「不滿意」的部分,比如Beats Studio Buds+并不搭載Apple H1芯片這個不乏繞過的話題。盡管Beats Studio Buds+的售價已經卡在了AirPods Beats Fit Pro和Beats Studio Buds中間,但Beats依舊沒把Apple H1芯片「下放」到該系列中,Beats Studio Buds+搭載的依舊是Beats自研的系統——不過這次全新升級到了第二代。
那么第二代和第一代有什么不同呢?
答案只有四個字:完全不同。
Beats Studio Buds+依舊提供了主動降噪模式和通透模式,但得益于全新的麥克風矩陣和全新升級的平臺,Beats Studio Buds+不僅大幅優化了過去通透模式下的表現,甚至在新平臺下將通透模式的表現提升到了小雷自己的Beats Fit Pro的水平:
耳機依舊會主動增強人聲,但在聲音處理上卻更加細致,對聲音的后制也更加自然。根據小雷自己的體驗,Beats Studio Buds+的通透模式下的他人說話的聲音和不戴耳機時的聲音非常接近,沒有過去的悶水聲。
當然改進空間也是有的,那就是通透模式下Beats Studio Buds+對于風噪「異常敏感」,如果你周圍同事有使用桌面風扇的習慣,那你絕對會成為「聽風者」。
不過Beats Studio Buds+降噪模式的表現倒是非常優秀,可以說是面向Android陣營的TWS中最接近AirPods Pro的存在。當然了,你要是直接在Android手機上使用AirPods Pro那當我沒說。
但說到這個話題我們就得聊聊Beats Studio Buds+對iOS以及Android平臺的友好程度了。至少在小雷看來,Beats Studio Buds+這次總算是做到了「眾生平等一視同仁」。
盡管沒有Apple H1芯片,但無論在iOS還是Android平臺,Beats Studio Buds+都提供了一觸匹配的功能:iPhone上匹配會有熟悉的開蓋動畫,長按音量鍵也可以快速設置降噪和通透模式。而Android平臺也可以利用Google的Android快速匹配,在Beats App中也可以進行耳機模式管理。當然了你也可以直接按耳機外側的按鍵調整。
在iPhone上,Beats Studio Buds+依舊提供Hey Siri直接喚醒以及iCloud跨設備同步的功能。而這一功能現在也在Android上提供,一次匹配即可在Android手機、平板和Chrome設備之間流轉。
圖片來源:雷科技
更重要的是,這從Beats Studio Buds+還同時支持Apple的Find My查找網絡以及Android平臺的找回功能,海外用戶可以用Google Find My Device定位耳機,國內用戶也可以在Beats App中看到耳機放在了哪里。
耳、目一新的新時代
說實話,在體驗之前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給Beats Studio Buds+這么高的評價。畢竟之前我買Beats Fit Pro完全是因為這款「AirPods Pro平替」有耳翼、戴得穩而已。但Beats Studio Buds+在聲音和體驗上的進步確實讓我看到了Beats品牌「復興」的決心。
沒錯,Beats Studio Buds+的售價并不便宜,但無論從做工手感,佩戴舒適度和音質、續航和軟件適配這五個功能看,Beats Studio Buds+都是一款遠遠超出合格線的耳機,甚至可以納入到優秀范疇里。
但很顯然,對于2023年的Beats來說,Beats Studio Buds+只不過是2.0時代的開端??梢灶A見的是今年Beats品牌還會有更多可以在音質這個賽道,和業內第一梯隊TWS耳機競爭的產品。到那時候,「真正的音樂」也將不再是一句調侃,而是對Beats品牌發自內心的夸獎。
其實也不用「到時候」,這個看起來不可能的挑戰,在Beats Studio Buds+身上已經實現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