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證券(7.69 -1.28%,診股)指出,當前外部風險明顯消減,穩增長下盈利底大概率出現,市場底已近。分子端盈利預期上行,微觀流動性和風險偏好將修復,短期反彈延續,中期市場底在形成。行業配置上,關注超跌但景氣度較高的醫藥、新能源、半導體、軍工,政策導向的新舊基建,預期改善的TMT、機械、電氣設備、消費等。
![]()
中信證券(20.81 -2.98%,診股)指出,內外部焦慮因素全面明朗,非理性情緒宣泄結束;經濟形勢整體平穩,后續疫情精準管控舉措對經濟影響將逐漸減弱;海外加息落地及俄烏沖突漸趨明朗,負面沖擊有所削弱;A股市場回歸常態,把握價值成長的共振上漲行情。建議繼續堅守穩增長主線并圍繞“兩個低位”均衡布局。
興證證券認為,隨著國內政策暖意持續釋放,貨幣、信用均有望寬松,同時海外滯脹、加息、外資流出、中概股監管等風險均有望緩解,市場底部已經出現,將迎來修復窗口。操作策略上,一方面,科技成長無論估值或擁擠度壓力均顯著改善,情緒修復窗口底部配置業績確定性方向(光伏、半導體、儲能等);另一方面,“穩增長”方向明確,銀行地產等仍有修復空間。
中金公司(42.18 -1.45%,診股)認為,經歷前期調整后,A股估值已經回到歷史相對低位水平,本周上證指數3023點的階段性低點對應估值水平已經接近歷史相對極端的底部時期,近期大股東、高管凈減持規模明顯收窄,公司回購規模和數量提升。市場雖然短線仍有反復風險,但對A股后市表現已經不必過度悲觀,近期市場可能處于磨底期,成交量可能會有所萎縮,類似前期大幅下跌的階段可能已經結束。當前關注三個方向:1、政策發力潛在有支持的領域,包括基建、地產穩需求相關產業鏈(建材、建筑、家電、家居等)、券商金融等;2、2021年調整較多、估值不高、中長期前景仍明朗的中下游消費,自下而上擇股,包括家電、輕工家居、汽車及零部件、農林牧漁、醫藥等;3、制造成長板塊,包括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導體等,風險已有所釋放,轉機待海外“通脹”風險邊際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