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提出五大方面支持北斗的推廣應用。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系統謀劃和頂層設計,強化政府引導作用,進一步完善北斗產業發展支持政策,加強監督管理,推動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改委提出五大方面支持北斗的推廣應用:一是加強統籌協調;二是健全法律法規;三是完善標準規范;四是強化政府支持;五是做好宣傳推廣。
具體工作方面,將研究制定衛星導航相關法律法規;加快北斗應用有關標準制修訂工作;組織實施北斗產業化重大工程;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北斗產業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發布北斗產業發展白皮書。
![]()
4月6日,千尋位置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千尋位置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的每月調用次數超過1000億次,累計服務全球超過11億人,總服務次數超過2兆次,服務覆蓋全球超過230個國家和地區。
北斗產業總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
北斗導航是中國自主設計開發的全球導航系統,也是目前全球四大導航系統之一。截至2018年年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務,包括“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在內的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斗系統服務。2020年7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目前在軌服務的北斗衛星共計45顆,空間和地面基礎設施均已形成較為完備的服務能力,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經全球連續監測評估系統實測,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全球范圍性能指標先進、亞太區域性能更優。
目前,中國正在推動以下一代北斗系統為核心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PNT)體系建設。2035年前,將建成以北斗系統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
據有關機構統計,到“十三五”末,中國衛星(22.05 +0.41%,診股)導航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主管部門透露,中國衛星導航產業年均增長達20%以上,預估到2025年,中國北斗產業總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
北斗概念股年內普跌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A股中涉及北斗導航概念有40余股。從主要公司來看,中海達(7.79 +1.17%,診股)深耕北斗衛星導航產業,涉足全北斗產業鏈應用場景。公司作為國內高精度GNSS的領跑者,隨著北斗+和其他技術的深度融合,有望全面享受行業增長的紅利。
振芯科技(16.07 -1.29%,診股)重點開發的北斗三號通用模塊、北斗三號手持/車載/海事終端等產品已完成研制并投入生產。
盟升電子(55.74 -1.64%,診股)公司主營業務為衛星導航產品和衛星通信產品,其中衛星導航產品主要為彈載衛星導航制導系統,目前國內從事相關產品研發的主流單位不超過五家,公司是A股唯一的彈載衛導產品供應商。
數據寶統計,從年內漲幅來看,多數概念股普跌,僅數字政通(23.25 -0.90%,診股)、合眾思壯(8.04 -2.07%,診股)逆市上漲,上海滬工(13.60 -3.13%,診股)年內股價腰斬。航天發展(10.87 -1.18%,診股)、四創電子(40.21 -0.72%,診股)、航天電器(60.53 +0.12%,診股)、超圖軟件(21.77 +0.88%,診股)、振芯科技等多股年內跌幅超過20%。
目前,部分公司已經披露或預披露2021年年報。從凈利增幅來看(預披露以預告中值統計),航錦科技(36.95 -6.46%,診股)、金信諾(8.59 +3.25%,診股)、四維圖新(15.03 +5.99%,診股)、利揚芯片(33.59 -0.50%,診股)、航天科技(9.10 +0.66%,診股)等5家公司業績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