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華爾街頂尖量化機構,到國內大型公募基金,再到創立一家優秀的頭部量化私募,上海黑翼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黑翼資產”)創始合伙人、聯席CEO鄒倚天16年來在量化投資上的從業履歷可以稱得上是積淀深厚。由鄒倚天與公司另一創始合伙人陳澤浩聯合掌舵的黑翼資產,不僅成為國內首家獲得宏觀對沖策略私募金牛獎項的純量化機構,更連續三年獲得“金牛私募管理公司”的殊榮。
在鄒倚天看來,黑翼資產的量化投資一直堅持基于非常嚴謹的金融學、數學以及統計學模型,并扎根于完全自主開發的策略研發平臺進行長期不斷的多維度策略研究和持續迭代。“相對于同業,在追求絕對收益的同時,穩健是黑翼資產最大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投資猶如行車,行穩致遠才是關鍵。”他表示。
鄒倚天,黑翼資產創始合伙人、聯席CEO,美國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系碩士。鄒倚天曾就職于全球量化巨頭巴克萊、博時基金、PCA Investments,擁有超過16年海內外量化投資經驗,是國內第一批將量化投資運用到專戶投資管理的基金經理。
研發三類“支柱因子”
出于對量化投資的巨大興趣,研究生畢業于美國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系的鄒倚天,畢業之后在全球量化巨頭巴克萊全球投資公司(BGI)擔任了投資分析師,主要從事美股對沖基金的研究工作。
“由于一直關注并且也看好國內量化投資的發展前景,2009年我回國之后就加入了博時基金擔任投資經理。”鄒倚天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作為一名“海歸派”,鄒倚天是國內第一批將量化投資運用到專戶投資的基金經理。在此之后,鄒倚天在2012年還加入了中投公司旗下唯一一家合資對沖基金PCA Investments,擔任量化投資團隊聯席主管。此后,在國內私募行業陽光化的第一年(2014年),他與陳澤浩一起創立了黑翼資產。“我們兩位教育、從業背景都比較接近,一起創立黑翼也是一拍即合。這么多年走過來,經歷過市場起伏以及極端行情的煎熬和洗禮,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2015年至2016年的市場大幅波動、2018年的市場調整等等,算是國內市場比較少數經歷過完整的A股量化投資周期的從業者。”鄒倚天表示。
經過八年穩健發展,黑翼資產已位列百億私募陣營,資產規模保持穩步增長。而在鄒倚天看來,作為一家成立較早的量化私募機構,黑翼穩步發展壯大,背后更多是公司長期以來豐富的投資經驗積累和多元化的投資理念所帶來的水到渠成。
一方面,兩位合伙人從業經驗都比較豐富。“經過這么多輪牛熊周期轉換得來的沉淀積累以及互相磨合,我們現在可以很好地把量化股票和CTA的方法論做融合、取長補短,比如把CTA時序上的策略方法運用于股票上,同時把股票上橫截面的研究方法運用在CTA上。”鄒倚天稱。在他看來,這種長期投資實戰中得來的經驗是非常寶貴的財富,長期以來公司核心團隊在投研過程中的互相融合,形成了在量化投資上的黑翼基因。
另一方面,黑翼資產多元化的投資理念、多層次的風控體系以及對策略細節的極致追求,是黑翼資產躋身頭部、取得一定優秀投資成績的關鍵。這種多元化既體現在資產類別的多元化、策略的多元化,也包括底層因子的多元化。鄒倚天透露,黑翼資產成立八年來研發并持續迭代的基本面、量價、機器學習三類“支柱因子”成功跨越了多個市場周期。目前這套量化因子系統,已經能夠通過數學優化的方法動態確定各因子權重,并在此基礎上挑選出未來最有可能跑贏市場的投資組合。
據了解,黑翼資產目前在量化產品線上主要有三大類型。第一類是純股票量化策略,包括各類指數增強策略、量化中性策略以及全市場量化選股策略;第二類是全品類、全周期的純量化CTA策略;第三類為混合策略,即“股票+CTA”策略,這一策略的產品規模占比最大。
黑翼資產自成立以來就將投研作為公司持續成長、打造核心競爭力的第一驅動力。目前公司近50人的投研團隊中,八成以上畢業于國內外名校,核心團隊六成以上具有博士或博士以上學歷。
量化投資發展仍處黃金期
2019年以來,憑借著全行業尤其是頭部機構持續突出的超額收益,國內量化私募行業迎來了一輪爆發式發展。這其中有各方的喜悅,也同樣有行業的波折。對此,鄒倚天表示,近幾年國內量化行業大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大致可以歸結為各類大數據的爆發式增長以及管理人數據處理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另外,國內市場無效波動較大、存在著遠超過成熟市場的阿爾法收益,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當前有市場觀點認為,對比海外成熟股市,從長期來看國內量化指增策略較對標指數的超額收益預計會逐步震蕩縮減。而對于這一話題,鄒倚天也并不諱言。他表示,就當前國內市場的發展階段而言,國內市場無效波動較大的狀況在未來還會長時間存在。所以當前以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預計仍然是指數增強等量化投資策略發展的黃金期。不過,隨著中國市場機構化進程的持續,市場的無效波動必然會減小,量化超額阿爾法收益也會不可避免地下降。因此,私募投資者對于未來優秀量化機構的超額收益水平,也應當有更理性的預期。整體而言,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壯大和廣大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的持續提升,以及策略和技術的發展迭代助推量化行業前行,國內量化行業長期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對于去年以來部分量化私募階段性業績回調,鄒倚天認為,量化投資還是要看長期業績表現。去年9月份以來,伴隨著宏觀經濟預期和市場風格迅速切換,中小盤指數一度深度回調,這對于量化策略來說是比較不利的市場因素。而對于管理人而言,規模、收益、波動三者之間往往是量化投資的“不可能三角”。作為量化機構,一方面,在策略容量允許的范圍內要保持一定的規模,以使得管理人能夠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儲備足夠的預算來應對在IT設備、超級算力等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嚴格控制規模增速,以更好的提升管理業績和客戶的投資體驗。“整體而言,如何平衡好兩者的關系非常重要。”鄒倚天稱。
結合量化投資行業發展的趨勢和競爭格局,鄒倚天進一步表示,相對于同業,在追求絕對收益的同時,黑翼資產將穩健作為公司最大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投資猶如行車,行穩致遠才是關鍵。正如豪車總能享有較高的品牌溢價,除了動力和速度,更重要的是乘客安全與舒適的體驗。”鄒倚天表示。
寬基指數估值已處歷史底部
今年以來,全球各大類金融資產劇烈分化,美股、A股等權益資產年初至今的絕對回報均相對低迷,而大宗商品則整體延續結構性牛市。從國內市場來看,鄒倚天表示,一方面,未來投資者需要注重資產的多元化配置;另一方面,對于A股市場的中長期表現,投資者在戰略上無須過于悲觀。
“目前A股市場所有寬基指數的市盈率、市凈率水平均處于歷史底部,近期A股市場的絕對估值、相對估值、破凈率以及下跌時空等指標,也都符合底部特征。展望未來,雖然過程可能會有反復,但我們認為A股整體內外部環境的改善將是大概率事件。”鄒倚天稱。
在他看來,無論是疫情結束后的復工預期、新一輪穩增長政策的大力推出,還是全球通脹預期最悲觀階段正在過去,這些都構成市場的利好因素。因此,投資者在戰略層面不應悲觀,戰術上則可以適當關注指數增強策略,原因在于其有望在市場貝塔優勢的基礎上,發揮超額阿爾法的優勢。此外,鄒倚天還認為,從量化投資的視角來看,底部通常更適合量化模型捕捉超額收益,二季度以來量化私募超額收益與A股市場同步回暖,就已經逐步顯露出這一特征。
在大宗商品市場相關投資機會方面,鄒倚天稱,目前大宗商品市場在地緣政治、美聯儲加息、疫情擾動等諸多因素的發酵下,整體供需再平衡時點再次延后,后續供需緊張格局或將緩和,但在新舊能源交替背景下能源價格波動中樞仍然在逐步抬升,且波動也在放大。CTA策略主要投資于期貨市場,投資標的包括大宗商品期貨、金融期貨等。該策略與傳統股債類資產表現差異較大、相關性較低,因此可以作為大類資產配置中的底層資產。其中,趨勢性強、波動率高的市場環境會更有利于量化CTA策略的發揮。
近兩年,隨著國內資管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一些頭部量化管理人對標橋水全天候策略、宏觀配置策略,紛紛研發推出了以量化策略為基礎的多策略產品。鄒倚天進一步表示,從大類資產、大類策略角度來看,優秀的多元化、多策略的產品,長遠來看有獨特的配置價值。對于具體產品篩選的投資建議,他認為,與挑選量化產品類似,投資者也可以重點從產品的成立時間、過往規模、歷史業績、超額回報、風控、回撤等多方面進行觀察考量,最終可能更容易得到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