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節后第一 周, A 股迎來調整,滬指累跌 4.16 %,深成指累跌 5.19 %,創業板指累 跌 7.1 % ,創下自 2021 年 3 月以來的最大周跌幅。人民幣也大幅貶值,離岸 /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在盤中雙雙“破 7 ” 。
本周全球迎來央行超級周,美聯儲政策決議引發關注,機構預計,瑞典、瑞士和南非央行將加息75個基點,挪威、英國央行將加息50個基點,日本央行料按兵不動,土耳其央行或再次降息100個基點。歐美主要經濟體將公布9月制造業、服務業PMI,經濟下行壓力或進一步顯現。
后市市場將如何演繹?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匯總。
1.中信證券(18.42 -5.68%,診股):博弈依舊劇烈,右側仍需等待
9月以來,海外快速加息預期持續升溫,貿易爭端擾動密集出現,增量資金有限,持倉結構失衡,激烈預期博弈加劇市場波動,當前市場狀況優于4月,存在左側配置機會,但最穩妥的右側入場時機預計還在10月份。從市場節奏上來看,當前市場整體估值合理,絕對吸引力略遜于2018年末,存在左側配置機會,但我們認為在10月份經濟、政策、盈利預期明朗,同時外部地緣擾動因素落地后,右側入場更為穩妥。
配置上,建議堅定“熱切冷”,重心繼續轉向部分前期偏冷門行業。具體品種選擇上,建議關注:①成長制造領域重點關注此前持續調整、明年有估值切換空間的半導體和軍工當中白馬龍頭,以及標簽屬性較弱、估值性價比仍較高的化工新材料。②醫藥行業重點關注具備較高性價比的中藥,以及充分消化估值以及政策負面預期的醫療器械。③冷門行業重點關注優質地產開發商、養殖產業鏈、電力、油運和油氣機械等。此外,在外部科技領域制裁不斷加劇的環境下,關注芯片、信創等自主可控領域的配置機會。
2. 中金:估值偏低+流動性較寬松 對股市中期表現不宜過度悲觀
A股市場估值已經偏低,成交持續縮量表明市場情緒已接近歷史區間極致水平;市場流動性條件也較為寬松,對市場中期前景不宜過度悲觀,整體先求穩,再求進,注意保持靈活性、把握市場節奏、注重結構。配置上,低估值、穩增長相關板塊仍有相對表現;成長風格偏弱的態勢可能仍將延續一段時間。
3. 招商策略:A股環境越來越像2012年底 當前是重要的底部戰略布局時機
A股環境越來越像2012年底,綜合評估經濟、流動性、估值、居民財富、行情演繹等因素,當前A股有點像站在了2012年10~11月之間。盡管這個階段看起來波動較大,市場表現一般,但是大的機會也正在這種環境中醞釀。一旦國內宏觀經濟情況好轉,市場風險偏好提升,A股很容易出現指數級別的機會。因此,當前是A股重要的底部戰略布局時機。
當前的配置思路轉向均衡配置,在原有景氣賽道新機車的基礎上,加倉銀房家。9月進入施工、地產銷售旺季,加上國務院推出新一輪穩增長措施,宏觀環境的變化更有利于基建施工鏈、地產竣工鏈和低估值銀行地產。銀房家考慮逐漸加倉,以使得持倉風格相對均衡,以應對可能的四季度風格切換。基建施工鏈關注【水泥】和【工程機械】,地產竣工關注【裝修建材】【家電】【家居】【消費建材】此外,如果社融增速明顯回升【銀行保險】【地產】【白酒】也可關注。
4. 華安策略:外部風險將落地,悲觀情緒已加速釋放
市場情緒仍可能處于較大波動中,但重申市場目前沒有系統性下跌的風險,同時考慮到近期市場對外部事件沖擊進行了較充分反應,隨著部分風險事件的落地以及國內經濟彈性回升、政策偏積極,市場同樣具備彈性反彈的條件。一是8月經濟超預期,證實經濟邊際改善,9月高頻數據顯示經濟仍在修復過程中;二是人民幣匯率破7不會改變國內貨幣政策和流動性寬松積極合理充裕的方向;三是保交樓政策推進已見成效,穩增長接續性政策不斷發力;同時隨著9月22日美聯儲加息落地,海外市場偏好抑制有望暫告一段落。
配置上,隨著調整幅度的逐步積累,具備長邏輯的部分消費品如養殖鏈及白酒有望獲得資金青睞;穩增長接續政策逐步發力,穩增長鏈條短期仍有性價比;此外短期調整也為中長期布局成長熱門賽道提供良機,建議逢調整逐步加倉。1)消費結構性修復,關注部分具備長邏輯的消費品。2)穩增長鏈條短期仍有性價比。3)短期調整為中長期布局成長熱門賽道提供良機。
5.華西證券(7.75 -6.29%,診股):“快跌”階段已過 耐心靜待市場企穩
近期市場增量資金入市動能不足,存量博弈特征明顯。在面臨地緣事件、人民幣匯率波動、海外流動性緊縮擔憂等因素時,市場情緒面對利空信息反應敏感。經歷短期快速調整后,市場性價比重新顯現,從估值、風險溢價等指標來看,當前A股安全邊際較足。快跌后無需過于悲觀,國內經濟基本面和貨幣政策環境對A股形成有利支撐。預計后續A股指數“向上有天花板,向下有支撐”為主要特征,建議耐心靜待市場逐步企穩。
6. 粵開策略:下探空間有限,關注穩增長和大消費
在經濟弱復蘇+流動性寬松的環境下,市場繼續大幅下行空間有限,短期將以震蕩整理格局為主。根據歷史復盤數據,重要會議召開前期存在市場維穩需求,股市上行概率更大。建議投資者把握政策窗口期,均衡配置確定性強的優質標的,重點關注政策發力的穩增長主線和受益于經濟修復的大消費主線。
第一,關注政策發力的穩增長主線。重大會議臨近,穩增長政策有望靠前發力,尤其是在執行力度層面有望進一步加強。長期來看穩增長仍將是主線行情,建議關注直接受益于逆周期調節的新老基建以及地產板塊中業績突出、估值較低的標的。另外適當關注具備低估值優勢的大金融板塊超跌反彈機會。第二,關注受益于經濟修復的大消費主線。大消費板塊受到經濟修復預期影響,在需求邊際改善和消費政策刺激雙輪驅動下,消費行業有望迎來投資機會。
7.中信建投(24.97 -7.00%,診股):A股正又一次跌出機會 逐步逢低布局
A股近期走弱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外部擾動,包括美國8月通脹數據超預期最終影響美債利率及人民幣匯率,另外一系列事件使得市場對地緣政治形勢的擔憂加劇。市場情緒指標已進入極端區域,頂住恐慌情緒,逐步逢低布局。
近期一系列事件加劇市場對于地緣政治形勢的關注,我們認為,一方面,內需正在筑底,另一方面“大安全”是重要中期投資線索,包括:產業鏈安全、國防安全、科技信息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最后,我們認為,對于Q4旺季仍有景氣向好預期的新能源領域優質公司,值得逢低加倉。重點行業:軍工、半導體設備與材料、農業、食品飲料、地產、儲能、風電、光伏等板塊機會。
8. 國君策略:展望后市,不必悲觀
市場走勢符合此前提出的“中線偏空運行”“中線弱勢概率仍然更大”的判斷,但跌幅和跌速較此前有所加快,表明短期內多重利空疊加起來的沖擊超出預期,市場原有結構也因此受到一定負向影響。
考慮到本輪回調后,權重指數在中長周期上都將進入底部區域,而一旦權重指數企穩,小盤指數也將隨之受益,因此在“大底”加強配置是勝率較高的選擇。在板塊方面,出于相對位置、估值和安全性的考慮,依然推薦上證50、券商、中概互聯和傳媒。此外要注意,由于下跌超預期致使指數破位,急跌之后的修復往往難度較大,因此投資者需要保持足夠的耐性。對于權重指數,建議“大跌大買”;對于小盤指數,建議暫時觀望,待大盤企穩后再做決策。
9.平安證券:市場預期尚未清晰
當前市場的調整處于中后期,市場短期和長期的模糊預期會逐漸迎來修正。一方面是基本面走弱預期相對充分,地產持續弱勢,出口轉弱以及疫情多發的預期已經相對充分,國內經濟增長有波折但是復蘇周期的預期一定會來,政策應對方向也會逐漸清晰;另一方面是我國制造業具備全球競爭優勢,經濟轉型和能源轉型仍是大趨勢不變,短期沖擊不改行業長期景氣。
10. 光大策略:預計市場風格將繼續收斂,把握布局窗口期
經濟下行階段,特別是經濟下行的中后期,結構高景氣并不一定總是有超額收益。雖然結構景氣邏輯上有更好表現,但實際上高景氣也并非總是跑贏。歷史上經濟下行階段,業績增速高的行業并不一定有持續的超額收益。預計短期內風格將繼續收斂。以新能源為代表的部分成長性行業仍然面臨著交易擁擠的問題,這也將促使市場的風格走向收斂。但短期內風格大幅切換的概率也相對較低,以銀行、地產等為代表的價值板塊目前仍然面臨顯著的景氣壓力。
短期來看經濟的壓力仍會給市場帶來擾動,市場目前仍處于震蕩蓄勢階段。但11月前后經濟有望加速修復,基本面也有望迎來實質性拐點,市場或也將有更強的表現。自上而下角度,建議關注消費及港股恒生科技指數;自下而上角度,建議關注白酒、儲能、醫藥生物、汽車、互聯網傳媒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