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現場,“新發與再現感染性疾病快速診斷試劑盒研發與推廣”“抗補體先導多肽發現及其應用”“武當旅游食品熟黃精仙人余糧系列”等7項科技成果由各科研團隊代表在直播間一一詳細路演。
其中,陳宗運教授團隊帶來的“抗補體先導多肽發現及其應用”成果,針對人體補體系統異常導致的疾病,從天然多肽庫中,發現三個新型抗補體天然活性多肽TSM1及其同源物EG2434、EM3696,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具備廣闊市場前景。
“成果推介團”之一的湖北廣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阮澍說,國內多肽制劑新品種領域蘊含較大機會,目前在全球上市的多肽藥物分子中有近一半尚未在國內上市,全球銷售額排名前十的多肽分子產品在國內的使用率仍比較低,多肽藥物在國內市場腫瘤和糖尿病等領域蘊含廣闊市場空間,發展潛力巨大。
張曉燕教授團隊帶來“武當旅游食品熟黃精仙人余糧系列”,研發較為先進的熟黃精炮制工藝,以炮制熟黃精為原料,結合現代食品工藝開發出頗具地方特色黃精益壽糕、龍銜黃精茶、黃精牛軋糖、熟黃精片、黃精軟糖等產品,技術成熟,已實施產業化,具備較好轉化落地基礎。
湖北醫藥學院科技處處長郭陽作為“成果推介團”成員之一,為學校和成果“代言”。她介紹,近年來,湖北醫藥學院科技成果產出碩果累累,承擔各級各類縱向項目1075項,其中國家級項目80項,省部級項目110項,獲評省級科技獎勵40項、市級科技獎勵172項,2020年作為牽頭單位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據悉,本場活動由湖北省科學技術廳主辦,由湖北技術交易所、十堰市科學技術局、湖北醫藥學院共同承辦。接下來,湖北技術交易所將跟進推介成果的轉化落地,持續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