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清除腦內神經毒性β淀粉樣蛋白(Aβ)一直是緩解和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策略。然而,神經中樞內直接清除Aβ的干預方法卻存在諸多不良反應和不便之處。11月22日,記者從南京醫科大學獲悉,該校基礎醫學院張志遠教授課題組和陸軍軍醫大學全軍免疫學研究所張志仁教授課題組,通過機體外周組織、細胞清除Aβ來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的Aβ外流,進而間接減少腦內Aβ異常沉積并改善相關神經病理改變和認知功能。該研究發現了調控外周巨噬細胞清除Aβ的機制,從而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有效治療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期刊》。
“Aβ是一種神經毒性蛋白,在全身都有分布,但是在腦內異常聚集會產生神經損傷。”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南京醫科大學教授張志遠介紹,此前,多項散發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全基因關聯研究發現了免疫細胞異常與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的相關性,然而以往單核巨噬細胞系統清除Aβ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浸潤和侵入到大腦中的少量細胞,而更多人體外周組織和臟器中的巨噬細胞的相關作用仍然是未知的。
在此次研究中,科研人員發現,促紅細胞生成素(EPO)可通過激動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促進巨噬細胞吞噬降解Aβ,并抑制由Aβ引起的炎癥反應。
“研究發現,選擇性敲除外周巨噬細胞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受體(EPOR),能升高外周組織和中樞神經系統的Aβ水平,進而加重阿爾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相關病理損傷及認知行為缺陷。”張志遠說,此次研究發現,相較于年輕模型小鼠,老齡阿爾茨海默病小鼠外周巨噬細胞中的EPOR信號通路顯著下調;而外源性EPO可逆轉老齡阿爾茨海默病小鼠外周巨噬細胞EPOR信號缺陷,提高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減緩阿爾茨海默病病理進程。
“這意味著,清除機體外周組織、臟器中的Aβ,有助于降低腦內Aβ水平,減緩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神經病理改變。”張志遠表示,該研究也對外周巨噬細胞參與系統性Aβ清除的具體機制及其與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和病理進展的關聯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為阿爾茨海默病相關治療新藥物的研究提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