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記者2月1日從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日,該局與云南省教育廳、共青團云南省委員會聯合印發了《關于命名2022年全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的通知》,命名曲靖市馬龍區沈家山森林公園、普洱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保山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昌寧縣天堂國有林場5個單位為全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2013年,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云南省教育廳、共青團云南省委員會聯合開展創建工作以來,云南已建成全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42個。
這些基地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擔負起生態文明教育的社會責任,發揮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引領示范和輻射作用,創新工作機制,開展生態文明宣教活動,生態文明教育水平和質效不斷提升,成為生態道德教育的重要平臺。
其中,曲靖市馬龍區沈家山森林公園位于馬龍城區西南端、馬龍河以東,是集休閑、娛樂、游憩、科普、健身為一體的城市多功能綜合性公園。公園總面積1500畝,公園內植被蔥郁,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公園內建設觀光步道5760多米,是馬龍區群眾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和宣傳林草政策法規、生態文明示范的重要陣地,對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價值觀形成,推進馬龍生態文明、美麗馬龍建設具有積極引領示范作用。
普洱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瀾滄江下游,地跨普洱市思茅區、瀾滄縣,輻射面較廣,地理環境復雜,氣候類型多樣,生物資源豐富多樣,周邊民族文化豐富,糯扎渡水電站與保護區毗鄰。保護區及周邊景觀集生態文明、工業文明、農耕文明、少數民族文化等于一體,具有較高的觀賞、科研、文化價值,具備打造生態文明教育精品研學路線的巨大潛力。每年到保護區芒壩鸚鵡觀測站的觀鳥愛好者達3萬人。
保山清華海國家濕地公園位于保山市隆陽區中心城區,距離市中心3公里,區位優越,濕地公園總面積1359.19公頃,生態系統及物種豐富。先后被評為“濕地學校”及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公園建有濕地教育科普館1個,占地1996平方米,科普宣教設施、宣教人員配備齊全。公園充分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及傳統文化積極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活動,周邊文創產品豐富多樣。
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永德大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的中心腹地。由古城山、小黑山、大雪山、一碗水和江中山五個相對獨立的子片區組成。
小黑山保護區面積5805公頃,自然資源豐富。保護區周邊分布有傣族、阿昌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有傣族色樹文化、阿昌族護林傳統、“神樹、龍樹”等崇拜、圖騰文化、自然祭祀文化以及松山戰役等抗戰文化。保護區生態資源與人文資源豐富多樣,生態文化繁榮,保護區范圍分散,與周邊群眾聯系緊密,宣教條件及必要性突出,宣教設施齊全,宣教體系完備,具有較強的引領和輻射作用。
昌寧縣天堂國有林場位于昌寧縣城以北、碧羅雪山南沿部分的天堂梁子,距縣城27公里。林場林區總面積為8.339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8.1%。生態類型多樣,生物資源豐富,生態景觀優美。轄區內分布有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系統,周邊有龍潭河護林碑、紅豆河古造紙房、大爐河煉鐵爐址、獅子壇神獅等人文景觀。生態教育資源豐富,具有高山草甸、小微濕地、萬畝杜鵑林等戶外實踐場所,具備一定規模的生態、科普宣教設施,區域代表性和社會知名度較高,具有較強的生態文明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