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的嘉美包裝(002969.SZ)不僅沒能迎來高光時刻,反而成為了股東套現圈錢的“利器”。2月21日,嘉美包裝公布了一則股東減持預披露公告顯示,富新投資、東創投資、中凱投資計劃未來六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1924.42萬股股份,占總股本比例2%。
而上一輪減持提前終止僅三天,上述股東便火速開啟新一輪的減持計劃。事實上,東創投資是嘉美包裝的減持“常客”,其持股比例已由首發上市的10.54%下降至2.9%,套現金額約3.5億元。
【資料圖】
鈦媒體APP注意到,股東的頻繁“瘦身”與嘉美包裝業績成長性不足有關。上市首年即走下坡路,成本高企壓縮了盈利空間,2022年歸屬凈利潤更是創下歷史新低。嘉美包裝只能是“提款機”了嗎?
東創投資連番減持,已套現3.5億元
公告顯示,富新投資、東創投資、中凱投資合計持有嘉美包裝股份1.9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9.96%,計劃未來六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合計不超過1924.42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為2%。
截至目前,富新投資、東創投資、中凱投資分別直接持有嘉美包裝股份1.22億股、2791.1萬股、4244.78萬股,分別占公司總股本的12.65%、2.90%、4.41%。
富新投資、東創投資、中凱投資為嘉美包裝原始股東,首發上市時,三者合計持有嘉美包裝27.77%的股份。其中,富新投資、東創投資、中凱投資的持股比例分別為12.77%、10.54%、4.46%。富新投資、東創投資、中凱投資關系緊密,系屬于東方資產同一控制下企業,東方資產通過東銀發展間接持有三者100%的股權。
減持預披露公告發布三天前,富新投資、東創投資、中凱投資剛提前終止前一次減持計劃。根據2022年8月10日披露的減持公告,上述三名股東計劃減持不超過3848.82萬股股份,合計減持比例不超過總股本的4%。截至2022年2月17日,僅東創投資減持1924.36萬股,減持比例2%,減持均價4.03元/股,此次減持金額約7755.17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嘉美包裝上市僅一年,東創投資便開始頻繁減持。2020年11月至2022年8月,東創投資通過三輪減持計劃分別減持1915萬股、1920.66萬股、1493.8萬股,減持均價分別為5.31元/股、5.48元/股、4.6元/股。截至目前,富新投資、東創投資和中凱投資持股比例變更為12.65%、2.9%、4.41%。東創投資持股比例已降至2.9%,共計套現約3.5億元。
為何東創投資減持動作如此頻繁?嘉美包裝相關工作人員向鈦媒體APP表示,東創投資為外部股東,他們的計劃公司不是特別了解,減持原因也是自身的資金需求,但減持對公司的股價會有一定影響。
減持對股價的長期影響有限,從股價走勢來看,東創投資更像是在股價不斷下行時選擇“及時止損”。上市半月后,嘉美包裝股價便沖上歷史最高點15.22元/股,此后一路震蕩下跌。截至2月21日,嘉美包裝報收4.42元/股,較歷史高點跌去七成。以2020年首份減持預披露公告發布當日的收盤價6.89元/股來看,東創投資減持顯得較為“及時”,因為此后股價再未高過6.89元/股。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端顯示,上市初前十大股東名單中,魯信投資與同創中國已消失在前十大股東名單內。
成本高企 預計2022年凈利潤下滑近九成
嘉美包裝主營食品飲料包裝容器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及提供飲料灌裝服務。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三片罐、二片罐、無菌紙包裝和PET瓶,主要用于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即飲茶和其他飲料以及瓶裝水的包裝,同時提供各類飲料的灌裝服務。主要客戶包括養元飲品、王老吉、銀鷺集團、達利集團、承德露露、喜多多等國內知名食品飲料企業。
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嘉美包裝分別實現營收26.24億元、19.92億元、34.5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36%、-24.07%、73.24%;實現歸屬凈利潤1.72億元、3453.9萬元、1.6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0.69%、-79.91%、374.61%。
上市首年營收、利潤雙雙下滑,嘉美包裝后勁略顯不足。2022年前三季度嘉美包裝分別實現營收、歸屬凈利潤20.47億元、77.56萬元,同比下滑10.22%、99.18%。業績承壓下,第四季度也未能扭轉頹勢。根據1月29日公布的業績預告,嘉美包裝2022年實現歸屬凈利潤1660.05萬元-2156.15萬元,同比下降86.85%-89.87%;扣非凈利潤1064.35萬元-1560.45萬元,同比下降90.11%-93.25%。
對于業績的大幅下滑,嘉美包裝表示,2022年國內多地發生局部新冠疫情,限制人員聚集、流動及限制物流運輸等疫情防控政策致使聚餐、走親訪友場景大幅減少。因此,公司服務的主要下游食品飲料客戶銷售受阻、終端消費需求不足致使公司傳統優勢產品訂單明顯下滑。
除終端需求不足外,高企的營業成本也是擺在嘉美包裝面前的一道難題。2019年至2021年,其營業總成本分別為24.29億元、19.57億元、32.69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92.57%、98.24%、94.7%;2022年前三季度成本比重達到100.73%。
嘉美包裝表示,由于產品銷售數量大幅下降,導致單位成本里固定成本和人工費用明顯上漲,2022年公司毛利率下降明顯。原材料方面,馬口鐵、鋁材、易拉蓋等原材料價格受到供求關系及相關行業周期性的影響,呈現周期性的波動。雖然與主要客戶約定了馬口鐵、鋁材等主要材料價格波動時產品價格調整的機制,但嘉美包裝仍難以避免產品價格調整幅度小于原材料價格波動幅度、調整時間滯后等情形。
此外,部分區域生產基地因疫情長時間停產,中秋旺季時部分區域的限電措施影響了開工率;12月份旺季時,陽性感染人員突增、短時間人工不足,亦使開工率受到明顯影響。
從2022年半年報披露的數據來看,三片罐、二片罐、灌裝報告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為7.88%、1.55%、6.19%,較2021年同期分別下滑40.3%、78.56%、66.14%。事實上,各業務板塊的毛利率衰退早有跡可循。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三片罐、二片罐、灌裝業務的毛利率分別下降了11.8、10.13及15.86個百分點。其中,二片罐業務毛利率下滑最嚴重,較2019年年末下滑了86.73%。
一位行業人士向鈦媒體APP表示,嘉美包裝成長性不足,這可能導致投資者對該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和增長前景產生擔憂,從而選擇減持或拋售其持有的股份。對嘉美包裝而言,只有不斷優化經營、提升業績才能從根本上增強投資者的信心。(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陸雯燕)
關鍵詞: 公司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