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廣核大亞灣核電基地再度刷新世界安全運行紀錄。記者從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亞灣核電”)獲悉,截至2023年3月16日,中廣核嶺澳核電站1號機組實現連續安全運行6000天,創造了國際同類型機組連續安全運行天數的最高紀錄。
大亞灣核電基地擁有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期、二期)共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自1994年首臺機組投入商業運行以來,一直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在國際核電安全業績挑戰賽中已累計獲得39項次第一名,是全球獲冠軍數量最多的核電基地。WANO(世界核營運者協會)指標是國際上衡量核電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標。 近三年,大亞灣核電基地六臺機組平均77.8%的WANO指標達世界先進水平,穩步保持在國際第一方陣。
2022年11月,大亞灣核電基地正式上線應用《大亞灣核電廠和嶺澳核電廠中系技術規格書》。中系技術規格書是集國外確定論與概率論的優點,并充分結合我國核電的實踐經驗,形成的一套更加科學、完善的核安全管理標準,為構建中國自主核安全管理貢獻了中廣核方案。
中廣核發布的國內首份基于自然資本核算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中國廣核集團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中披露,大亞灣核電基地在1994年至2019年運營期內自然資本總價值約4244.87億元,遠超生產運營凈成本。大亞灣核電基地投運29周年以來,各方監測數據均表明,周邊環境放射性水平與運行前的本地數據相比沒有變化。公眾可隨時登陸大亞灣核電和香港天文臺的官方網站查詢環境監測數據。基地10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上,生長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11公里蜿蜒的海岸線也為珍貴的珊瑚提供了安居的港灣。通過志愿者長達18年的跟蹤觀察,結合第三方環保組織專家探訪調查發現,基地陸地和周邊海域的動植物物種超過了200種,其中陸地上發現有國家級重點保護動植物6種,包括鳳頭鷹、普通鵟、領角鸮、虎紋蛙、蟒蛇、禾雀花等;周邊海域發現國家二級保護的石珊瑚種類15種。
據介紹,自1994年首臺機組投入商業運行以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大亞灣核電基地累計上網電量8926億度,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站相比,減少標煤消耗約2.69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7.4億噸,相當于種植了超200萬公頃森林,可覆蓋10個深圳市面積。其中,向香港輸送電量2988億度,占香港總用電量的四分之一,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清潔電力。
大亞灣核電黨委書記、董事長蔣興華表示,嶺澳核電站1號機組連續安全運行達6000天,比目前排名第二的法國機組領先60個月,連續9年保持世界第一。大亞灣核電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繼續深化運營管理水平,努力將公司打造為世界核電運營領域的標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