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中關村海外人才創業園協會主辦的2023年中關村留學人員企業精品項目推介會(三三會)生物醫藥專場路演活動上,一批來自生物醫藥領域不同賽道的創新企業紛紛亮出了令人欣喜的成績,近百位與會者時而以掌聲為創新企業點贊、鼓勵。
(相關資料圖)
本次線上路演活動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生物醫藥科技孵化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海外人才創業園,以下簡稱中關村生命園海創園)、中國北京(海淀)留學人員創業園(北京中關村科學城科創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基金小鎮共同承辦。北京中關村留學人員創業園協會秘書長劉紅英、北京中關村留學人員創業園協會秘書長副秘書長王芮等出席了活動。
“十四五”規劃提出構筑產業體系新支柱,加快發展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做大做強生物經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取得長足發展,并快速由具有發展潛力的高技術產業向高技術支柱產業發展。國內新藥研發碩果不斷產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療器械、科研儀器向高端領域進軍,由仿制轉向創制的根本性轉變不斷加速,一批新藥品、新產品打破原有行業格局相繼“出海”參與國際競爭。
一直以來,由留學歸國人員組建、參與的創新創業團隊,都是生物醫藥產業的生力軍,在免疫治療、AI計算藥物設計、基因治療等前沿技術領域挖掘創新潛能。
本次活動是疫情過后中關村“三三會”為加速生物醫藥企業良性發展,打通優質項目與金融機構之間的溝通渠道實施的積極舉措,得到了來自多家投資機構和創新團隊的高度關注,企業報名踴躍。經過篩選后,晨星基因、海湃泰克、清輝聯諾、星亢原neoX、湃生生物、科易為、頂峰機器人、神濟昌華及唯源立康9家企業登臺展示自身的創新實力。
成立不到4年的海湃泰克(北京)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海湃泰克),創始團隊來自北京大學的科學家及業界資深人士。“我們建立了完善的研發體系,擁有大型實驗室兩個,研發人員占總公司人數的80%以上。”海湃泰克COO汪曉明說,依托領先的GPCR新藥研發技術平臺開發First-in-Class原創新藥。“未來5年內公司力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biotech公司”的愿景,讓這支團隊奮力創新前行。
近一兩年來,曾經小眾的γδT細胞因其可異體移植的天然優勢和在實體腫瘤治療中展現出的巨大潛力,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自成立以來,清輝聯諾穩扎穩打,先后解決了γδT細胞臨床應用所面臨的多項關鍵技術難題,已建成符合GMP標準的免疫創新藥物研究開發技術平臺。”北京清輝聯諾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清輝聯諾)首席執行官趙輝說。
隨著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規模持續擴大,行業發展景氣指數不斷攀升,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漸行漸穩。而這種勁頭十足的奮進感也在本次活動中有所體現。
AI計算藥物設計創新團隊星亢原neoX,自成立以來備受業界矚目。其創始人兼CEO陳航表示,星亢原將人工智能(AI)、生物物理以及高通量實驗有機結合,深度刻畫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進行創新藥研發,專注生物大分子和多特異性分子藥物;神濟昌華作為一家立足中國致力于開發創新基因治療技術及藥物的企業,致力于造福全球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當該公司CEO彭林路演完畢后,資方代表紛紛上前立即與其交換聯系方式以進一步溝通;湃生生物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市場推廣和銷售為一體的生物材料醫療器械創新團隊,董事長張自強向與會者介紹,在剛剛結束的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業務得到強勁發展,銷售額與同期相比已翻番
本次現場還邀請北京昌科金投資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呂兵、中融信托金融市場部副總股權投資負責人宋曉飛為點評專家。基于對行業的深度耕耘與理解,兩位專家分別從項目創新性、社會價值、團隊情況、市場及發展前景等多維度進行點評。
“總體感受項目質量較好,雖以早期項目為主,但科技創新性強,創始團隊技術資質過硬,相信這類企業在政產學研用各方積極支持下,一定會加速、健康發展起來。”宋曉飛點評道。
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產業運營服務部負責人表示,推動生物醫藥創新創業團隊持續發展,需要久久為功的韌性和竭力求解的決心。一直以來,中關村生命園海創園在生物醫藥領域企業創業服務、項目孵化、科技成果轉化、科技資源整合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自2016至2022年底,通過項目路演、企業家沙龍等活動,已累計幫助40多家企業獲得融資30余億元。希望此次對接平臺的搭建,有助于生物醫藥創新企業順暢融資、加快項目實施,為生物產業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