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今年的五一,比往年來的更火爆一點!作為2023年春節后的首個長假,如果說去年五一的關鍵詞是冷清、核酸、疫情,那么今年五一的關鍵詞就變成了復蘇、人從眾、消費熱等。伴隨著出行的放開以及出境游范圍持續擴大,為了盡情釋放積壓3年的旅游欲望,各旅游勝地和景區再度呈現人山人海的場景,似乎要將過去三年間沒有花出去的錢、沒有旅過的游都償還回來。
對于旅行社和相關機構來說,這個五一也迎來了“回血”時刻。自四月初開始,就不斷的有預訂量暴漲、旅游產品售罄、酒店一房難求的消息傳出。相關數據顯示,五一假期首日,國內交通、住宿、景區門票等線上交易更是創下了近年新高。其中,景區門票、火車票、民宿、酒店等業務類型首日同比增長最為顯著。
有旅行社相關負責人曾在朋友圈感嘆到:“五一從來沒有這么火爆過!”不過在迎來近年來最火爆五一的同時,也有相關業者仍持保守態度。其表示,受限于放開時間較短,出境游目的地簽證問題仍然受限,疊加資源配置恢復仍需時間,因此按照五一的走勢,國內游業務或可在上半年就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甚至超越,但出境游業務恢復則仍需時間。
國內游五一迎來新高潮,旅行需求由周邊重歸跨省
伴隨著五一假期的逐漸深入,國內旅游市場復蘇再度迎來了新一輪高潮。據五一首日相關在線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29日,平臺整體旅游訂單量同比去年五一首日增長超10倍,較2019年五一首日增長超1倍,相比今年春節假期首日大增668%。其中,交通、住宿、景區門票等線上交易創近年新高。
另據中國旅游研究院預測,今年五一假期將有超過2.4億人次出游,將恢復到2019年的104%。從旅游收入上看,預計將創造1200億元以上的旅游收入,恢復到2019年的83%以上。今年將是2020年以來最好的五一勞動節假日旅游市場,也是“乙類乙管”后迎來旅游市場復蘇和產業振興的第一個轉折點。
事實上,早在4月中旬,五一的火爆已經出現了端倪。從國內游來看,內蒙古龍騰體育產業創始人王志勇早先接受采訪時表示,可以肯定的是,文旅市場已經爆火。今年五一公司產品預定情況大大超過預期,五一出行營早已爆滿,預定量甚至已達19年同期2倍以上。
旅行社線下門店的復蘇也從一定程度上佐證了這點。據了解,伴隨著五一假期的到來,曾經銷聲匿跡的線下旅游門店再度回歸。截至4月23日,包括眾信旅游、和平天下、攜程等多家旅行社及OTA均陸續新開或恢復線下門店,以求在更好、更多的服務游客。“4月以來我們已經開了十多家門店,主要分布在北京朝陽、海淀等區域。五一前我們將持續增開至20家左右門店。”眾信旅游集團媒介公關經理李夢然談道。
此外,疫情三年不僅帶來了今年市場的火爆,還帶來了游客需求的變化。“80、90后成為主要消費群體。區別于傳統旅游,他們更喜歡一些體驗感比較強的旅游項目,比如沙漠徒步、星空露營,甚至在內蒙古淡季的時候預定5天的蒙古包就為了發呆,傳統旅游產品則僅僅滿足老年群體。”王志勇說。
在上述背景下,今年五一的旅行需求具有著個性化、深度化、年輕化等特點。同時伴隨著防控的放開,旅行的距離也開始由去年的周邊、省內游開始向著遠距離擴散。而這也就為定制化旅行帶來了廣闊的需求前景。基于此,國內游定制小團游需求增長旺盛,越來越多的游客在五一假期選擇定制化旅行方式,滿足自身個性多元的出游需求。
以高端定制化產品為主的碧山旅行為例,該公司企業服務部總監Aki對聞旅介紹到,碧山旅行以定制化為主,但在定制的同時也會提供一些主題小團以滿足年輕人的需求。從這個五一來看,國內產品預定出現爆滿,與市場表現出來的熱度一樣,甚至有的目的地不只出現了一個團。其中跨省游占比較大,如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客戶,旅行的目的地包含了新疆、陜西、四川等熱門路線。
“疫情期間碧山旅行確實推出過市內游和周邊游項目,但隨著疫情防控的放開,公司國內游板塊運營重點還是以跨省為主。”Aki說。
從眾信旅游來看,該公司國內游產品以自組成團、特色精品小團為主。據李夢然介紹,在目的地反饋上來看,新疆、西藏、云南等定制化、深度游趨勢明顯,以眾信旅游新疆產品為例,逐漸細分為:南疆一地、北疆一地、帕米爾賞花季、新疆全景列車等特色線路。
免簽、落地簽目的地最受追捧,出境游恢復仍需時間
說完了國內游,再來看出境游。與國內游境遇相仿的是,伴隨著年內先后兩批出境團隊游試點國家的放開,出境游也在這個五一迎來了爆火。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爆火背后出境游的復蘇似乎并不及預期,仍存在一定的阻力有待解決。上述業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資源荒和簽證難仍是出境游受限的兩個主要原因。
今年以來,有關出境游政策調整利好消息不斷,據文化和旅游部消息,3月15日起,試點恢復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出境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的國家數量已經達到60個。
從五一出境游產品預訂情況來看,多家在線旅游平臺出境機票搜索熱度高漲,出境游產品預訂火熱。眾信旅游公布的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出境游短線產品報名較4月初增長約300%~400%。長線產品預訂情況來看,“五一”節前夕出發的“伊朗13日”、“埃及游輪深度13日”、“新西蘭一地南北島全景14日”產品等在上線后快速售罄,眾信旅游產品部門曾多次追加“五一”前后出發團期以滿足游客出游需求。
而在目的地的選擇上,短途周邊出游仍是出境游優選的目標。綜合多家在線旅游平臺的數據,中國香港、中國澳門、馬爾代夫、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等地成為出境游的熱門目的地。
對此,Aki解讀稱,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五一假期時間較短,出境路線的時間規劃至少7天左右,使得很多人選擇短途周邊國家及地區;二是簽證原因,目前雖出境游已經放開,但受資源配置問題影響,簽證排隊時間較長,從而影響了出游;三是機票原因,同樣受資源配置影響,在停滯了三年之后,目前海外航班正在陸續恢復,但頻次較少,機票成本較高,影響了部分游客的出游。整體而言,出境游恢復并未達到疫情前水平,仍需一段時間過渡。
李夢然對此持相同看法,她表示,法國、瑞士、意大利等傳統歐洲老牌旅游目的地,以及塞爾維亞、黑山等小眾旅游目的地目前都已恢復中國出境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所以歐洲整個旅游業恢復較快。但對于一些想赴歐洲旅游的中國游客來說,目前面臨的主要阻礙集中在簽證辦理的效率上,只有“出簽”速度跟上,歐洲旅游市場才能加速復蘇。
決勝下半場,業者對下半年市場情況普遍樂觀對待
從上述分析來看,資源荒是目前出境游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事實上,不僅出境游在航線、簽證效率等方面面臨著資源荒的問題,隨著五一出行人數瘋狂的涌出,當前的資源荒已經成為整個旅游行業所面臨的問題。
據相關人士分析稱,疫情三年間,各行各業紛紛停滯,導致放開后出現了航班運力緊張,交通住宿準備不充分、人員短缺等問題的出現,同時因海外不少國家通貨膨脹,出境游產品價格攀升明顯,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游客的出游。
另外,從導游方面來看目前也面臨著不小的問題。三年疫情迫使很多優秀導游轉行他去,再加上導游在旅游行業一直處于生存鏈條底端,常年面臨薪酬低、保障難、壓力大等問題,一旦他們在其他行業穩定立足,基本就不會考慮再回歸。
那么,出境游何時才能迎來真正的復蘇?資源荒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對此,受訪業者普遍對下半年寄予了厚望。
王志勇表示,三年的疫情讓很多從業者暫時離開甚至轉行。對于今年五一的爆火,我們始料未及,所以出現了一定的人才荒。甚至因從業人員的恢復沒有跟上,而拒絕了很多業務。五一過后乃至下半年,我們的工作重點將更多的在于團隊建設,而不是考慮業務,團隊建設迫在眉睫。
Aki則表示,較比開年來看,目前整個經濟環境正在逐漸恢復,而下半年經濟的復蘇將帶動各地文化和旅游活動逐步恢復,疊加即將迎來的暑期旺季,或將帶來更多的旅游需求。此外,隨著政策的放寬,簽證審核將逐步加速,入境政策也在逐步優化。從目前客戶預定情況來說,下半年碧山旅行定制化旅游的咨詢量以及行程預訂量已經出現上漲。因此較比上半年,我們預計下半年的出境游市場將更為樂觀。而下半年出境游市場具體將如何發展,聞旅將持續關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