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24日晚,小鵬汽車(XPEV.US,09868.HK;以下簡稱“小鵬”)公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
本季度,小鵬實現營收40.3億元(人民幣,以下未標注則同),同比下降45.9%;交付整車18230輛,有17.9%的環比下降;凈利潤方面,本季度小鵬凈虧損23.4億元,較上季度的23.6億元虧損收窄1%,較去年同期17.1億元的凈虧損有38%的擴大。
(資料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小鵬本季度毛利率驟跌至1.7%的水平,相較上季度的8.7%和去年同期的12.2%都有比較大的跌幅,而小鵬第一次毛利率轉正發生在2020年第三季度,已過去了將近3年。
財報會議上,小鵬表示毛利率下滑是受“銷售促銷增加和新能源汽車補貼屆滿”所致。小鵬目前在“降本”上持續發力,小鵬表示,僅電池的支出就占據小鵬整車生產成本的40%,而電池成本7%的變化最終會轉化成整車3-4%的影響,不過小鵬毛利率的大幅提升仍要等到下半年,或者明年。
而對于P7i的表現,小鵬表示因為訂單超出預期,也面臨產能爬坡的情況,會在6月份開始得到好轉。
同時,小鵬也給出了第二季度的預期,其中營收預期為45-47億元,銷量預期在2.1-2.2萬輛。結合已經公布的數據可以發現,小鵬對5、6月份的銷量和收入并沒有非常樂觀的增長預期。
或許是受這份不“理想”的成績單影響,小鵬財報發出后股價一路下探至8.65美元/股,總市值為74.46億美元,相比較其最高點的74.49美元/股,跌幅超過88%。
圖/小鵬股價走勢圖來源/老虎證券 極派Daily截圖
曾經月銷量多次位于“蔚小理”之首,小鵬從爆款車型P7推出,到G9“上市翻車”,兩年間,小鵬營收增速就從97.7%直接滑落到19.3%,并且持續面臨增速的下滑,甚至出現負增長。
如今,承載小鵬希望之光的P7i面臨產能爬坡,小鵬所堅信的城市NGP能否在下半年給消費者驚喜,還是未知數。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決賽圈”的小鵬,還有機會嗎?
P7i變成“備胎”?
顯然,小鵬也有高光時刻,小鵬P7就曾是小鵬最“出圈”的單品。
2020年第二季度,小鵬開啟了P7的交付,隨后的第三季度,P7的交付量已經占據小鵬整體交付的72%。但是,“帶飛”小鵬的P7在2022年第二季度交付數據同比增速從144%驟減至39%,并在之后的第三季度出現了15%的負增長。
數據來源/小鵬交付月報 極派Daily整理制圖
P7銷量為何在2022年第二季度出現拐點?這于P7本身的產品力和競爭格局變化都脫不開關系。
內因來說,到2022年第二季度,P7已交付了2年時間,最初極具優勢的智能駕駛技術,隨著同質化競爭而逐漸被消解;外因來說,2022年6月,作為P7的直接對標競品特斯拉Model 3的價格達到了全年的高峰,隨后就一直呈現降價的趨勢。P7本身待更新的狀態,以及直接競品的降價導致一部分人開始觀望P7升級款,另一部分則直接轉向了特斯拉。
圖/特斯拉model 3在2022年歷史價格走勢 來源/highcahrts.com 極派Daily截圖
綜合因素下,小鵬今年3月份推出的P7i的表現就成了大家關注的重心。本季度財報會議上,小鵬也透露道,由于P7i銷量超過了預期,小鵬的產能也面臨爬坡。不過具體的訂單量,尚未透露。
所謂“超預期”的P7i到底有多火爆?從兩個披露數據中可見端倪。其一,本季度小鵬實現營收40.3億元,同比下滑45.9%;其二,小鵬在財報會議上透露第二季度的銷量預期為2.1-2.2萬輛,結合4月已經公布的7079輛交付,基本可以推測5、6月份的交付數據不會明顯提升。
不論從賬面收入,還是未來預期,都尚未體現P7i大火的現象。
另一方面,從車fans孫少軍統計的P7i上線48小時快報中,也可以窺見所謂爆單的P7i背后幾個銷售趨勢的改變。首先,P7i的進店規模確實很大,但是很多消費者仍處于觀望態度,等待特斯拉Model 3或者比亞迪漢的改款。
極派Daily也接觸到了小鵬的“觀望型”消費者,阿飛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家已經有一輛油車了,現在是想要增購一輛純電車。”但是,由于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一系列的降價操作,阿飛心里打起了鼓。“我不知道特斯拉會不會繼續降價,如果真的降到20萬元之下,那買小鵬多少有點不劃算了,加上不急著用車,我還想再等等。”
上海的花花則表示,“我對輔助駕駛比較感興趣,特斯拉的智能駕駛非常受限,所以關注了小鵬,不過因為他們XNGP開放的時間也不長,還是想等一批人試過之后的反饋再看。同時,我也在觀望特斯拉Model 3有沒有改版或者價格調整。”
除了觀望其他車型,部分準車主還在觀望小鵬的新車型。極派Daily進入到的小鵬車主交流群中,就有很多車主在觀望小鵬G6。廣州的凡凡就說,“之前是想買P7i的,但是感覺G6的內飾我更喜歡。而且,電動汽車說白了也是電子產品,主打‘買新不買舊’,想再等等。”
其次,車fans也統計到,早期小鵬車主會有60%的比例對比極氪,但是現在極氪已經不是小鵬P7i準車主的主要對比對象,取而代之的是比亞迪。
圖/小鵬P7i上線48小時快報 來源/孫少軍微博 極派Daily截圖
極派Daily咨詢了比亞迪的銷售,后者則表示,“購買比亞迪的車主幾乎不會對比小鵬。小鵬準車主對比亞迪的對比幾乎是單向的。”
單向的對比、觀望的態度,這似乎在說明,P7i在消費者心中從首選變成了“備胎”。
真的在降本增效嗎?
沖破了觀望、比較,把P7i作為首選的消費者,則面臨另一個問題——漫長的等待。
小紅書上就充斥著“等待排產P7i”的車主。他們發起了類似“有沒有5月份訂車的車友,6月份還有沒有希望提車”的問話。底下則是一群車友們的積極討論,有的煞有介事地說,“聽說已經排產到4月底,再等等。”有的則直接放棄道,“不等了,換成G9了。”更有甚者直接表示,“換成了特斯拉。”
江蘇車主莎莎是今年4月30日下定的P7i,她對極派Daily表示,“上周我剛問過,據說訂單剛剛處理到4月12日,我自己預計等待時間在2個月左右。”她補充道,“去年我有個朋友買老款P7,也是要等2個月左右,我有心理準備了。”對于產能的爬坡,小鵬在財報會議上表示是由于電池零部件的供應不足導致的,并且情況會在6月份得到改善。
奧緯咨詢董事合伙人張君毅對此分析道,造成P7i產能爬坡是多方面的。
首先,任何新款車型都需要零部件供應鏈組織的調整和更新。其次,交付和上市發布的時間是由企業自己決定的,換言之,企業可以延后發布來縮短交付周期,不過小鵬在目前非常需要一個足夠優秀的產品來穩定市場信心,所以比起壓縮交付時間,更傾向于發布產品在先。
產能的問題之外,小鵬還面臨著成本控制的問題。過去,包括本季度財報會議上,小鵬都在表示企業通過人員架構調整等手段,將創新更多面向成本控制、提高效率。但是,小鵬的降本增效并沒有反映在毛利率上。
本季度,小鵬毛利率斷崖式下跌,從上個季度的8.7%直接跌到本季度的1.7%。
數據來源/小鵬財報 極派Daily整理制圖
參考2021年第二季度,小鵬季度交付為17398輛,和本季度的18230輛相比規模接近,但當時小鵬的毛利率有12%,比本季度高出超過10個百分點。這側面說明,小鵬在原材料采購以及生產成本上的控制并不如前。當然,這與原材料價格波動、規模限制下供應鏈價格波動以及去年底補貼退坡等因素也脫不開關系。
毛利率驟跌的另一個原因或許是小鵬均車售價的下滑。本季度小鵬均車售價跌破20萬元,并且已經連續四個季度環比下跌。但降價并沒有成功換量,對比來看,上一次小鵬均車售價跌破20萬元是在2021年第四季度,當季小鵬交付破4萬輛,約為本季度交付量的2倍。
數據來源/小鵬財報 極派Daily整理制圖
毛利率失守的情況下,小鵬通過控制營銷費用的支出將凈虧損維持在23.4億元的水平,相較于上季度23.6億元的凈虧損略有收縮。不過這樣的降本增效長期又是否會有更深遠的影響?
事實上,隨著毛利率的下跌,小鵬均車虧損再創新高,本季度為12.8萬元。而銷量不佳的情況下,縮減營銷費用是否會進一步縮小小鵬的營收增速?從而最終導致單車虧損的進一步失守?這些都需要時間來回答。
城市NGP是機會嗎?
面臨嚴峻的情況,小鵬還有機會嗎?小鵬似乎就這個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城市NGP是小鵬的機會。
本次財報會議上,小鵬指出,“我們堅信2023年將是我們智能化技術的拐點和用戶大規模普及的起點。” 并表示,城市NGP推送后首月的里程滲透率超過60%,成為用戶每天都可以高頻使用的“代駕”。在廣、深、滬三城的小鵬門店,已經全面開啟了城市NGP的試駕。4月份,在這三個城市的P7i和G9 訂單中,Max版本的占比顯著提升至超過50%。
不能否認的是,城市輔助駕駛的加速確實是一個市場新的增長點。清華大學汽車系博士、清研華科新能源研究院高級分析師張抗抗就表示,城市輔助駕駛比起高速輔助駕駛的使用場景更廣泛,而且,事故的嚴重程度會更輕。而且下半年,會有多家車企在城市輔助駕駛集中發力,這會讓消費者的目光再次集中到智能技術上。
但更重要的問題是,城市輔助駕駛是否會給小鵬帶來直接的營收增長?
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得不考慮兩個桎梏因素。首先,目前小鵬城市NGP僅在上海、廣州和深圳開放,對于其他地區的開放和政策推動需要等待時間;其次,張君毅就表示,自動駕駛不是一經推出就會在市場上引起質變,而是需要有至少超過50%的用戶進行規模化體驗以及正向反饋后才會引起消費者大面積的關注,這也需要時間。
除此之外,上述文中提到的小鵬消費者的對比車型從極氪轉向比亞迪。資深汽車從業者阿倫就對此表示,“這樣的現象說明,對于部分消費者來說,性價比和外觀成了選購車型的首選。而比亞迪目前并沒有大力發展智能化,這種選擇對比的轉變也能側面說明,小鵬的品牌定位在消費者心智中的轉變。簡單來說,消費者會去想,在大部分功能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我到底是要顧及預算,還是真的需要自動駕駛。”
從特斯拉FSD的滲透率也能看出,比起售價較高的車型,售價較低的Model 3和Model Y的FSD滲透率僅為5-13%。而小鵬主打的20-30萬元區間的車型,和主動為自動駕駛付費的消費者的畫像是否匹配?還需要時間驗證。
對于下半年小鵬的發展機會,極派Daily接觸的分析師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易觀分析汽車出行行業中心分析師王珂表示,“我認為主要還是要看小鵬產品的定位是否足夠清晰,以及產能是否能提升。如果這兩個條件滿足,小鵬下半年會有穩步的增速。”
她以G9帶來的影響為例分析道,從過往財報可以看出,2022年第三季度,G9在經歷SKU混亂、改版后,小鵬的營收也直接面臨了巨大的拐點。這其中,固然有是營銷策略失誤的因素,但也有產品定位模糊的原因。比如,同時期,比亞迪覆蓋了中低端市場、蔚來覆蓋高端用戶,主打社交。相較之下,G9的定位就比較模糊。因此,G6和后續車型清晰的定位也是至關重要的。
數據來源/小鵬財報 極派Daily整理制圖
張君毅則補充道,第二季度小鵬需要穩扎穩打,避免此前的營銷錯誤,完成產能爬坡,剩下的就是在底層進行管理重構以及耐心等待。
“小鵬是非常相信技術可以改變產品的,我個人也非常期待那一天的到來,但是這需要市場和小鵬自己都對小鵬有足夠的耐心。”
*文中阿飛、花花、凡凡、莎莎、阿倫為化名。
參考資料:
《小鵬汽車仍在陣痛期:一季度銷量業績皆大幅下滑,預計三季度迎拐點》,來源:藍鯨財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