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9 晚,小鵬旗下智能轎跑 SUV-G6 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 5 款配置 3 個版本,售價區間為 20.99 萬元-27.69 萬元。
從新車的配置和定價來看,小鵬 G6 顯然吸取了 G9 的教訓,SKU 清晰很多。續航共分為 580km、700km、755 km 三個版本,起售價低于市場的預期。
在預售的 72 小時內,G6 的預售訂單已經達到 25000 臺,之后回落到正常水平,以每天 700-1000 臺的趨勢上升,直到上市前已超過 35000 臺。
(相關資料圖)
01 G6 上市,小鵬拐點降至?
自去年 7 月以來,小鵬的銷量持續走下坡路,月銷量從 22 年巔峰時期 15000 輛下滑到 10 月 5000 輛左右,而 G9 作為小鵬押注的重磅新車,凌亂的 SKU 與定價設計顯然沒有扭轉月銷量危機。
由于新車 G9 銷量爬坡不及預期(SKU 設置不合理,定位不清晰,銷售及市場能力弱),而老款車銷量也呈下滑趨勢,以及補貼退坡,小鵬 4Q22 及 1Q23 銷量同比下滑 47%。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而 23 年特斯拉 1 月份的降價,帶動了新能源車新一波價格戰來搶奪銷量。小鵬緊隨其后,啟動了 G3i、P5、P7 的新一波降價,降幅 2W 元-3.6W 元,使 1Q23 單車均價降至 19.3 萬元,收入下滑約 1.72W 元。
但單價的下滑并沒有帶來預期銷量的增長,1Q23 在碳酸鋰價格高位回落的情況下單車成本僅下滑約 500 元,致使汽車銷售毛利率跌至-2.5%,小鵬股價也跌至歷史低位。在這種情況下,小鵬急需一款爆款車扭轉頹勢,創造拐點。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相關內容請回溯海豚君的二季度財報解讀 《小鵬:業績確已 “涼透”,何時回血?》
02 精準碰瓷特斯拉,小鵬終于把產品信息傳達明白了
2.1)精準碰瓷 Tesla
這次發布的 G6 新車,小鵬汽車定位非常清晰,Tesla Model Y 吃肉,它跟著喝點湯就行。G6 吸引的就是想購買入門級中型純電動 SUV 但價格敏感的買家。
對標于 Tesla model Y 最大優勢在于性價比,價格更低且同價位配置比 Model Y 更好:
a. 價格:起售價小鵬 G6 20.99 萬,而 Model Y 起售價 26.39 萬,差價近 6 萬元
b. 尺寸:兩輛車差異不大
c. 續航:小鵬在續航上更具優勢。小鵬基礎版本 CLTC 純電續航 580km, Max 版本續航最高可達 755km; Tesla model Y 基礎版本續航 CLTC 純電續航 545km, Max 版本續航可達 660km
d. 充電:小鵬搭載 800V 碳化硅高壓平臺,可實現 10 分鐘補能 300 公里,而 Model Y 則仍然是老舊的 400V,無論是自有品牌充電樁還是普通充電樁,G6 的速度都要比 Model Y 快。更大的續航和更快的充電速度相輔相成,所以在解決續航焦慮方面小鵬 G6 就手握了巨大優勢
e. 智能化:小鵬 G6 智能駕駛最高芯片算力 508Tops, 而 Tesla model Y 最高芯片算力僅 144 Tops, 小鵬 Max 版本搭載激光雷達,具備目前國內頂尖城市高階輔助駕駛功能,而且選裝價格也比特斯拉低,選裝大約是 2 萬元左右。
而特斯拉 Model Y 選一個高階一點的 EAP 就要 3.4 萬,如果要和城市 NGP 對等的 FSD 選裝價格更高達 6.4 萬,小鵬性價比明顯。
2.2) 主打 800V 快充
除了碰瓷特斯拉,小鵬重點宣傳的 G6 的一大賣點就是 800V 快充:G6 號稱由首搭 SEPA2.0“扶搖 “架構,以大空間,全域 800V 高壓碳化硅平臺及 XNGP 智能駕駛為核心賣點。
另外是首款前后一體式鋁壓鑄和 CIB 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的智能純電 SUV G6 于 6 月 29 日正式上市,預計 7 月正式交付,也是下半年小鵬走出生死泥潭的關鍵。
2.1) 800V 快充平臺:G6 搭載率先量產的全域 800V 高壓碳化硅平臺 +3C 芯片,兼容 4C 電芯,可實現在 S3/S4 超充樁上,實現 10min 充電續航 300Km。
目前來看,搭載 800V 高壓平臺的車型售價都在 30 萬元左右或以上,而小鵬 G6 定價僅 20.99 萬-27.69 萬,在同價位車型上性價比優勢凸顯。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支持 800V 高壓快充車型的充電樁充電功率須達到 360kW,當前直流快充樁功率普遍無法滿足,為推廣快充車型,高壓快充樁的建設前期主要以車企自建為主。
而在補能網絡建設方面:截至 2023 年 4 月 1 日,小鵬汽車在全國已累計上線 2000+ 座充電站,其中自營站共計 1000+ 座(超充站 800 座)。
小鵬 S4 超快充樁最大輸出功率達 480KW,23 年公司預計建成 500 座具備 S4 超快充能力充電站點,完成主要城市超快充網絡覆蓋。
目前來看,實現車樁電網協同的真 800V 快充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不過小鵬補充了:
現有快充樁數量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小鵬表示即使在普通的 180KW 快充樁上,小鵬也可實現 5 分鐘補能續航達到 87km(11.38kwh),而相同的時間 Model Y 是 5 分鐘補能 41km,G6 的補能速度比傳統 400V 平臺高出接近 1 倍。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
2.3)主打 “智駕”
G6 的智能武裝:小鵬 G6 搭載了行業唯一量產的高階智能輔助駕駛系統 XNGP,基于國內首發 Xnet 深度視覺網絡實現 BEV 感知,在軟件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時,G6 擁有包括激光雷達在內的 31 個高性能智駕傳感器、總算力高達 508TOPS 的雙 Orin-X 芯片,達到 360 度全方位感知能力及高效處理速度,支持全場景輔助駕駛。
目前,小鵬汽車已陸續開放廣州、上海、深圳、北京的城市 NGP 功能,目前是國內城市高階駕駛落地成是最多的一套方案。
小鵬 XNGP 目前進度:23 年 4 月已實現 XNGP 第一階段,在上海廣州深圳開放城市 NGP, 預計 Q3 末陸續開放不依賴高精地圖的 XNGP 功能,將 NGP 拓展至 50 城,23 年底 XNGP 大規模量產落地,24 年輻射至 200 城市,實現全場景打通。
(注:高精地圖商用審核獲批比較慢 - 僅廣州深圳上海,重慶杭州北京高精地圖商用獲得許可,僅能輻射所在城市的用戶,從有圖場景到無圖場景的覆蓋是輔助駕駛重要之路)
但相比城區 NGP,小鵬的通勤模式擁有記憶行車功能,用戶只讓車記住常用路線,并訓練車自主駕駛該路線,就能開啟輔助駕駛專屬路線,無需等待官方所在區域的城市 NGP,給了車主充分的選擇 max 車型的理由。
從預售訂單的版本比例來看,智能武裝程度更高的 580、755 續航 Max 版占比超過 70%,對單車 ASP 有一定的拉動作用。
小鵬、理想自動駕駛時間線 數據來源:公司發布會,公司官網,中信證券
03 小鵬能熬過去嗎?
之前公司的指引是:二季度交付要做到 2.1-2.2 萬輛,4 月和 5 月小鵬共交付月 1.5 萬輛,隱含 6 月份交付量 6.5k-7.5k。而根據理想官微披露的周度高頻銷量數據來看,6 月截至 25 號小鵬已完成銷量 7800 輛,達成二季度預期交付量基本無礙。
最新一周小鵬周銷量達到 2600 輛,相比上周環比上漲 62.5%,預計由 P7i 銷量所拉動,P7i 電池供應鏈壓力 6 月起開始緩解,產能瓶頸減少,下半年預計將持續放量。
小鵬的目標對于今年下半年的目標是:G6 三季度批量交付后,公司整體月交付超 1.5 萬輛,到四季度持續增長,月銷達到 2 萬輛,G6 銷量達到 P7 的兩倍以上。
在需求端,G6 在預售的 72 小時內預售訂單達 2.5 萬單,直到昨晚上市前已超過 3.5 萬臺。但考慮到前期采取意向金預售模式,最終轉化的實際訂單需持續觀測。
在供給端,何小鵬說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保持供應鏈穩定,隨著產能爬坡穩定,預計 G6 每月銷量達可達 1 萬,2023 年全年 G6 交付有望達到 50000-60000 臺。
目前的銷量距離小鵬的目標還是不小差距,從邊際變化來看,銷量達標的情況下,二季度已然翻篇,剩下的關鍵是看下半年 G6 的爬坡速度、訂單持續性,以及 P7i 的產能節奏。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04 淺談估值
從 G6 的信息來看,海豚君整體持謹慎樂觀態度,智能化下半年隨著 L3 政策的落地,在估值的故事性上還有催化,但用智能駕駛作為賣點,最終能帶動多少的銷量還很難說。800V 快充目前真正能讓車主充分享受快充的實惠,充電樁 + 電網的基礎設施是否能跟上也是重要的問題。
因此,剔除掉 G6 的這些宣傳賣點之后,海豚君更為關注的仍然是作為一款 BEV 的車,傳統用車指標(空間、節能、續航,以及對應的性價比)。目前來看,硬指標上對比特斯拉有一定優勢,但相比國內目前新能車的同行,優勢不算特別突出。
不過還在小鵬股價足夠低,邊際改善會帶來股價帶來比較不錯的向上彈性空間,雖然目前已修復了不少,但目前 PS(TTM)剛到 3 倍,考慮到由于最近兩個季度業績是在太差,仍然不算太貴。
如果下半年的交付目標能夠實現,當前估值對應的全年 PS 也就 2.5 倍,而如果后續能夠持續的話,以下半年銷量折年的估算的 PS 才 1.7 倍,估值上如果交付能夠達標目標,估值還能繼續修復。
海豚君在這波小鵬邊際改善之際,已于 6 月中旬把小鵬從觀察中撈出,放到低配中,后續還會密切關注小鵬的周交付情況,在長橋 APP 中給大家更新最新信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