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間,可以輕松實現大屏體驗且方便搬家攜帶的投影機,正在大城市年輕人的生活中局部替代傳統電視,成為家中影音娛樂C位產品。
根據《IDC 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投影機市場跟蹤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投影機市場總出貨量505萬臺,同比增長7.4%。其中主要面向消費者的智能投影機(搭載有OS操作系統的投影機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77.5萬臺,同比增長15.2%。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然而,在銷量增長的背后,2022年中國投影機市場銷售額卻同比下降了7.4%,跌至198.5億元人民幣。3930元的整體平均售價,也創造了IDC近年數據的新低。
有行業人士對鈦媒體App表示,投影行業愈演愈烈的價格戰,正在讓整個市場進入了一種“絞殺”的狀態。
技術普及之下:家用投影內卷加劇,商用投影丟失方向
電商平臺截圖
根據光源不同,投影機目前主要分為LED 光源和激光光源兩種技術路線。早年間高熱量、壽命短、昂貴的燈泡光源,現在已逐漸被市場淘汰。
目前,主流投影機所采用LED光源,具有成本低,壽命長的優勢,但也有亮度較低,白天觀看效果較差的問題。另一種投影機的主流方案為激光光源,其則具有亮度高,色彩表現更好,但存在一定“散斑”現象,且價格較高的情況。
當技術普及后,投影機市場的價格戰也趨于白熱化。就在2022年10月底,小米也發布了旗下首款Redmi投影機,其憑借強大的品牌認知度與首發999元的高性價比,一經上線次月便進入1LCD市場銷量前十。2023年1月,Redmi成為銷量榜第二,銷售額躍居至第一名。
由于LED光源以及1LCD技術的普及,導致如今市場上甚至有低至300元價位的品牌投影機產品。現如今,上述兩種方案覆蓋了投影機的全部價位段產品。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投影機現存相關企業近萬家。其中,近五年(2018-2022年)分別新增注冊企業1540余家、1410余家、990余家、410余家以及40余家,合計4410余家。從成立時間來看,37%的相關企業成立于1-5年內,成立于10年以上的相關企業僅占16%。
新老玩家的快速交替,也證明了投影行業正在經歷快速洗牌階段。之所以不少老玩家選擇退出,新玩家有不愿意進入,與投影機市場大打價格戰,導致利潤率逐年下降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以投影機行業的頭部品牌極米科技來說,其最新財報顯示,2023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為8.84億元,同比減少12.75%,凈利潤0.52億元,同比下降57.02%。反觀投影機市場另一頭部品牌峰米的母公司光峰科技,在2023年一季度營業收入也同比下降了12.59%,歸母凈利潤1365.47萬元、同比下降23.54%。
種種跡象表明,盡管行業出貨量在不斷增加,但各個廠商的利潤卻正在減少,競爭壓力在不斷增加,投影機行業正在經歷非常典型的“內卷”階段,價格戰成為當下投影機廠商爭奪、穩固市場占有率的主要手段。
與內卷嚴重,正在經歷絞殺過程的家用投影不同,商用投影機在疫情的陰霾和新興的對手夾擊之下,似乎丟失了方向。
IDC報告顯示,受到疫情影響,2022年中國市場商用投影機出貨量88.8萬臺,同比下降27.1%。銷售額63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29.9%。IDC指出,3年疫情對整體經濟環境以及商用投影行業的沖擊較大。2022年觀察核心行業市場,政教同比降幅均超過36%,工程機和流量商務市場銷量同比分別減少23%和22%。
有業內人士指出,盡管疫情影響已經結束,但由于上游液晶面板下降,集成了觸控功能的辦公電視,會對辦公用的商用投影復蘇形成障礙。
就商務會議場景而言,相對于商用投影,辦公電視可以實現更好的顯示效果,更好的交互體驗,以及視頻通話等功能,這也是如今越來越多中小企業的第一選擇。
不過,在舞臺表演、沉浸式體驗、文旅展覽等場景下,商用投影仍具有不可替代性,隨著旅游經的濟恢復,商用投影也有望迎來反彈。
洗牌之后,路在何方?
據洛圖科技數據,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投影市場(不含激光電視)銷量為142.8萬臺,同比增長7.9%。同期中國電視市場整體銷量為746萬臺,同比下降15.9%。
“房東只給配了個古董級的32寸小電視,周末想要在家看個電影根本沒有氛圍感。要是自己買個電視吧,搬家不方便,還要擔心磕了碰了,就買了這款投影機。”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的范先生,對鈦媒體App講述了自己選購投影機的理由。
此前,酷開創新硬件事業部負責人俞發興曾表示,現在國內投影的滲透率不到4%,電視的滲透率至少80%以上,跟電視比差了好幾十倍。所以第一次購買投影的“嘗鮮”用戶,會受價格影響。國內1000元左右和5000元以上的投影市場在增長,2000元至4000元之間的投影市場在下滑,整個投影市場往“啞鈴型”的方向發展。
IDC預計,2023年中國投影機市場銷量有望超過557萬臺,同比增長10.3%,至2027年投影機市場復合增長率仍將超過18%,2026年中國投影機出貨量將有機會突破千萬臺。目前,投影機市場還是處于快速崛起的階段。
但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鈦媒體App,投影機與傳統的電視相比,更像是一種非剛需的消費品。其中不少的用戶是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經過“種草”,才產生的沖動消費。除非投影機技術產生質變,否則很難讓這些用戶實現復購。
其實,投影機和掃地機器人有著諸多近似之處:像是同樣處于競爭激烈的淺海市場,都不是所謂剛性需求,各家之間除了愛普生一類的頂級商用投影,都沒有形成技術壁壘。在可見的未來,隨著市場競爭愈加激烈,投影機的價格戰還將持續。
從技術角度來看,目前國內主流的投影機受制于價格,還普遍停留在1080P(1920×1080)的全高清分辨率,與目前主流電視的4K超高清分辨率(3840×2160)存在一定差距,未來仍存在較大的升級換代空間。據IDC數據,2022年消費級4K高分辨率產品的銷量為37萬臺,同比增長12%,僅占消費投影機市場總銷量的9%。
在使用場景上,行業普遍希望能夠通過新的場景實現投影市場的新增量,近兩年火起來的戶外露營也許是個不錯的出口。在夜幕降臨之后,支起幕布,來一場大自然中的露天電影,也許更符合年輕人對于理想生活的向往。(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吳泓磊,編輯 | 鐘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