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陸科創板11個月后,盟科藥業(688373.SH)拋出了一份2.03億元的定增方案,用于加碼新藥研發。鈦媒體App注意到,截至2022年12月31日,前次IPO募資10.61億元中,直接投入募投項目的資金不到2億元,另有7.5億元用于現金管理。
此外,由于研發投入較高,該公司成立至今尚未盈利;當前公司在研管線較少,僅有一款產品實現商業化落地。
上市不到一年再融資
【資料圖】
早在2022年年報發布同日,盟科藥業公告稱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定增募資不超過3億元,擬用于主營業務相關項目。
盟科藥業在7月10日盤后披露,公司將以簡易程序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03億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用后擬用于新藥研發項目,主要為推動噁唑烷酮類藥物MRX-4針對復雜性皮膚和軟組織感染適應癥的中國Ⅲ期臨床試驗,以及康替唑胺(MRX-1)針對6-17周歲復雜性皮膚和軟組織感染適應癥的中國的Ⅱ期與Ⅲ期臨床試驗(簡稱“MRX-1-10”)的進展。
根據公告,本次發行對象為不超過三十五名(含三十五名)特定投資者,包括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條件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投資者、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其它境內法人投資者和自然人等特定投資者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再融資距離盟科藥業IPO募資不到一年時間。
資料顯示,盟科藥業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專注于治療感染性疾病為核心的創新藥企業,產品管線主要聚焦于治療耐藥革蘭陽性和革蘭陰性菌感染。
2022年8月5日,盟科藥業在科創板掛牌上市,號稱“超級抗生素第一股”,發行價格為8.16元/股,募集資金總額10.61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資凈額為9.6億元。最終募集資金凈額比原計劃少2.9億元,分別用于創新藥研發項目、營銷渠道升級及學術推廣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根據盟科藥業披露的《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IPO募資中直接投入募投項目的資金為1.95億元,年末用于現金管理的金額為7.5億元,前次募集資金在專項帳戶中的余額為人民幣1513.86萬元。
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情況
至今尚未盈利
截至目前,盟科藥業仍處于虧損狀態。
2019年至2022年,盟科藥業營收分別為0元、0元、766萬元、4820.67萬元,對應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5億元、-0.86億元、-2.26億元、-2.2億元。
持續投入大量研發費用導致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不斷增加。2019年至2022年,盟科藥業的研發支出分別為0.95億元、0.54億元、1.52億元、1.5億元。公司表示,未來一定期間無法盈利或無法進行利潤分配,將對股東的投資收益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
鈦媒體App注意到,2022年公司營收同比上漲529.33%,營收增長主要由首款商業化產品康替唑胺片驅動。
據悉,康替唑胺屬于噁唑烷酮類抗菌藥,用于治療多重耐藥革蘭陽性菌引起的感染。2021年6月,康替唑胺片在中國上市銷售,并于2021年12月通過國家醫保談判納入2021年國家醫保目錄(乙類)。
當前,盟科藥業的產品管線主要聚焦于抗多重耐藥菌藥物,截止去年年底,公司共有研發管線包括1款已上市藥物,3款臨床階段藥物和6款臨床前研究藥物。
“綜合考慮公司臨床階段的產品情況,公司未來3年僅有康替唑胺在中國處于商業化階段。”盟科藥業曾在招股書中透露,基于康替唑胺的市場競爭情況、獲批上市后商業化情況,公司近期經營能力將受到單一產品的限制,公司將面臨在研管線較少的風險。
截至發稿時,盟科藥業跌4.19%,報7.77元,總市值50.91億元。(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馬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