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是恒大汽車(00708.HK)復牌后的第二個交易日。
今天港股開盤后,恒大汽車股價大幅反彈,盤中一度暴漲近60%,隨后短暫調整后再度走高。截至今天早盤休市,公司股價報1.77港元,漲幅42.74%,成交額為3.73億港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周五(7月28日),停牌16個月的恒大汽車正式復牌,復牌首日收跌61.25%,報1.24港元,總市值約134.47億港元。而停牌前,恒大汽車的股價為3.2港元,總市值約347億港元,復牌當天公司市值蒸發超200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恒大汽車正式復牌前兩天,即7月26日晚,公司才在港交所披露了2021年度、2022年半年度、2022年度三份業績報告。公告內容顯示,恒大汽車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共虧損840億元。
根據恒大汽車披露的業績報告顯示,2022年,恒大汽車在當年期末的總負債約1838.72億元,剔除其中的預收賬款33.14億元后的負債規模為1805.58億元,其中借款約259.85億元。未決訴訟案件數量共計36件,涉及金額約79.16億元;未能清償到期的債務約116.26億,另有商票逾期約185.12億元。而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有約2.2億元,公司總資產約1152億元,已資不抵債。
在7月27日晚發布的公告中,恒大汽車稱,將通過業務和運營重組計劃及融資計劃,緩解資金壓力及改善財務狀況。
根據恒大汽車公布的數據,截至2023年5月31日,公司已交付新能源汽車超過1000輛車。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恒大汽車僅有“恒馳5”這一款車型實現量產,且自去年9月實現量產后,在今年4月底因資金不足被迫停產,直至5月底才恢復生產。
此外,在2020年,恒大汽車公布“恒馳”汽車六款車型時,曾定下“到2025年產銷100萬輛、2035年產銷500萬輛”的目標。而后又公布包括“恒馳7”、“恒馳8”、“恒馳9”在內的三款車型,不過均沒有成車上市。
可見,當期公司完成的成績與恒大汽車早前定下的目標相距甚遠。
針對恒大汽車目前的情況,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認為,目前汽車行業競爭非常激烈,整個行業已經進入洗牌和產業升級的階段,門檻越來越高。恒大汽車造車很早,但主要精力放在搞融資、搞收購,沒有靜心下來搞研發,公司已經多次出現錯誤決策,在整個行業、市場口碑非常差。
不過就整體行業來看,東方證券發布研報稱,新能源車產業鏈去庫存基本結束,行業盈利拐點將至。今年一季度,相關產業鏈受到車廠和電池環節壓價、碳酸鋰疊加預期帶動產業進入去庫存和低庫存狀態、市場觀望情緒較濃等因素的影響,呈現出整體表現疲軟的狀態。當前各企業月度排產及一季報均反映出產業鏈去庫存走向尾聲。
東方證券表示,當前碳酸鋰價格也已止跌上漲,有望改變全產業鏈預期,部分環節反向進入成本推漲過程,如六氟磷酸鋰、磷酸鐵鋰已經出現漲價,前期資產端受損的公司將迎來修復。產業鏈普遍排產下滑、持續降價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量價、經營均進入穩定趨好階段。伴隨新能源車進入銷售旺季,產業鏈公司業績有望逐步環比提升,建議持續關注新能車ETF(515700.SH)。(本文首發于鈦媒體 APP,作者|陳偉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