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讀要聞一:英飛凌官宣50億歐元擴產,SiC迎來需求快速成長
功率半導體大廠英飛凌宣布,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資高達50億歐元,用于在馬來西亞建造全球最大的8英寸SiC功率晶圓廠。
新能源車全球普及加速,功率密度標準持續提升為SiC產業落地提供契機。目前各國制定的電動車發展路線圖中,功率密度標準逼近主流Si基器件的性能極限,SiC器件成為理想替代。中信證券認為,SiC有望在電動汽車產業加速發展及滲透率提升的雙重推動下迎來需求快速成長。根據Yole預測,2021-2027年全球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場規模有望從10.90億美元增長到62.97億美元,保持年均34%的復合增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必讀要聞二:馬斯克發帖正開發“特斯拉FSD AI”最后一塊拼圖
馬斯克近日在“X”平臺上發布貼文,其中提到特斯拉目前正在開發"FSD AI拼圖上的最后一塊拼圖——“車輛控制”,有望今年年底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馬斯克所宣稱的“完全自動駕駛”即L4、L5級自動駕駛,憑汽車內置的算法,無需駕駛員控制車輛,車輛自己便能夠完成一系列駕駛任務。行業媒體Electrek認為,馬斯克這句話表明,特斯拉公司計劃更多地依賴AI來控制車輛,而不是依靠硬編碼指令來加速特斯拉FSD的落地過程。華西證券指出,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領先的原因,在于其已構建全閉環、自成長的AI數據體系。另外,特斯拉“端到端”的自動駕駛方案目標,主要是以道路場景圖像作為輸入,控制參數作為輸出。
必讀要聞三:追趕特斯拉,又一巨頭開始入局人形機器人
據媒體報道,業內人士透露,三星電子最近開始制定進軍機器人市場的戰略,由設備體驗(DX)部門的規劃團隊主導該項目。分析師表示,此舉針對的是特斯拉、谷歌和微軟正在開發的由人工智能驅動的人形機器人領域。為此三星還推遲了用于醫療保健的可穿戴機器人的上線。
據高盛預測,2035年人形機器人市場或將達到1540億美元。華安證券8月2日研報指出,AI助力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潛在市場廣闊,2035年或可達千億美元,隨著全球數字化進程發展,機器人產業正迎來重要機遇期。
必讀要聞四:7月部分光伏膠膜價格上漲10%,出貨大增
近日,根據已公開消息調研,7月膠膜出貨大增,價格已全面上調。其中,透明EVA膠膜上漲10%、EPE膠膜上漲7%、POE膠膜上漲0%-5%不等,新價格已經從8月1日正式執行。此次膠膜價格上漲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組件排產呈大幅度增長趨勢,膠膜原材料EVA趁勢拉漲,膠膜成本壓力則順勢向下游傳導;二是下游需求開始旺盛,買組件、裝光伏的人變多了,膠膜廠家因人力不足等問題導致交貨不足,引起階段性的供需不足。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7月20日表示,上調2023年光伏新增裝機預測,由原先280-330GW上調至305-350GW,主要的變動根據是中國市場需求快速加大。目前我國膠膜市場占有率在全球90%以上,根據東亞前海研報估算2022年我國膠膜的市場銷售規模超300億元,2023年有望增長至400億以上。未來光伏行業有望迎來利潤的合理分配,有助于膠膜行業盈利能力的提升。
鈦小股·鈦媒體財經研究院
2023.08.7
下載鈦媒體App,關注更多財經投資機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