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州市黃埔區唯一的大型綜合性危廢處置項目,廣州東部工業固廢處置項目設計方案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如今投產運營已滿1年,各項技術指標表現優異,年處理能力不斷攀升,實現危險廢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為廣州再添一張亮麗的“環保名片”。
廣州東部工業固廢處置項目投產滿1年。受訪單位供圖
年處理能力可達7.8萬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黃埔區是廣州的工業強區,建設一個綜合性危廢處置項目,對于解決工業固廢具有重要意義。經過2年的建設周期,2022年7月,由科學城(廣州)環保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學城環保集團)、廣州環投集團與中科建禹公司聯合投資建設的廣州東部工業固廢處置項目順利點火,核準經營總規模達7.8萬噸/年。
在1年的投產運營時間里,該項目以清潔高效的方式,讓區內及周邊企業不必再舍近求遠送走工業垃圾。“以前有企業甚至要送到幾百公里外,找外地有資質的單位處理。現在僅需隨時下單,上門運走。”科學城環保集團總經理李超表示,這也是打造優質營商環境的重要環節。
處理環節示意圖。受訪單位供圖
這個過程不僅省心,還安心。李超表示,該項目的技術指標處于行業領先水平,以煙氣處理技術舉例,采用業內先進的“雙脫硝+雙除塵+三脫酸”煙氣處理技術,尾氣排放標準大幅優于國家標準,部分指標還優于2010歐盟標準,企業不用擔心會有后顧之憂。
四大工藝線實現“水、汽、灰、渣”閉環處理
走進固廢處置項目指揮中心,滿墻的屏幕閃爍著各類技術指標數據,分別為回轉窯焚燒處理、等離子熔融處理、物化污水處理、廢舊包裝桶清洗4條工藝處置線。
處理工業垃圾的第一階段是運送和混合。“機械手”曾師傅正一邊聚精會神看著監控畫面,一邊輕輕挪動手柄,使一個巨大的爪子伸向垃圾堆。這一抓的重量可達1噸之重,每天24小時無間斷可抓數百次,里面混合著機械工業切削碎屑、研磨碎屑、廢型砂等,或者食品工業的活性炭渣,也有硅酸鹽工業和建筑業的磚、瓦、碎礫、混凝土碎塊等。
據悉,該項目可處理處置危險廢物涉及《國家危險廢物名錄》15大類,共237小類。每天收運上來的工業垃圾林林總總,不同的污染物成分混合在一起,很容易產生化學反應“毒上加毒”。因此入爐前,所有的工業垃圾會進行檢驗分析,再進行精心的配比,讓它們能在高溫下相互反應燃燒殆盡。
配伍工程師猶如藥房里的抓藥老師傅,根據前期的化驗指標對物料進行配伍與預處理,使得這一爐的垃圾配比得當,符合入爐要求。項目采用的等離子熔融處理工藝處置線,使得危廢被高溫熔融后形成玻璃體,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實現零污染填埋。
助力“無廢城市”建設
近兩年來,“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重新擺在了廣州城市發展的聚光燈下。堪稱工業垃圾“清道夫”的廣州東部工業固廢處置項目,正進一步點燃“無廢城市”建設綠色發展引擎。
“廣州東部工業固廢處置項目讓過去被丟棄的垃圾經過新技術的處理后有了用武之地,實現了綠色化資源化循環化利用,提高了工業生產總體效益,可進一步助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支撐‘無廢城市’高質量建設和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生態環境修復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杜建偉說。
據了解,科學城環保集團還投資建設了“工業綠島”項目,這是黃埔區內首個綜合危險廢物中轉暫存倉庫及基于“互聯網+”的廢棄物收集全過程管理建設項目。
“以前,中小企業工業廢物各管各家,處理成本較高。如今通過結合互聯網和物聯網搭建高效智能固廢收集平臺,將地理位置相近、生產工藝和污染物性質相似的中小企業合理歸類,能切實解決中小企業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處置難問題。”李超表示,將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的“含綠量”,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助力廣州市“無廢城市”建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