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又雙叒叕因圖片版權問題上了微博熱搜,這一次是連上數條。
8月15日晚,微博話題#自己拍的照片被視覺中國告侵權#沖上熱搜,原因是知名攝影博主戴建峰稱自己拍攝的圖片被視覺中國告侵權,被索賠8萬元。此事迅速引發網友熱議,隨后,多條相關話題沖上熱搜榜。
【資料圖】
截至8月16日,又有包括#視覺中國創始人稱是誤會#、#央視曾稱視覺中國為知識產權市場的毒瘤#、#視覺中國市值蒸發超3億#、#中國國家天文吐槽視覺中國#等話題相繼沖上微博熱搜。
在一些跟帖中,網友紛紛熱議,視覺中國“老毛病又犯了?”“這是‘慣犯’”……甚至@中國國家天文 官博也在戴建峰微博中發布評論稱:“我們也收到過類似電話,諸如美國航天局NASA發布的公版圖片都算作他們的版權。”
來源:微博 聽筒Tech 截圖
受這些不利消息影響,8月16日,視覺中國(00681.SZ)股價大跌,截至A股收盤,視覺中國報收16.43元/股,大跌4.86%,總市值115.1億元,較前一日蒸發近6億元。
視覺中國股價走勢圖 來源:平安證券 聽筒Tech截圖
而在此之前,視覺中國股價表現良好,今年累計漲幅達32.62%,而同期滬深300則跌幅為1.06%。
01自己拍攝的圖片被告侵權”
8月15日晚,知名攝影博主戴建峰@Jeff的星空之旅 發文表示,自己收到了@視覺中國 打來的電話,稱公眾號侵權使用了他們173張照片,還要賠償他們8萬多元。更離奇的是而這些所謂的“侵權照片”竟然是他自己拍攝的作品。戴建峰表示,想要@視覺中國 給個合理解釋。
8月15日下午,視覺中國客服人員表示,已經了解到相關情況,反饋給相關部門跟進,后續會給出處理結果。此文發出后,迅速引發網友熱議,在評論中,有網友表示,“怎么老毛病又犯了。”
來源:微博 聽筒Tech 截圖
此話題熱議尚未消去,關于#視覺中國創始人稱是誤會#的話題隨后迅速沖上熱搜,話題中,視覺中國對此事進行回應稱,涉事圖片銷售授權鏈條清晰,會妥善處理相關誤解。
在聲明中,視覺中國表示,“關于微博上出現的我司與攝影師@Jeff的星空之旅 之間的版權圖片問題,我司高度重視,第一時間了解情況并已經和當事人取得了聯系。”
視覺中國還表示,“經初步核實,涉事圖片系該攝影師授權圖片庫Stocktrek Images進行銷售,Stocktrek Images又將相關圖片授權給Getty Images銷售。視覺中國作為Getty Images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合作伙伴,擁有對包括涉事相關圖片在內的完整的銷售權利,涉事圖片的銷售授權鏈條清晰完整。”
在回應中,視覺中國還稱,“我們會繼續與攝影師保持溝通,妥善處理相關誤解。”
但對此,網友并不買賬,在評論中,不少網友表示,“一句誤會就完事了?”
8月16日, 戴建峰對于視覺中國前一天的回應在其微博再次表示,“我不接受你們的觀點。我已與Stocktrek進行核實,Stocktrek明確告知我: 視覺中國無權銷售我的作品,也沒有我作品的任何版權。”
戴建峰還表示,“這里沒有誤會”,要求視覺中國“立即停止你們的侵權行為。”
來源:微博 聽筒Tech 截圖
截至發稿,視覺中國未對此進行回應。但Stocktrek回應攝影師戴建峰被告侵權,稱已通知視覺中國下架相關作品。
02“慣犯”?
事實上,之所以此事引發網友熱議,與視覺中國在過去對于“圖片侵權”所引發的糾紛不無關系。
相關資料顯示,視覺中國是一家國際知名的以“視覺內容”為核心的互聯網科技文創公司,成立于1994年5月,2014年在A股借殼上市。公司董事長為廖杰,屬加拿大國籍。
據視覺中國公司介紹資料顯示,視覺中國整合全球版權內容資源,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通過互聯網版權交易平臺提供億級圖片、視頻及音樂素材,為內容生態中的生產者與使用者提供版權交易和增值服務。
事實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視覺中國因“侵權”糾紛出名,發起過多起訴訟,主要原因多為“侵權”。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視覺中國有風險掃描提示信息共計199條,其中大部分為“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由起訴他人或公司。
除此之外,視覺中國還有成員企業38家,其中間接全資持股的漢華易美(天津)圖像技術有限公司、華蓋創意(北京)圖像技術有限公司均存在1萬余條訴訟信息,上述兩公司多為原告,大多數案由為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和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
在這些爭議中,最引人關注的是2019年。彼時,視覺中國被網友發現將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標注版權為視覺中國所有。隨后,網友又發現就連國旗、國徽等照片在視覺中國上也被標注版權所有。
此事在彼時同樣迅速登上熱搜第一,多家企業紛紛跟評,貼出與自家企業元素相關的照片,有企業表示,視覺中國“甚至連墻體廣告都不放過。”
對此,央視網、共青團中央和央視網曾先后質疑視覺中國。央視網更是直評:視覺中國以“能奈我何”的嘴臉,把法務做成銷售,一頭侵犯原創者的合法權益,一頭又對使用者進行“維權敲詐”。
而中國網微信公號在報道視覺中國事件時發出了這樣的質問:“視覺中國,就想問一句:還有你們不敢買的嗎?”
彼時,視覺中國同樣在微博上回應稱,“經網友舉報的視覺中國網站關于國旗、國徽等不合規圖片,經查該圖片由視覺中國簽約供稿人提供,視覺中國作為平臺方負有審核不嚴的責任,為此深表歉意!我們已對不合規圖片做了下線處理,并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持續性的加強審核,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而隨著戴建鋒事件的發酵,視覺中國#連國旗、國徽等照片在視覺中國上也被標注版權所有#再次被網友熱議,有網友在評論區跟貼表示,“視覺中國本身就是慣犯了”。
來源:微博 聽筒Tech 截圖
在評論中,有網友表示,自己公司就被視覺中國起訴過,原因是“很多民國時期老照片都被VCG占為己有,批量起訴公眾號”。
很顯然,類似情況一直在發生,未來或仍將發生。
03賴以為生的“內容收入”
視覺內容與服務是視覺中國的主要收入來源。
Wind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視覺內容與服務始終占據視覺中國的總營收比超70%以上,近三年更是占比超90%。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視覺中國直接簽約客戶數超過2.4萬家,同比增長4%;黨政媒體、廣告營銷與服務、品牌企業、互聯網平臺四類客戶收入占比分別為36%、21%、31%、12%,其中年度銷售額10萬元以上的客戶續約率繼續保持在80%以上。
視覺中國營收結構情況 來源:Wind 聽筒Tech截圖
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視覺中國的市場上占有率超50%。
據聽筒Tech獲悉,視覺中國每張圖片均價在50元左右。另據知情人士透露,視覺中國有團隊,專職處理“圖片侵權事宜”,據該知情人士透露,“這部分收入也是視覺中國的主要收入來源。”
聽筒Tech接觸到的一位自媒體負責人同樣透露,據他所知,他身邊大部分自媒體都接到過視覺中國的訴訟,基本均為“圖片侵權”,賠償金額3-5萬元不等。
“一般這種官司金額不大,基本上都是賠償。”該自媒體負責人表示。
也有一些媒體業務負責人告訴聽筒Tech,視覺中國在最早發現被某家企業“圖片侵權”后,并不著急告知企業,而是等批量使用圖片后再處理。而視覺中國也會提出高昂的“侵權”費。
“這種操作讓圖片和視圖經濟的口碑相當惡劣,也是行業一直混亂、盜版、侵權事件不斷發生的原因之一。”該媒體負責人表示。
事實是否如此,不得而知。
不過,從財務數據來看,視覺中國業績表現良好。
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2億元,同比下降14.87%;實現歸母凈利潤0.57億元,同比增長85.73%。
而過去三年,在傳媒行業總體趨緩的情況下,視覺中國同樣保持良好的營利情況。
視覺中國近三年業績情況 來源:Wind 聽筒Tech截圖
不僅如此,視覺中國的資本市場表現也良好。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不管是成長性比較,還是估值比較,抑或市場表現,視覺中國均高于行業均值。
只是業內不解的是,即使視覺中國的業績和市場表現再靚麗,持續不斷的類似戴建峰這樣的“侵權被索賠”事件依然還在上演,這對視覺中國的品牌建設和整個視圖經濟行業來說真的好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