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原本悲喜不相通的一二級市場,此刻,卻有了同款的悲的色彩。
印花稅減半,階段性收緊IPO節奏,破發、破凈或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等情況不得減持股份,降低兩融保證金比例,證監會四箭齊發。
億萬股民搓手期待股市再現昔日輝煌,結果再次見證歷史。
【資料圖】
一級市場的GP(General Partner)基金管理人,周一的例會還沒來得及開,就被LP(Limited Partner)緊急call電話會議詢問接下來退出怎么辦;投行服務機構全員靜待花開,內部開會明確指示特殊時期一定要服務好客戶。
細數過往,在全面注冊制實施以前中國股市已經歷了9次IPO暫停,6次印花稅下調,只有在2005年-2006年暫停期間迎來一波牛市,其它暫停對于扭轉股市長期頹勢基本無效,市場趨勢還是由基本面決定。
暫緩IPO猶如一劑“鴉片”,或許能短期促進市場反彈,并不能徹底改變市場生態。但是這對于嚴重依靠IPO退出的一級市場而言,卻是致命打擊。
按下“暫?!辨I
“周一我們例會都沒開,合伙人盯盤去了,感覺已經放棄一級市場了。”一家在一二級都有業務的機構投資總監開玩笑說。
暫緩IPO,似乎也為一級市場按下了“暫停鍵”。
“昨晚,談了半年的一家產業LP,跟我打電話,說出資的事情緩一緩,要持續觀望一下二級市場退出環境?!必撠熌假Y的Shery感覺這半年的工作白干了,又要重頭尋找LP了。
剛入一級市場不到2年的小可負責投后,包括跟進被投企業IPO進展,近期她可以休息一段時間了?!敖衲昱抨牭膸准覀鋺鹂苿摰钠髽I,直接被通知無限期押后。上周的周會還說金九銀十,有一個IPO提振一下士氣,這下好了,領導這次說重新調整退出策略。”
“很難判斷這波二級的‘紅利’政策會持續多久,‘犧牲’一級市場的空間去救二級市場,但是對二級市場的激活效果能有多少,很難預期。從這兩天大A的反饋看起來,短期內不會有明顯效果。長期看起來,利好政策一定會在市場信心基石逐步穩定之后,為后續的牛市打下堅實基礎。但權衡一下一級市場這個時間段內的發展降速的損失,是不是值得,需要時間給答案了?!币晃粯I內資深投資人向鈦媒體創投家表示。
“科創板、注冊制的全面開放,為一級市場退出的‘堰塞湖’現象帶來些許希望,如今IPO階段性收緊,意味著注冊制的紅利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套牢’的LP追著GP要錢,前期沒有制定清晰投資策略、退出管理的GP們,必然要自食此前‘撒胡椒面式’投資的苦果。”投資人王喆表示。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統計,2018-2020年人民幣PE/VC退出額合計為1.6萬億元,而2014-2016年合計投資額為1.7萬億元,即投資約4年后退出額尚未達到投資額。2017-2019年,人民幣PE/VC年均投資額更是達到了萬億元以上,而以2019-2020年退出情況為參考,年退出項目本金尚不足5,000億元/年,仍有大量沉淀資產未退出。由此可見,私募股權市場或將面臨萬億級別退出“堰塞湖”現象。
此外,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凈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上市公司披露為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第一大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
在王喆看來,“不亞于直接告訴投資人,先別退,先陪著,掙不掙錢不重要,穩住大盤最重要。一二級市場倒掛已成常態,注冊制后上市的企業能盈利的是少數,真正做到國產替代、創造價值的也是少數。有很多企業是一級市場跟風概念‘吹’起來的賽道,明星機構護航、一路高估值、快速上市套現,還是互聯網掙快錢的思維模式?!?/p>
如今的一級市場恰如一句歇后語:粗麻繩紉針(難上加難)。
出清“造假”GP
“某種程度上講是一件好事,正好“出清”一批擾亂市場行情,靠掙管理費的財務投資機構。”在產業投資人何瞄表看來。
市場上充斥了大量“交差”項目。在國家倡導國產替代、科技創新、解決卡脖子問題的指導方針下,自上而下各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有硬性的硬科技項目落地指標、投資指標,故而地方政府與知名GP展開合作。
“一種是為地方政府招商落地項目;一種是招募科學家,‘攢’一個熱門賽道的項目,比如新能源,地方政府出資金、場地,GP首輪投資上億人民幣,后續持續做高估值、快速IPO套現。從結果來看,似乎是雙向的,地方政府有了業績,LP快速拿到了錢。但從終局來看,是一種失敗,重新審視IPO項目,其核心競爭力在哪里?未來持續盈利的能力在哪里?國產替代的價值有多少?在國際形勢變化,中美雙方博弈科技的大前提之下,首要任務是扶持真正的科技創新企業發展起來,應對未來的全球科技戰爭。”產業投資人何瞄表示。
何瞄解釋道,“交差的做法,一方面造成非良性的市場循環現象,科創項目的周期長,需要長錢,LP要在一級市場‘玩’,就要接納一級市場變化后的規則;另一方面,造成科創項目估值虛高、科研人員坐地起價,只想掙薪水而非專注科研本身的現象屢有發生,進而增加創業項目的運營成本?!?/strong>
比如某家半導體企業,沒有流片的階段已完成3輪融資,共計募集幾十億人民幣,投資方不乏知名GP、知名互聯網產投、地方國資等等,估值令“一般GP”望而卻步。真正到了商業化階段,發現市場上訂單有限,也沒解決某一個細分賽道的國產替代問題,只是迎合了半導體發展的熱潮。
科研本身是用時間換價值的工作,科創熱潮,讓科研工作者如同互聯網時代的運營、程序員崗位一樣搶手,造成“聰明”的科研工作陸續跳槽,專注吃行業“紅利”,而非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本身。
IPO暫緩,何嘗不是一級市場良性發展的,利好整頓信號。
在常壘資本管理合伙人馮博看來,GP基金管理人的本質是一個“代客理財”的工作。和在股票市場,投資人買基金,基金經理幫忙炒股賺錢,沒什么區別。只是賺錢的邏輯有點不一樣,股票在每一次漲幅之中都可以有賺錢的機會,股權市場必須賺“估值溢價”的錢。
“VC行業,天生就是一個獲取信息的Hub。對于早期創業項目需要各種資源,有能對接地方政府的招商和產業大戶,做到雙贏的。在股權財政和招商基金的加持下,還可以從地方政府那邊融點跟投金額。而企業進入了接近中后期,注冊地基本無法動彈,股東的影響力也有限了。所以,一個GP如何能夠將上市公司,產業公司和地方政府的投資目的進行整合就變得很重要——全部都是非標業務。創業項目早期,投資人還是有影響力的。”馮博表示。
關注價值投資,而非價格投資。深挖細分賽道,身居一線陪伴科創項目邁入良性商業化,國資、大型產業資本在后端承接。時代變革之下,順應市場發展的GP將獲得更多生存空間。
并購潮“救市”
IPO不是唯一的退出通道。成熟的資本市場還包括并購、S交易、回購、老股轉讓等交易驅動的退出方式。
“IPO暫緩一定會帶來新的并購潮,并購將是國內資本市場未來的主流交易模式?!?在易凱資本副總裁邵路遙看來。
“邏輯上講大概率會引發并購潮?!绷x柏資本合伙人李鵬表示,首先,上市破發屢見不鮮,一級市場的投資無法博回此前的高額投資回報,IPO退出的賺錢效應不如以前。其次,2015/2016年開始的一級市場巨額投資潮,時至今日也陸續進入退出周期,GP的壓力增大。在此邏輯基礎之上,大家會開始尋求并購退出。并購市場的繁榮景象,不僅是因為IPO收緊政策的出臺帶來小高潮,更是經濟周期下,投資人看到了并購是很重要的退出手段之一。
“LP與GP從共同掙錢的好朋友,變成了追債人,態度的轉變已經代表了一級市場信仰的崩塌。別再說募資難了,前提是真的沒給LP掙到什么錢,每次向LP匯報,必被問的是DPI?!必撠熌假Y的Shery感嘆。
相較于上一波互聯網并購,本輪并購潮有兩個明顯變化,第一是并購行業的變化?!斑@一波并購會是以科技和創新為主線” 邵路遙表示。
在他看來,公司自身壁壘和稀缺性為導向的,具備這類特質的優質公司會被大型產業方青睞。如果公司自身有很強的創新屬性,產品技術壁壘高,具備行業稀缺性,同時伴隨企業估值回歸理性,自然會受投資人偏好。
從橫向交易來看,李鵬則認為:“科技領域合并更傾向抱團取暖、取長補短。比如參照上市指標,如果收入不夠,就去合并一個收入體量比較大企業;如果缺少科創屬性,就去合并一個具有AI屬性的企業。此類橫向合并,交易雙方在交易中并沒有優劣勢之分,是雙方在通過交易謀求共贏。”
第二是買方市場的變化。
“在市場流動性下降的大背景下,以財務投資人為主導的并購有一定的下滑趨勢,產業方主導的并購交易比例明顯上升。以外資美元PE/并購基金為主導的投資人活躍度下降,國內本土有政府背景的基金、大型產業方及上市公司成為并購市場主流。除此之外,盡管受到宏觀環境影響,許多大型跨國企業仍然看好中國市場,希望將自身業務持續本地化,通過收購中國企業的方式,在中國繼續加深布局。“邵路遙表示。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編著的《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發展報告(2021)》中顯示,產業資本是并購基金的重要出資方,2020年新募集并購基金中,82.31%的基金前五大出資方中包含產業資本。
作為穿越過互聯網并購周期的見證者,李鵬觀察到:“互聯網時代的巨頭買家并未完全消失,他們依舊會以其強勁的業務邏輯為基點,通過并購的模式來補充新的業務線,仍然在持續尋找可購買標的,但是整體而言,數量在減少。”
身居業務一線,邵路遙明顯感覺到一些未能成功IPO的創始人或股東找到易凱的并購組。
“雖然當下尋求出售的標的比較多,但是買方的出手頻次和態度也趨于謹慎,大家對于每一筆資金的支出都更加慎重。”李鵬向鈦媒體創投家表示。
他認為,A股及產業方成為主力買方帶來了資金端的多元化,賣方的行業遷移帶來了資產端的復雜化,如何在新的并購浪潮中,尋求市場化的平衡點來“匹配”撮合交易并創造交易價值,也是義柏并購團隊力爭做到并且做好的課題。
據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并購市場共首次公告了3,808起并購事件,規模約7,710億元,同比下降約25.8%??吹枚唷⒔灰椎蒙?,是不少投資者今年對一級并購交易市場的明顯感受。
對于可預見的并購繁榮,仍需要市場創造數據佐證。
正如《權力的游戲》中的經典臺詞:混亂不是深淵,混亂是階梯。在鈦媒體創投家舉辦的青年合伙人線下活動上,礪思資本合伙人曹曦眼中,越是行業迷茫沒有方向的時候,越是出現新的突破口,形成新的發展規律,造就新的行業排序的時機。(應訪者要求,文內Shery、小可、王喆、何瞄均為化名)(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郭虹妘,編輯|陶天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