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奶酪行業龍頭公司妙可藍多依舊沒能有效解決增長乏力的問題,營收和凈利潤加速下跌。與此同時,股價也從2021年到達頂峰之后不斷下滑,創3年以來的新低,市值也跌破百億。
奶酪業務增長乏力
(資料圖片)
8月28日晚間,公司披露了2023年的半年報數據,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約為20.66億元,同比下降20.35%;歸母凈利潤約為2856.7萬元,同比下降78.36%;扣非凈利潤約為275.72萬元,同比下降97.62%。不難看出,公司目前的主營業務增長乏力,去年同期營收超過20億還有著超過1億的扣非凈利潤,但目前卻勉強維持盈利狀態。
具體來看,支撐公司業績的奶酪業務下滑成為此次營收凈利雙降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奶酪業務實現收入約16.4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 19.45%。與此同時,在上游的原材料端,主要的原材料和物流成本的也較2022年同期大幅上升,也成為另一個導致奶酪業務下降的因素。
鈦媒體APP梳理發現,在奶酪業務中,妙可藍多在2023年未能在高毛利的業務上有所突破,而為了保持營收的增長,不得不在毛利最低的產品線上做出妥協。
目前,妙可藍多奶酪業務又分為三大系列,分別為即食營養系列、家庭餐桌系列、餐飲工業系列,其中即食營養系列的毛利最高,餐飲工業系列產品的毛利為三大系列中最低的。進入2023年,妙可藍多在毛利最高的即食營養系列產品上未能推進銷量的增長,反而毛利最低的餐飲工業產品在進一步增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妙可藍多整體毛利率的水平。
一直以來,妙可藍多的廣告投放也是實現銷售轉化的重要抓手之一,而此次中報中公司的銷售費用下降了12.64%,意味著廣告促銷的費用也在相應減少,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高毛利產品增長的下滑。
行業龍頭妙可藍多業績的下滑,也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國內奶酪行業發展放緩的現狀。
據浦銀國際研報,2022年,中國奶酪行業零售市場規模為142.94億元,同比僅增長約9%。而2017年至2021年,中國奶酪行業零售市場規模從51.54億元增至131.2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4%、20.7%、27%、35.1%、22.8%,平均增速為25.6%。
市值蒸發超300億
接下來,除了在業務上的突破,妙可藍多還要面對市場競爭的加劇。目前,隨著海外奶酪品牌大舉進軍中國、國內大型乳制品企業紛紛關注奶酪領域,行業增速放緩勢必將淘汰不少小體量的玩家,并向巨頭競爭的格局發展。國內乳業巨頭蒙牛也因為看好奶酪賽道從2020年開始持續投資妙可藍多。
早2020年1月,蒙牛就以戰略投資方的身份,出資2.87億元拿下妙可藍多5%股份,同時還對妙可藍多子公司吉林科技增資4.58億元;2021年,妙可藍多推出30億元的定增方案,蒙牛全額參與認購,持股比例上升到28.46%超過創始人柴琇成為第一大股東;2022年年初,蒙牛又對妙可藍多進行了增持,持股比例進一步提升至30%。
2022年10月,蒙牛對外表示,因為看好國內奶酪市場的發展,將繼續增持妙可藍多。至此,蒙牛合計持有妙可藍多約1.81億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35.16%。
有意思的是,在蒙牛成為第一大股東的2021年,妙可藍多的業務也高歌猛進,并在同年創造了84.5的公司股價最高記錄,彼時,公司市值一度高達443億元。
但2022年的業務卻出現了下滑,妙可藍多的股價也進入了下降通道。8月29日,盤間公司股價一度下探到18.05元,為近3年時間內新低,目前總市值已經不到100億。
對于接下來要面對行業增長乏力的局面,妙可藍多創始人柴琇近日也在行業論壇上表示,接下來奶酪行業要突破的就是如何讓奶酪成為家庭餐桌上的主角。公司未來也會以家庭餐桌為重要場景,以“奶酪+”休閑零食為品類進行拓展。
至于效果如何,尚待觀察。(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曹晟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