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本輪美國債務上限危機暫告緩解,但美國巨額債務疊加美元霸權、美國黨爭和弊政,威脅全球經濟和金融安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美國國會參議院當地時間6月1日投票通過一項關于聯邦政府債務上限和預算的法案,遞交總統拜登簽字后即可生效。專家認為,在美國兩黨政治博弈與妥協之下所產生的提高債務上限協議,對于解決經濟問題并無實際意義。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張茉楠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采訪時分析認為:
現在美國涉險過關,避免債務違約,但直接的影響是增加了美債未來交易的不確定性。美國通過提高債務上限法案后,會激增約1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規模,這會給未來美債收益率,包括資產價格帶來較大波動。
從本質上講,提高債務上限談判是美國政治極化的標志之一。明年美國將舉行總統大選,在這個時間節點,兩黨竭盡全力為自己拉票。即便債務上限被延期了兩年,但根本問題還是美國債務的無節制,特別是以美元為基礎的全球信用擴張,讓美國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無法遏制債務滾雪球式增長的態勢。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相關報道配圖
除了債務問題,今年以來,美國銀行業連續爆雷,對美國金融市場、美國宏觀經濟,甚至全球經濟產生了沖擊和影響。
近日,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發布的銀行業評估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美國銀行存款總額下降了4720億美元,是1984年開始收集季度銀行業數據以來的最大降幅。
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警告說,美國銀行業將繼續面臨顯著的下行風險。
△雅虎財經新聞網站報道截圖
張茉楠表示,長期僵持的債務問題和銀行業流動性危機對美國民眾的信心形成了“重創”。
美國國內儲蓄下降反映出美國民眾對于銀行業的不信任。第一共和銀行、硅谷銀行的破產倒閉,在很大程度上對美國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產生較大打擊。現在市場也不相信美國能夠完全避免因為利率快速上升所導致的金融風險。
現在美國的銀行業和美國的債務市場已經成為聯動風險,讓大家感覺美國的金融風險一波又平,一波又起。在風險不可預期的情況下,儲蓄大幅下降表明美國的投資者和消費者對于銀行存款的安全性產生極大擔憂,這種擔憂堪比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美國民眾對金融系統的恐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