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韶關市翁源縣聚焦城市基層治理重點、難點、堵點,將黨建引領有機嵌入物業服務,積極打造紅色物業黨建聯盟,持續提升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水平,串聯起小區治理的各個環節,有效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紅色引擎”撬動基層治理合力
【資料圖】
“最近感覺和物業的溝通更順暢了。”居住在龍湖華府的業主表示,物業處理事情的效率明顯提高了很多。
作為擁有15棟高層住宅、1496戶住戶、420戶商戶的綜合性小區,龍湖華府人口密集、矛盾糾紛多。今年以來,翁源縣委組織部部署開展了紅色物業創建工作,由社區干部包干負責,吸收物業服務企業、網格單位、黨員志愿者、居民代表等為黨建聯盟成員,凝聚多方力量,推動小區事情在小區解決,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翁源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打造紅色物業黨建聯盟,推動更多資源向社區傾斜,推動物業服務與社區工作同頻共振,進而提升城市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水平。
據了解,為扎實推進紅色物業創建工作,翁源縣委組織部牽頭制訂了《翁源縣紅色物業黨建聯盟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居民自治解決、社區共建共治解決、政府單位履職解決的三級議事機制,創新實施完善一套制度體系、建設一個小區黨群服務中心、組建一支志愿服務隊伍、每月開展一次主題活動、設立一天物業懇談日、打造一個城市黨建品牌的“六個一”工作法,推進居民參與小區治理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讓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紅色陣地”提升服務群眾水平
龍山水岸小區的黨群服務中心環境整潔、設置齊全,并根據不同主題、服務人群設置了學習交流區、兒童活動區、文體娛樂區等功能區。小區業主可在此處閱讀、開展親子小手工,黨員志愿者則及時地解決業主需求。
“家門口的黨群服務中心進一步提高了小區的生活質量。”講起紅色物業工作,龍山水岸小區業主謝先生贊不絕口。他表示,在炎炎夏日,業主們需要更多的室內活動,而黨群服務中心恰恰滿足了群眾的需求,有利于業主間溝通聯系、融洽關系。
今年以來,翁源縣委組織部大力推動小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圓心、小區黨群服務中心為半徑,繪制“5分鐘黨群服務圈”,讓群眾下樓就能享受到“家門口的幸福”。
同時,100%全覆蓋選拔小區單元樓紅色樓長,并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了10-15人的小區志愿服務隊,開展各類黨建課堂、志愿服務活動、文體活動、節日特色活動等,全力推動在黨建引領下黨群服務中心與宜居家園的深度融合,提升群眾歸屬感和滿意度。
“紅色清單”構建和諧幸福小區
推進城市基層治理,解決問題和難題是關鍵。對此,在翁源縣委組織部的指導下,紅色物業黨建聯盟建立了“業主需求、聯盟資源、共建項目”三張“紅色清單”,通過“黨建微心愿”、紅色樓長等多方式多渠道收集小區業主急難愁盼問題,為業主開展訂單式、項目化、組團式的服務,精準回饋小區業主的訴求。
小區黨支部在黨群服務中心設置了協商議事區,并參照主題黨日的形式,創新設立了“物業懇談日”,每月相對固定一日組織業主代表、物業公司、社區干部座談交流,及時了解業主訴求,協商解決小區物業問題。
“以前遇到問題,反映上去經常沒有下文。現在有紅色物業黨建聯盟牽頭召開議事會,問題解決的效率提高了。”龍山水岸小區業主張先生說。一旁的吳阿姨補充道,像商鋪經營影響樓上住戶這些問題都能立馬解決。
據了解,自打造紅色物業黨建聯盟以來,翁源縣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成效顯著,各小區問題投訴率下降30%,為全縣物業行業發展、小區居民幸福指數的提升按下了“加速鍵”。
(文章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