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新京報訊(記者 彭鏡陶)“很心痛,很離譜,竟然有游客把正燃著的香丟進400年的文物里。”1月1日,北京雍和宮大殿前,有游客誤把須彌山當成香爐,向其中丟入大把燃香。相關視頻一經發布,引發網友熱議。1月6日,據雍和宮內部人士消息,該須彌山是復制品,并沒有被損壞。
據雍和宮內部人士消息,雍和宮中目前陳列的須彌山是復制品,真品在庫房。復制品由青銅制成,不易被火燒壞,而且事發當日由于發現及時,須彌山中未燃盡的香被及時撲滅,“并沒有造成損害。”其同時表示,“目前我們已經在須彌山旁邊加上了保護罩,阻止香客再誤往里面扔香。”
雍和宮大殿前陳列的須彌山復制品。圖源:雍和宮官網
據了解,該須彌山真品是由青銅山體和漢白玉底座兩部分組成,山體高1.5米,通高2.76米,為明萬歷年間掌印太監馮保供奉,已有約四百年歷史。
須彌,梵文音譯,意為“妙高”,又稱“余剛山”。佛教認為,須彌山居于世界中央,由金、銀、琉璃、水晶四寶組成,故曰“妙”,乃眾山最高者。周圍有七香海、七金山,在第七金山外有咸海。咸海四周為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四大部洲,其外由鐵圍山環繞。
雍和宮的須彌山造型嚴謹,其上為重檐樓閣式的宮殿,稱“善見城”,為三十三天之主,欲界諸天之一——帝釋天居住的地方。在層層山巒之間,分東西南北排列著一層層殿宇,呈階梯式,這又是四大部洲的象征。其周圍環繞著九山八海。再下山巒疊嶂,共七層,在山之上端一側刻有“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施供”字,字體隨意。在須彌山之下,八瓣蓮花形的石槽內,蓄滿了清水,象征咸海。石槽之下呈束腰形,山兩塊漢白玉石料組合而成。分為上下兩層,每層浮雕十六尊金剛力士。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