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長三角公路物流受阻的情況,4月28日,上海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浩表示,中遠海運已經打通了長江支線和寧甬、乍甬支線、滬太通等,以短拖+駁船的公水聯運模式,緩解集卡緊張的問題。
來自中遠海運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周以來,中遠海運長三角駁船貨量增幅在20%以上,長三角沿江班列重箱操作量顯著提升,同比增長近80%。
除去運輸保供,為解決客戶運輸服務和外貿進出口運營的問題,中遠海運還采取了區塊鏈技術,實行無紙化放貨。
![]()
40多條航線
除了自身的運輸任務,中遠海運還承擔著民生保供的任務。從米、面、糧、油、牛奶、白糖等民生物資,到上海方艙基站物資、到抗原檢測原材料等防疫物資,中遠海運所屬集運、物流公司均要為長三角提供保供。
針對長三角公路受阻的情況,中遠海運集團調動了航運物流資源,在長江沿線各港口開通了“陸改水”。
陸改水之后,水路會擁堵嗎?
中遠海運相關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陸路運輸與水路運輸是兩種不同的運輸模式,從運載量來看,原來一單貨可能需要幾輛車來拉,但現在一艘船可以裝幾百輛車的貨物,這是基本量上的不同。而且,正常運營中船舶在裝載率方面也會有一定的提升空間。船舶的保有量不會在短時間內劇增,而且,船舶運營量總體也是有限的,要有碼頭和港口,才能做船舶運輸的安排。
該人士說:“卡車運輸相對方便,船舶運輸則需要將貨物集中,有一定的船期安排,所以,正常情況下,大家比較習慣用公路。但是,現在公路運輸出現了難點堵點,我們便重新把貨物聚集起來,港口對接起來,用水路運輸代替陸路運輸。”
據了解,目前中遠海運在長江沿線運營船舶140余艘,航線40多條。南京、揚州、張家港、徐州等地到上海實現了天天班,以定航線、定船名、定班期、定碼頭、定人員的“五定班輪”服務,確保物資準時送達。
同時,在“陸改水”的基礎上,中遠海運“海鐵聯運”,將從各地到上海的海鐵服務升級擴容,為長三角客戶提供“中遠海運解決方案”。
中遠海運集運上海泛亞航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紅光表示,通過“陸改水”的方式,從各地運送民生物資、醫療物資原材料和方艙建造所需設備等物資抵達上海,共計7900多噸。
另外,作為我國能源運輸的主力軍,疫情以來,中遠海運快速反應、積極統籌,組織旗下石油、煤炭等能源運力資源,克服疫情帶來的諸多困難,加快船舶周轉,全力以赴為上海地區能源供應提供運輸保障。
3月25日以來,中遠海運能源運輸有限公司累計完成上海港進口原油28.5萬噸、液化天然氣(LNG)28.21萬方運輸,完成上海地區8個航次石油運輸任務,共計40萬噸,為上海高橋石化提供了原材料運輸保障。
中遠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顧勁松表示,截至4月25日,已累計承運發往上海的煤炭23船,約80萬噸,為上海6大主力電廠電煤運輸提供運力保障。
無紙化放貨
除去運輸保供,為解決客戶運輸服務和外貿進出口運營的問題,中遠海運還采取了區塊鏈技術,實行無紙化放貨。
所謂的無紙化放貨,是借助區塊鏈可追溯、可信任的技術特點,中遠海運集運依托全球航運商業網絡平臺率先推出集裝箱海運進口無紙化放貨應用。客戶可以鏈上一次完成貫穿船公司和港方的操作流程,實現全流程無紙化,滿足物流交付時間和貨物跟蹤精確到小時級的要求。
中遠海運一名客戶說:“傳統的模式下,我們是需要根據船公司的要求,提前準備好紙質的提單文件。然后需要人力去到業務窗口,去辦理我們的換單提貨手續。那現如今借助區塊鏈,借助可追溯可信任的技術特點,我們做為客戶的話,只需要在線上,用一次點擊就可以去完成我們整個的流程操作了。”
具體流程包括首先中遠海運的客戶,打開中遠海運無紙化進口放貨應用網頁,登陸已經授權的提單收貨人賬號,點擊“指派”選擇換單代理,完成海運單的授權工作。換單代理登陸后,可看到“不可換單”和“可換單”兩種狀態的單證。
不可換單:需完成進口費用的網上支付。
可換單:表示費用已結清,點擊SWB按鈕,查看詳細SWB數據,確認無誤后,點擊“確認”按鈕。
完成此步驟操作,提單狀態轉換為“已確認”。此時中遠海運后臺收到審核信息,審核完畢后,發送電子提貨單,換單代理可以在界面上看到DO已收到的信息,同時,將發送PDF格式DO,供客戶報關使用。
此DO信息還將通過區塊鏈同步發送到碼頭,碼頭網站同步顯示,輕松完成換單流程。無紙化放貨,全程依托區塊鏈技術,徹底避免貨單的丟失、假冒及涂改;放貨手續由之前的24小時至48小時,縮短到現在的4小時以內;完全摒棄了大量的單據紙張的使用和存檔;數據的無限期留存方便查詢和統計。
經濟觀察網記者獲悉,其所屬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還利用信息化技術,采取遠程辦公方式,以及電商平臺和區塊鏈等數字化手段,開展線上訂艙、換單、提放箱等營銷和作業服務,確保全球航線網絡運輸服務正常開展。
出口方面,利用EDI直通、電子簽單、電商平臺,將業務流程朝線上引導。進口方面,使用區塊鏈技術,全面實行無紙化放貨,全程足不出戶。
中遠海運集運全球海運操作中心總經理王斌介紹,目前,中遠海運集運有95條集裝箱航線掛靠上海港,平均每周約36艘,每天5艘以上自營船舶靠泊上海港作業。
王斌說:“疫情發生以來,在口岸聯防聯控辦的通力協作下,船舶在上海港靠泊、裝卸作業和離泊總體平穩有序。自3月下旬以來,截止到4月28日,中遠海運已有157條集裝箱船舶掛靠上海港裝卸貨物,保障了上海口岸的集裝箱內外貿運輸暢通。”
同時,在保障供應鏈穩定運行的同時,面對客戶提單、換單、收費等面臨改動、延遲、取消等問題,中遠海運相應免除費用。
4月21日,中遠海運集運發布疫情期間費用減免政策,減免的相關費用包括:對尚未簽發正本提單,如需改電放、海運單的,免除更改服務費;申請異地簽單至中遠海運集運國內其他分支機構的,免除異地簽單費;因正本提單無法交回,影響后續進口放貨的,可在中遠海運集運國內其他分支機構交回正本提單后簽發電子提貨單,免除相關服務費;原卸港為上海,確受疫情影響需要改港的,免除改港服務費;通過SynCon Hub網站下單,確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出運的,免收因此產生的履約保證金;免除確因上海疫情封控產生的額外滯期費等。
同時,針對客戶面臨進口換單、提單簽發遇到的困難,中遠海運集運通過GSBN,實現與碼頭、海關等的數據對接,提供無接觸進口放貨服務,并為客戶開通遠程提單打印、異地換單等服務。
上海市第一批復工復產白名單公布后,為配合生產企業開工,方便客戶辦理正本提單業務,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在上海浦西和浦東分別開設現場服務柜臺,為客戶辦理正本提單簽發以及憑正本提單進口換單業務,為上海白名單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幫助。
中遠海運集運全球銷售部總經理鄧小彬介紹,目前,中遠海運已為眾多進出口外貿企業,提供了物流服務。
其中,出口方面包括美的、海信、隆基、博世、蘇美達等,涵蓋家電、光伏、機電等各個領域;進口方面例如上汽、華虹、佳農等企業,涵蓋汽車零配件、芯片原材料、農產品、水果等產業。
下一步,中遠海運將重點從三方面發力。一方面是圍繞客戶需求,加強和重點企業、“白名單”企業的對接溝通,提供端到端供應鏈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是針對陸路堵點,通過港航聯手,加大“陸改水”“陸改鐵”新通道建設;此外,依托GSBN區塊鏈等數字化技術,實現線上和線下服務雙保障,暢通服務鏈條,提升服務效率,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關鍵詞: 中遠海運 無紙化防火 進口費用網上支付 中遠海運40多條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