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遞網 雷建平 7月12日
運動科技公司Keep(股票代碼為:“3650”)今日在港交所上市。Keep發行價為28.92港元,募資1.92億港元。
Keep此次上市的基石投資者分別為奮達科技、福清勝德、群鑫機械,共認購7654萬港元。
(相關資料圖)
Keep募資將用于研發,以提升技術能力并推動產品創新;用于健身內容開發及多元化;用于品牌宣傳及推廣;用于一般企業用途及營運資金需要。
Keep開盤價為30.3港元,較發行價上漲4.7%;截至目前,公司市值約155億港元。
隨著此番上市,Keep也成為了港股運動科技第一股。
Keep創始人、CEO王寧表示,從今天起,Keep 成為了一家公眾公司,未來,Keep將站在一個更廣闊的舞臺,迎接更多新的挑戰。“我們將繼續堅守我們的使命,讓世界動起來。”
年營收22億
Keep于2015年上線,為用戶提供全面的健身解決方案,以幫助用戶實現其健身目標。
Keep已開發全面的健身解決方案,覆蓋用戶的整個健身生命周期,從規劃健身目標和訪問健身課程,到選擇健身裝備和健康食品,及追蹤體重和心率等測量數據。
據灼識咨詢報告,2022年,按月活躍用戶及用戶完成的鍛煉次數計算,Keep是中國最大健身平臺,中國健身人群中77.5%的人了解Keep App。
2022年,在提供年齡信息的Keep月活躍用戶總數中,平均約有76.6% 在30歲以下。
Keep產品包含線上健身內容、智能健身設備(智能硬件)和配套運動產品。
1)線上健身內容。主要包括錄播課和直播課,兩者均由內部開發或第三方(達人和其他健身內容提供者)創建;利用人工智能算法,Keep亦提供個性化的健身訓練計劃,即根據用戶的運動水平、健身目標、日常鍛煉模式和飲食習慣,動態調整課程內容和鍛煉強度,從而優化用戶的訓練效果。
2)智能健身設備(智能硬件)。包括跑步機、動感單車、手環及體重秤等。憑借人工智能、自動化和社交互動等一系列創新功能,Keep的智能健身設備能夠通過與線上健身內容協同配合,增加平臺對用戶的價值。
3)配套運動產品。包含瑜伽墊、啞鈴、跳繩等訓練小器械,以及運動服飾、健康食品等。配套運動產品可為線上內容和智能健身設備提供補充,提升用戶整體健身體驗,并助力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品牌精神。按商品交易總量計算,Keep是2022年中國最大的瑜伽墊品牌,市場份額為18.3%。
Keep三條業務線相輔相成,打造出一體化業務模式,覆蓋用戶整個健身生命周期。Keep通過激勵用戶完成定期鍛煉,提高用戶參與度,并使用Keep全面的內容產品指導健身,使Keep將用戶轉化為訂閱會員,同時亦推動自有品牌運動產品的銷售,因為用戶傾向于購買智能健身設備和配套運動產品,如健身裝備、服飾和食品,以提升他們在鍛煉中表現和體驗。
同時,Keep自有品牌產品將流量再次引向線上健身內容。2020年、2021年及2022年,Keep運動產品會員滲透率分別為41.2%、51.8%及45.1%。
招股書顯示,Keep在2020年、2021年、2022年營收分別為11億元、16.2億元、22.12億元;毛利分別為4.99億元、6.77億元、9億元。Keep 2021年營收較2020年增長46.3%,2022年較2021年又增長了36.6%。
目前,Keep的收入來自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自有品牌產品以及廣告及其他服務。
Keep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4.47億元,相較于2022年第一季度的4.17億元,增長7.2%。收入增加主要由于虛擬運動賽事的收入增加,該收入納入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業務下。
2023年第一季度,Keep平均月度訂閱會員為278萬;2023年4月,Keep平均月度訂閱會員為310萬;2023年5月這一數據為310萬。
keep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經調整虧損凈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為1.18億元,同比上一年同期1.55億元大幅減少。虧損的減少主要由于品牌及營銷推廣開支及其他相關開支減少及毛利增加。
招股書說明,Keep有充裕的營運資金可滿足目前乃至未來12個月的需求。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錄得流動資產凈值為18億元。
GGV五源資本騰訊時代資本是股東
Keep執行董事為王寧、彭唯、劉冬;非執行董事為李浩軍,獨立非執行董事為葛新女士、單一剛、王海寧。其中,王寧為90后。
Keep首次公開發售前投資者廣泛多元,包括GGV Capital、SVF II Calorie、五源資本、添曜、JenCap、BAI GmbH及GS Capital等。
Keep成長過程中獲得過多次融資,其中,Keep在2018年7月完成8202萬美元D輪融資,由高盛領投,騰訊、GGV紀源資本、Morningside(晨興資本)、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老股東跟投,每股成本為2.06美元。Keep在2019年12月完成8335萬美元融資,每股成本為2.42美元。
2021年1月,Keep完成3.6億美元F輪融資,軟銀愿景基金(VisionFund)領投,高瓴、高都資本(Coatue)跟投,GGV、騰訊、五源資本、時代資本(Jeneration Capital)及BAI資本追加投資,每股成本4.1美元;2021年12月完成F-1輪7000萬美元融資,每股成本為5.19美元。
IPO前,王寧持股為16.97%,彭唯持股為2.06%,劉冬持股為1.08%,文春鵬持股為1.06%,GGV持股為14.73%,軟銀持股為9.48%。
五源資本持股6.71%,騰訊通過添曜有限公司持股6.37%,JenCap持股約5.73%,BAI持股約5.45%。
IPO后,王寧持股為16.62%,彭唯持股為2.02%,劉冬持股為1.06%,文春鵬持股為1.04%,GGV持股為14.42%,軟銀持股為9.28%。
以下是Keep路演PPT(雷遞網精編處理):
Keep相信人們對健康的精神和體魄存在普遍追求,Keep打破傳統限制,打造終極健身解決方案,幫助每個人追求自我完善,挖掘自身最大潛能。
Keep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線上健身平臺,年營收規模為22億元,同比增長36.6%;平均月度訂閱會員360萬,會員滲透率為10%;平均月活躍用戶3640萬。
健身行業的痛點包括缺少有效的線下健身基礎設施,缺乏可信賴的健康產品品牌;缺少結構化和以結果為導向的內容。Keep則可以提供線上健康解決方案,方便用戶隨時隨地運動鍛煉,Keep可為大眾市場提供品質、價值和功能,提供一體化、個性化的互動健康體驗。
截至2022年中國健身人口數量為3.74億元。中國健康市場仍擁有龐大的未開發潛能。
Keep提供的綜合健康解決方案。
Keep的線上健身內容、智能健身設備及配套產品。
Keep的協同共生商業模式創造了不斷自我強化的雙螺旋閉環。
keep的發展歷程,其中,2018年3月推出了智能健身設備和配套運動產品,同年9月推出了會員預定服務;2020年6月推出了互動直播健身客;
keep 2021年8月推出了智能跳繩,2022年7月推出Keep橢圓機 H1 Lite,2023年3月推出Keep劃船機;同一個月推出了Keep Station。
Keep的垂直整合健身產業模式。
Keep以多種多樣的形式提供高質量、引人入勝的內容,有效吸引、留存客戶并增加用戶參與度。
Keep一體化解決方案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智能化、互動性、沉浸感。
Keep開發智能化健身設備,包括Keep橢圓機、Keep劃船機、Keep手環。
Keep提供創新智能健康設備。
Keep開發了194,000臺智能單車,222,000臺跑步機
Keep推出標準化產品,瑜伽墊品牌排名中國第一,占領18.3%市場份額。
Keep推出了多項新業務。
Keep正在捕捉新的增長計劃,在北京有7家自營Keepland健康中心
多方位觸點帶動用戶增長和生命周期價值提升
Keep覆蓋居家健身房、戶外運動、健身中心等多元場景,平均月活躍用戶3640萬人,約77%的平均月活用戶年齡在30周歲或以下。
Keep的管理層,其中,公司創始人、CEO王寧是第一位Keep用戶;聯合創始人、線上運營副總裁彭唯引入人工智能賦能的結構化課程;聯合創始人劉東為消費品事業部/健身,CFO黃偉波是CFO,有20年財務管理經營。
Keep的發展路徑
Keep的收入構成,包括會員及線上付費內容、廣告和其他服務、自有品牌健身產品。
疫情后,Keep的業務全線持續增長。
Keep的毛利率變化趨勢
Keep在持續提升盈利能力
Keep穩定的現金流
———————————————
雷遞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