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文博會現場,一舞跳動的《滿堂紅》,贏得了眾多市民鼓掌喝彩。
《滿堂紅》的靈感實際上來源于深圳國瓷紅釉彩瓷“滿堂紅”,隨著舞蹈篇章主題交換,高嶺土的白、釉彩的紅分別在道具與演員身上相互呼應。
此外,文博會期間,在深圳大劇院、深圳音樂廳、各區文體中心等地,將有不同類型、風格迥異的文化盛宴開場。
(資料圖)
事實上,深圳的文化產業正在逐步壯大,數據顯示,2022年,深圳文化產業增加值超過2600億元,占全市GDP達到8%,文化企業數量超過10萬家,從業人員超過100萬,總體發展水平處于全國前列。
隨著深圳經濟水平的上升,文化配套措施、文化氛圍等也在進一步壯大,近幾年,部分深圳出品的文化演出開始走出深圳,踏上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舞臺。
同時,特別是今年以來,人們對線下演出的需求高漲,深圳演出市場進一步催熱,深圳持續送出了一堆“免費票”,讓市民們有更多的機會感受文化生活。
深圳出品傳達深圳精神
實際上,近年來非遺技藝和非遺展演等紛紛推陳出新。國家一級演員、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副院長黃麗華向記者表示,為更好地跟上時代發展,非遺也要“兩條腿走路”。
黃麗華稱,平時在劇院里邊,他們會安排最原汁原味的一些傳統戲。此外,為了更好覆蓋不一樣的年齡段人群,會在漢劇進校園、進社區的時候,推出一些創新劇目,包括舞臺創新、音樂創新、表演形式創新等,甚至還會運用流行的多媒體渠道進行傳播。
這與很多深圳出品的表演也一樣,傳統要與現代一并碰撞,文博會上的《滿堂紅》舞蹈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記者了解到,《滿堂紅》是深圳本土青年舞蹈演員演繹的舞蹈影像作品,今年5月剛獲得了北京國際電影節·第二屆北京國際舞蹈影像季中評委會特別選擇第一名。
在作品里面,舞者與匠人交替出現,相當于不同時空進行轉換,巧妙把舞蹈與非遺技藝融合在一起,把深圳國瓷——紅釉彩瓷“滿堂紅”的制作工藝通過現當代舞蹈肢體語言傳遞了出來。
“看之前我一直在想怎么能通過動態的舞蹈表達靜態的陶瓷之美,看完后我覺得音樂韻律、舞者身姿和舞者服裝結合起來做到了,我感受到了很濃郁的文化色彩。”90后的小李是戲劇、音樂劇、舞劇的愛好者,據她觀察,近年來深圳出品的優秀演出越來越多。
除了《滿堂紅》外,深圳出品舞劇《詠春》已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在文博會期間,其特意重回深圳舞臺,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詠春拳”“香云紗”為題材與展現形式,將深圳元素賦予新創舞臺劇中。
同時,還有傳達了深圳創新技術精神的國內首部AI舞劇《深AI你》、充分展現市了民深沉家國情懷的戲劇作品《煙》等,這些深圳出品的演出也在逐步“破圈”,傳達不同領域、不同時代的深圳精神。
演出市場逐步回暖
除了深圳出品的表演越來越多外,深圳提供給市民的文化盛宴也越來越多,演出市場進一步回暖。
截至5月底,據統計,公開表示即將在深圳開演唱會的藝人就有38位,數量排在全國第三。此外,深圳HOU LIVE公布數據顯示,僅今年1至4月共開設演出95場,最多的一天有3場演出,參與人數高達650人。
有一名加入深圳演出分享群很久的群友表示,在今年以前,群里一個月分享的演出信息可能只有幾條,但是現在一天就有幾條。
文博會期間,許多音樂劇、戲劇、音樂會等將輪番上演,讓人們在逛展的同時也能享用精彩異常的文化大餐。
6月11日,“悅動福田”2023第五屆深圳現代音樂藝術節將在福田區香蜜湖·四季花谷南廣場舉行,是以現代音樂為主題的戶外音樂節。與普通音樂節不同的是,聽眾除了感受音樂,還能體驗音樂。記者獲悉,活動現場將提供多種方式親身體驗現代音樂,或是試玩各種樂器,體驗即興音樂創作,或是參與音樂游戲,體驗趣味音樂。
除此之外,2023夠正Live“深聲不息”樂隊聯合愛心公演作為福田區本屆文博會配套活動也將在6月11日一同襲來,屆時,現場將有4支樂隊火熱開唱,將音樂與公益一同奏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文博會期間外,深圳平日為市民提供的“文化”福利也并不少。就在近日,2023南山流行音樂節激情開唱,從5月26日持續至6月11日舉行,涵蓋民謠、音樂劇、流行樂隊等多種元素,全部演出均免費向深圳市民開放。
免費搶到了其中一場“這次我們聽現場”音樂會的小海表示,音樂會現場的嘉賓都具有一定知名度,在這般嘉賓陣容的其他音樂節上,門票至少賣到300塊一張以上,這次能免費觀看演出,實在很幸運。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