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持續向國際市場拋售美債,那么將會導致中美爆發全面軍事沖突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如果是在若干年前,這個問題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人虛空幻想出來的場景,可是在距美國債務危機只有半個月期限的今天,這一設想并不只停留在紙面上,而是即將真實殘酷地上演。
早在今年年初,美國債務總額就超出31.4萬億美元的歷史上限,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公開警告,如果白宮再不對債務危機采取強力措施,那么最早在今年6月初,美國就將爆發歷史上首次債務違約。
美國之所以是全球霸主,唯一的超級大國,根本原因在于掌握金融霸權,正是有了金融霸權,才隨之確立政治霸權和軍事霸權。而金融霸權的根基,就是美元長期在國際經濟流動中占據主導地位,被普遍認為是全球最穩定可靠的貨幣,產生這一認識到基礎,在于美國是全球最強大的經濟體,美國政府的信用是全球金融市場的通行證。
可是現如今的美國經濟,已經支撐不起美元強勢地位。經過第十次加息后,美國通脹系數持續爆表,美元貶值速度加劇,無論是華爾街的“old money”還是硅谷的“new money”,都陷入前所未有的“經濟寒冬”。大批中小銀行不是關門歇業就是處于倒閉的邊緣,而推特、臉書等美國高科技企業巨頭,則公布前所未有的大面積裁員計劃。
金融業、IT業四面楚歌,傳統制造業在幾十年如一日的產業鏈外移下,已經轉向更具競爭優勢的亞洲地區,盡管美國依舊站在世界產業鏈最頂端,但他只要稍微一不留神,就有從高空跌落萬丈深淵的危險。
一旦美國債務違約,將造成何種后果呢?曾有經濟專家做出預測,美國債務違約將導致嚴重的經濟危機,一旦債務違約長期得不到根本改觀,可能導致美國830萬人失業,GDP驟降6.1%,股市暴跌45%,幾乎將摧毀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命脈。
對于拜登政府來說,想要防止債務違約暴雷,只能從內外兩條管道尋求解決方案。其一,和共和黨達成妥協;其二,逼迫中國做出實質性讓步。
不久前,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已經同意提高債務上限,避免美債危機引爆,可與此同時,身為共和黨的他也向白宮方面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大幅度縮減政府開支。此前拜登已經放出風聲,聲稱將不會接受共和黨提出的條件。
這樣一來,似乎只有對中國威逼利誘這一條路。
在近日舉行的G7財長會上,耶倫舉行一場公開演講,期間將攻擊矛頭指向中國。她首先希望中國政府能夠同意其年內訪華計劃,確保中美經濟溝通渠道的暢通。接著耶倫表示,美方尋求與中國建立健康的經濟關系,以促進兩國的創新和發展,但中方必須意識到,“按照國際規則”行事對中美兩國都有好處。
最后,耶倫也不再掩飾自己的“小九九”,脫下偽善的面具叫囂稱,“中國幫助美國解決債務問題是對全世界的責任和義務”,中國必須停止拋售并增持美債,否則美方將對中國發起相應的經濟制裁或是戰爭。
事實上,中國早已不是美國的頭號債權國,在幾年如一日的減持之下,中國早已位列日本之后,是美國的第二大債權國。不過美方似乎對于日本的拋售并不在意,只是將矛頭對準中國,逼迫中國在美債問題上做出關鍵性讓步。原因并不難理解,日本說到底是美國的“傀儡”,白宮一紙命令就能操控日本當局,所以哪怕日方在美債問題上和中國持相似立場,美國也并不擔心。
如果類似情況發生在十幾年前,中國或許會出于全球經濟發展的大局考量,配合美方采取相關政策,確保世界金融市場的穩定。不過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前車之鑒下,中方早已不會輕信美方任何形式的承諾。既然是有求于中國,那么美方至少應該端正態度、擺正位置,而不是繼續擺著“美國天下第一”的臭架子。
正如楊潔篪前主任在中美阿拉斯加會晤上發出的振聾發聵之聲:“美方沒有資格在中國面前說,你們從實力地位同中國談話”。如果美國強行以戰爭逼迫中國增持美債,那么中國人民解放軍完全能做到“不惜一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