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參加時裝周嗎?”“去看音樂節嗎?”對于烏魯木齊人和為了時裝周和音樂節而奔赴烏魯木齊的人來說,從今年夏天到秋天,這樣的問候似乎可以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
因為,在8月17日至21日期間,第七屆亞歐時裝周將在烏魯木齊國際紡織品服裝商貿中心(以下簡稱:國際紡服中心)舉行。同時,8月19日和20日,2023烏魯木齊迷笛音樂節也將在國際紡服中心唱響。
(資料圖)
當亞歐時裝周遇上迷笛音樂節,當文化與潮流,時尚與狂歡相碰撞,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文化+音樂
向世界傳遞烏魯木齊時尚與活力
隨著音樂節市場的火熱,越來越多年輕人為了一場音樂節奔赴一座城市,音樂節也成為城市展示青春活力的窗口。
這一次的迷笛音樂節,已經迎來了樂迷提前入住烏魯木齊。
樂迷趙樂是成都人,只要各地有音樂節,她都會抽時間去欣賞。
“通過音樂節去了解一個城市,可以更快地融入這個城市,有活力的烏魯木齊就很讓人著迷。”趙樂說,草莓音樂節時,她是第一次來烏魯木齊,當時就喜歡上了這里的美食和美景,還結識了本地熱情又樂觀的朋友,這一次還帶來了幾個朋友,讓他們一同感受烏魯木齊的活力。
8月9日,在位于經開區(頭區)的烏魯木齊國際紡織品服裝商貿中心的展示廳,新疆服裝設計師協會會長、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孫秀琴(左)向記者介紹設計師展示的作品。資料圖片
聽說音樂會期間可以欣賞到亞歐時裝周,同樣來到烏魯木齊的網絡主播周笑笑提前向粉絲預告了這個好消息,她要連續直播,讓更多人了解烏魯木齊是一個時尚的城市。
“迷笛”作為中國現代音樂最響亮的品牌之一,且一直致力于用“迷笛音樂節”這一巨大的演出平臺推廣優秀的青年文化、傳播和平與友愛的美好生活方式。
北京迷笛音樂學校校長、迷笛音樂節創始人張帆說,他曾經還有一個“從天山到里海”的音樂設想,就是通過旅行的方式,將中國最棒的樂隊集中起來,沿著絲綢之路到新疆再到沿線國家,一邊采風,一邊創作,一邊拍攝紀錄片,然后將原創作品帶到全國,讓全國樂迷看到不一樣的音樂。
“這次來烏魯木齊舉辦音樂節,也為迷笛帶來了走向中亞各國,走向更過廣闊舞臺的可能。”張帆說。
第七屆亞歐時裝周活動作為近年來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服裝行業盛會,將更多地展現烏魯木齊的時尚。
在新疆服裝設計師協會會長、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孫秀琴說,這次時裝周展示的發布會風格多樣,內容豐富,有國潮禮儀的創意衍生;有非遺文化技藝的傳承與創新;有科技加持的時空創意;有自然元素的捕捉與升華等,展示多元服飾文化的融合、創新和發展。每場發布會都將是一個美麗的故事,希望帶給觀眾無限遐想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文化+產業
多產業融合推動經濟發展
音樂節是城市展示青春活力的窗口,也是有效促進經濟發展的引擎。時裝周與音樂節的碰撞,對歌舞之鄉的烏魯木齊來說,不只是貼上了潮流時尚的新標簽,也是文娛產業、文旅產業與工業經濟融合的一次跨界探索。
“兩大品牌活動,兩張名片強強聯合,以產業創新和消費者視角,讓時尚破壁跨界,或許有望成為一個極具影響力的特色文旅名片,滿足人民精神生活探索的多樣可能。”經開區(頭區)文旅局副局長胡舒曼說,兩個活動都在經開區(頭區)轄區內舉辦,增加了高質量發展旅游業的信心。
經開區(頭區)今年將拿出支持文化和旅游產業落地發展的若干扶持辦法,謀劃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旅游區,建設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旅游休閑城市街區,實現規模化、集群化、特色化發展。同時,依托八鋼雄厚的工業底蘊和汽車裝備制造資源打造工業旅游主題路線的宣傳,將工業旅游與產業、產品、科普、教育相結合,推動經開工業文化發展。
今年以來,烏魯木齊各大文化場館、藝術劇院等,夜間演出精彩不斷,舉行了音樂會、舞臺劇、傳統戲劇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演出,以文化促進消費,讓“文化+夜經濟”的模式為擴大內需助力。
在孫秀琴看來,對于時尚產業來說,全國和周邊國家都對新疆的服裝產業有巨大需求,而音樂節可以為時裝周“引流”,時裝周也可以讓 更多年輕人了解到新疆服裝產業的發展,這將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8月9日,在位于經開區(頭區)的烏魯木齊國際紡織品服裝商貿中心的展示廳,展示著本土設計師的作品。資料圖片
烏魯木齊國際紡服中心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認為,作為一個集研發、設計、展銷、結算于一體的綜合性時尚產業集聚區,國際紡服中心將有機會與來自各地的時尚品牌和設計師進行深入合作,促進產業鏈上游的技術交流,提升下游產品營銷的附加值和競爭力,進一步助推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推動國際紡服中心通過要素集聚、業態升級和貿易服務等方面拉動紡織終端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對打造國家中西部的紡織服裝設計研發中心、設計中心、展銷中心和結算中心帶來積極影響。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高華斌說,希望通過亞歐時裝周這個平臺,立足新疆獨特區位優勢,匯聚八方來客,共同為建設棉花和紡織服裝產業集群貢獻力量和智慧,進一步增強服裝產業發展競爭力和深入挖掘提升綠色時尚消費潛能。同時,宣傳好國家對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支持政策,積極與有意向來投資的企業接洽,深化產業合作,促成招商引資項目取得落地性成果。
產城融合
更多產業齊聚推動城市發展
如果說深厚的文化資源是促使一座城市文化繁榮的底氣,那推陳出新、再接再厲是將一座城市文化發展不斷推向新高度的硬核實力。
在今年的亞歐時裝周期間,將舉辦AI設計服裝作品發布會,用AI設計技術創作的服裝藝術作品,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紡織與服裝分院副院長陳鑫從事了近20年的教育工作,他和他的團隊將探索時尚藝術、文化科技、新疆美景、地域色彩(比如:沙漠、地貌、草原、湖泊)等領域的交融和融合。
陳鑫說,通過時尚與藝術創作相結合,能創造出更具藝術性和表現力的時尚作品,通過時尚與文化傳統結合,能展現出更加豐富多樣的文化表達,通過時尚與科技融合,將打破傳統的邊界,并創造出充滿未來感的作品。
如果說時裝周和音樂節的碰撞是促使烏魯木齊文旅消費升溫的“種子”,那么招商引資、人才引進就是兩場活動帶給烏魯木齊的“果實”。
目前,國際紡服中心的十幾個項目都在建設當中,按照一邊建設一邊招商的理念,已經吸引了電商直播、服裝設計、商貿物流等多個產業的發展。
在張建看來,時裝周和音樂節相遇,對更多相關產業的帶動效應還會不斷顯現,在接下來的招商引資當中,也將更加注重對文化、時尚、科技等產業的引入。
孫秀琴認為,以此次“碰撞”為契機,積極推動烏魯木齊時尚產業的發展,展示中華傳統文化與時尚潮流的碰撞與融合,搭建時尚、藝術與設計跨界的互聯新平臺,為國際時尚業展現出亮麗的“烏魯木齊品牌”和貢獻出獨特的“烏魯木齊智慧”。
有開放,有匯聚,有融合。時裝周加音樂節,可以是一次聚會,也可以是一種追求,相信烏魯木齊之美可以布播天下,引來四海知音。
【編輯:孫亭文】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