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沒有看到一個新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的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止2022年12月,咱們國內網民規(guī)模已達到10.67億,互聯網普及率也來到75.6%。
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fā)展和智能手機大普及的今天,網民數量能有這個規(guī)模,小雷倒是不意外。
圖源:央視新聞
但有一個數據把我看愣了,“短視頻用戶規(guī)模首次突破十億,用戶使用率94%”。
這是啥概念呢?
相當于每一位拿著智能手機上網沖浪的網友,手機里都放著一個短視頻App。
小雷沒查到具體的統(tǒng)計方式,但從新聞來看,這波統(tǒng)計應該不僅限于單個平臺。
也就是說,帶有短視頻模塊或功能的App,都有可能被納入統(tǒng)計范圍。
像是微信、微博、B站和支付寶等,都陸續(xù)推出且運營起了短視頻模塊。
圖源:B站、支付寶
再看一眼往年的短視頻行業(yè)用戶規(guī)模,雖然增長率不太穩(wěn)定,但用戶規(guī)模是每年實打實在增長。
圖源:艾媒網
So,目前短視頻行業(yè)的情況,大伙估計心里都有底了。
它雖然常被詬病同質化嚴重和內容質量低下,咔咔刷倆小時,最后腦子空蕩蕩。
想在短視頻中找優(yōu)質內容,更是猶如大海撈針。
但不能否認,現在短視頻就是最適應移動互聯網快節(jié)奏的一種內容形式,趨勢兇猛,逆版本發(fā)展必然吃癟。
而小雷今天就看到,騰訊視頻總算想通了。
騰訊視頻和抖音集團達成合作,雙方打算在長短視頻的二創(chuàng)和推廣中,進行多方面的探索。
圖源:微博@光明日報
與其兩敗俱傷,不如合作共贏
有一說一,小雷覺得騰訊視頻和抖音這波合作,還蠻有意義的。
這說明長短視頻平臺,逐漸探索出了符合雙方利益的合作模式。
有小伙伴可能很納悶,一個是長視頻,一個是短視頻,它倆能整出啥矛盾來?
其實翻翻舊賬就知道,長短視頻平臺之間的競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相當激烈。
主要的核心矛盾在于,短視頻平臺的創(chuàng)作者,經常搬運長視頻的影視劇來剪輯二創(chuàng)。
而這種二創(chuàng)內容,又因為創(chuàng)作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剪輯,往往能獲得很高的流量。
可是人家長視頻平臺肯定不樂意,偷我家內容來恰流量,這是哪門子的道理?
于是,在2021年,長視頻行業(yè)曾對短視頻二創(chuàng)進行了一輪重大打擊。
當時各大視頻平臺和影視公司聯合起來,抵制短視頻影視剪輯。
圖源:微博熱搜
這其中就有咱們熟悉的愛奇藝、騰訊、優(yōu)酷和芒果TV等平臺,而且該發(fā)的聲明也發(fā)了。
里面明確提到:未經授權進行剪輯、切條、搬運等行為的賬號,輕則被強制刪除內容,重則要被法律維權。
圖源:聯合聲明
而這,還只是平臺們對短視頻影視剪輯的第一波圍剿。
除了發(fā)聲明,長視頻平臺對短視頻平臺的起訴也沒消停過。
在去年,騰訊就因為抖音存在大量《云南蟲谷》的剪輯片段,把抖音給起訴了。
目前一審的結果已經出來,抖音被判賠償騰訊3200萬元,刷新了全國法院網絡影視版權案件賠償記錄...
圖源:微博@時間視頻
除了《云南蟲谷》案,騰訊還以“侵權”為由,起訴過很多次抖音,
涉及的劇也多是騰訊視頻旗下的大熱劇,如《斗羅大陸》和《你是我的榮耀》等。
不過小雷始終認為,長短視頻之間的版權糾紛,不能單純以勝訴或者敗訴,來衡量誰賺誰虧。
就拿《云南蟲谷》這部劇來說,抖音其實是很優(yōu)秀的宣發(fā)渠道。
很多網友都是從抖音上刷到剪輯視頻,才得知有這部劇。
圖源:微博
騰訊贏了官司,確實能獲得一筆不小的賠償,但同時也會讓自家的劇消失在抖音,曝光率斷崖式下滑。
而抖音這邊,最直觀的損失則是一筆金額賠償。
短視頻平臺的二創(chuàng)剪輯創(chuàng)作者們,也會因為無法剪輯國產劇,逐漸失去那部分粉絲受眾。
小雷瞅見,現在已經有這種趨勢了,很多粉絲體量較大的影視剪輯博主,都盡量避免剪輯國產劇,以減少侵權概率。
取而代之的,是一籮筐的國外電影和連續(xù)劇剪輯+解說,“大壯”和“小美”在短視頻平臺刷屏。
圖源:抖音
所以在我看來啊,長短視頻平臺之間的版權糾紛,屬于是互扯頭發(fā),兩敗俱傷。
相反,很多電影官方就沒這個顧慮了。
宣發(fā)方深知,抖音和快手這些自帶爆炸流量的短視頻平臺,天然就利于影片宣傳。
只需把預告片進一步提煉精簡,把最高能的部分放到短視頻平臺上分發(fā),很容易就能獲得流量,提高路人的觀看欲望。
圖源:抖音@流浪地球2
除了正片內容,官方宣發(fā)還可以把花絮、演員采訪和路演等素材放上去,進一步提高影片的流量和知名度。
圖源:抖音@流浪地球2
至于宣傳效果嘛,雖不到立竿見影的地步,但也算是小有成效。
像《流浪地球2》的官方抖音號,就發(fā)過不少宣傳物料,其中有三條視頻突破百萬點贊。
圖源:抖音
這還只是官方號一個賬號的數據,要知道抖音內還有不少專門做影視剪輯的博主,會對官方素材進行二創(chuàng)。
體量大一點的賬號,發(fā)個解讀視頻就有80萬點贊。
博主贏了流量,官方也通過這種“自來水”流量,收獲不少想買票的路人,妥妥的雙贏。
圖源:抖音
長視頻平臺打法迎來轉變
那你說,作為長視頻平臺巨頭的愛優(yōu)騰,能不能看到這種雙贏大法呢?
顯然是有的。
從去年開始,長視頻平臺們便陸續(xù)和抖音快手合作。
比如快手就在2022年6月宣布和樂視合作,把自家的版權內容授權給快手,讓平臺里的創(chuàng)作者能隨意剪輯和二創(chuàng)。
而快手在微博中,也說清楚了合作的好處。
于快手而言,能能豐富平臺內容,提高用戶活躍度和留存率。
樂視也能借助快手小程序,實現會員拉升以及內容變現,贏!
圖源:微博@快手
同年7月份,愛奇藝又宣布和抖音合作,重點同樣放在長視頻內容的二次創(chuàng)作和推廣上。
圖源:愛奇藝行業(yè)速遞
至于搜狐,則和抖音合作更早,在2022年3月就和抖音達成二創(chuàng)版權的合作。
圖源:
換句話說啊,長視頻平臺開放內容二創(chuàng)版權給短視頻平臺,已經是一大趨勢了。
頭鐵如騰訊視頻,這次也不打算逆著版本來玩了。
拿著“版權”大刀去起訴和下架短視頻平臺的內容,已沒法阻擋短視頻二創(chuàng)剪輯的發(fā)展。
畢竟在AI配音和AI文案生成工具的加持下,如今短視頻剪輯制作成本已經很低了。
只要版權方愿意提供素材,創(chuàng)作者們會自發(fā)制作出海量影視二創(chuàng)視頻。
圖源:抖音
除此以外,短視頻影視解說內容也越來越多元化。
以前是五分鐘講解電影,后來是3分鐘,再到一分鐘,卷完時長后,又有博主開創(chuàng)性地用rap來解說電影。
門檻低、受眾廣、表現形式多元化,短視頻二創(chuàng)總能給觀眾帶來驚喜。
當然啦,也不能說長視頻平臺“打不過就加入”,畢竟他們是真正手握內容版權的一方。
倘若真去起訴短視頻平臺侵權,基本是十拿九穩(wěn)勝訴的。
只不過小雷前面就提到,這樣做既不利益雙方利益,也不利于雙方聲譽。
平臺多搞合作,給用戶和創(chuàng)作者提供更多優(yōu)質內容,才是正確的打法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