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1月23日,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會“智能制造助推農業現代化發展分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江蘇南京舉行。
論壇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中國農業機械學會聯合江蘇大學、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共同承辦。
論壇以“數智賦能農機裝備 護航國家糧食安全”為主題,聚焦智能制造助推農業現代化技術發展方向,邀請國內外專家通過主題報告和圓桌對話的方式,聚焦前沿,面向未來,積極探索智能制造在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中的技術路徑和重點發展方向,推動智能制造與農業產業的深度融合。
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在致辭中表示,要持續提升我國農機裝備的研發水平,聚焦核心技術,聚焦重點產品,持續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加快補齊農機裝備短板。本次論壇的召開為積極探尋智能制造在推動農業產業發展的挑戰、機遇和發展路徑、方向,為更加有效推動農機裝備產業全程全面高質量發展,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江蘇大學黨委書記袁壽其在致辭中指出,當前我國農業生產主要方式已經實現了機械化的歷史性轉變,智能農業裝備嶄露頭角,農業裝備的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尚處于起步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機遇與挑戰并存,農機戰線的廣大科技工作者使命在肩、責任重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院長汪小旵教授,德國凱澤斯勞滕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流體機械和流體力學系主任Martin B?hle教授等專家學者分別做主題報告。
圓桌對話環節圍繞“數智賦能農業裝備,推動智能制造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的主題,積極探索智能制造助力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路徑及方向,就丘陵山地農機裝備發展的難點痛點以及丘陵山地智能農機如何助力農業現代化發展、設施農業領域存在的主要短板弱項及未來智能制造發展的重點方向、智能農機裝備如何更好地支撐、促進智慧農業發展以及如何加強新型農業工程人才培養,如何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農業機械化人才等方面,嘉賓展開思想的碰撞和交流,為今后智能制造助推農業產業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