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深夜,恒大汽車(00708.HK)發布公告,宣布與中國恒大集團(03333.HK)、恒大附屬公司安新控股有限公司(以下合稱為“買方”)訂立買賣協議。
根據公告,恒大汽車將向買方出售全資子公司薈保有限公司、Flaming Ace Limited及其附屬公司(以下合稱為“企業組團”)的股權,初始代價為2元。
是的,沒有看錯,這筆股權轉讓交易花費僅需2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悉,上述企業組團出售的股權主要包括47個“養生空間”項目,具體涵蓋21個養生谷項目、5個建康城項目、21個各類物業開發項目,均為住宅及物業發展項目,分布于西安、重慶、鄭州、武漢、昆明等多個城市。
2元“甩掉”248億元債務
恒大汽車的前身為恒大健康,這家公司最初主要負責運營中國恒大的大健康業務,前文提到的“養生谷”便是恒大健康的主要業務及收入來源。
據恒大健康(彼時的公司名)2019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實現收益26.48億元,同比增長132.02%,主要原因是恒大養生谷收入高達23.55億元、同比增長106.9%。
同年,公司入局新能源汽車業務,中國恒大通過恒大健康投入超過400億元預算,試圖購入一條涵蓋設計、零部件制造、生產、銷售等環節的汽車生產鏈條。
2020年9月1日,恒大健康正式更名為“恒大汽車”,自此,肩負了成為“全球龍頭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的重擔。
但是自中國恒大陷入流動性危機后,整個集團面臨的難題便是還債。資料顯示,中國恒大目前為美元債本金總額超過191億美元的債權人提供了兩種債務重組方案,其中一種選擇是將原債務轉換為與恒大物業、恒大汽車、中國恒大股票掛鉤的強制可交換債券及票據。
同時,鈦媒體APP了解到,恒大汽車旗下的養生谷等住宅類物業也已經成為負累。根據交易公告,上述計劃出售的47個“養生空間”項目于2021年、2022年分別向恒大汽車貢獻69.77億元、15.04億元收益。截至2022年末,這些發展項目仍擁有資產總值717.15億元,但也存在247.89億元負債凈額。
恒大汽車表示,若經調整資產凈值仍為負數或不多于2元,交易代價維持不變,否則交易價將為經調整資產凈值的金額,恒大及其附屬公司需支付此間的差額。
根據官方數據統計,恒大汽車這一項目在去年收益僅為15.04億元,除稅后虧損88.24億元,截至2022年末,綜合負債凈額賬面值(包括少數權益)約為247.89億元。換句話說,中國恒大名義上支付2元,承接了恒大汽車247.89億元負債。
許家印的“造車夢”從未停止
相比于恒大足球的沒落,許家印對于恒大汽車的“執念”更加深沉。
眾所周知,中國恒大老板許家印一直有著一個“造車夢”,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中國恒大曾在廣州以8.47億元的價格拿下南沙2019NGY-2地塊,占地面積約85.8萬平方米,折合樓面價約345元/平方米,該地塊便是如今已建成的恒大汽車城。
依靠母公司中國恒大的財力,恒大汽車曾提出“旗下恒馳品牌汽車要在2021年下半年量產,2025年完成超100萬輛銷量,2035年量產超過500萬輛”的遠大目標。
但在恒大汽車披露的2021年中期業績中,公司的主要營業收入來源依舊是依靠銷售“養生空間”項目的健康管理分部。該報告期內,恒大汽車實現營收69.23億元,其中健康管理分部營收高達68.65億元,占比總營收的99.16%;而新能源汽車收入僅為3698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中期業績是恒大汽車最后一次披露業績,目前恒大汽車與母公司中國恒大、兄弟公司恒大物業(06666.HK)一同處于停牌狀態。
根據恒大官方給出的數據,恒大汽車在2022年初實現首系列恒馳5首車下線,同年7月6日正式開始預售,20余天內宣稱收到預售訂單超過3.7萬臺。受此需求的推動,恒馳5在2022年9月成功量產。
事實上,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由于資金不足,恒大汽車天津工廠已經“名義上”停工。而在此前能夠正常生產的日子里,該工廠僅向客戶交付了約900臺恒馳5。
在此前3月份發布的一份公告中,恒大汽車就曾表示,在無法獲得新增流動性的情況下有停產風險。相應的資金缺口在290億元左右,這些資金將幫助恒大汽車推出多款旗艦車型,并最終實現量產。
目前來看,若要實現恒大汽車的量產,其前提就是恒大汽車或許要先處置掉上述47個住宅及物業發展項目才能實現。(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陳偉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