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獲批上市2款藥物,多項產品進入待審通道,依托企業人才和技術在產業鏈上下游孵化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企業……
【資料圖】
“在過去是不敢想象的,沒有MAH(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就沒有我們的飛速前進。不需到處籌錢建廠,節省下大量精力專注研發。”近日,記者在南京江寧高新區調研走訪時,南京康舟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湯力說出心里話。
過去,一個新藥從立項研發到產品生產上市,通常超過10年,限制了初創的研發型企業發展壯大。為了加快藥物研發上市,我國自2016年起開展MAH制度試點,并于2019年納入《藥品管理法》正式實施。
2017年,孫浩博士帶著技術成果在南京江寧高新區創業,成立了南京康舟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很快便享受到政策紅利——成為江蘇首家“MAH制度下的上市許可持有人”企業。
MAH制度實施前,只有具備生產能力的藥廠才有資格申請藥品上市許可;實施后,研發機構也可以申請藥品上市許可,并自持藥品文號,委托相關藥廠進行生產和銷售。
乘著政策“東風”,2018年,康舟醫藥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注射用特利加壓素、卡貝縮宮素注射液三款產品開啟立項研究。其中,用于保胎的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推進最快,于2021年3月率先獲批上市;今年2月和4月,注射用特利加壓素、卡貝縮宮素注射液兩款藥品又相繼獲批上市。
除擁有三款獲批上市產品外,康舟醫藥還有一款產品已獲得國家藥監審評中心受理,2款產品待申報,企業還在江寧藥谷孵化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
為了幫助企業成長,江寧高新區對初創期的康舟醫藥給予房租和裝修補貼,幫助申報相關科技人才政策,為企業節約了大量開支,還吸引了高層次生物醫藥人才加盟。
“基于此,我們才成立了省級的外國專家工作室和專家服務基地等平臺,讓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這為企業快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湯力介紹說,地方政府還有針對性地持續出臺了一系列惠企政策,著力幫扶中小企業紓困解難,通過租金和稅收減負等形式,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降低了企業研發成本、增加了現金流,增強了企業創新動能。
湯力介紹,隨著今年下半年2款藥品投入市場,康舟醫藥今年營業收入預計將達1.5億-2億元,公司的生殖產科藥物特色也愈加凸顯。
(受訪者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