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視覺中國)
隨著部分一二線城市樓市復蘇以及政策環境改善,今年3月以來多個核心城市的土拍熱度延續。
6月13日,成都進行了當月首場土地集中拍賣,推出8宗、共計約401畝地塊。當日兩場土拍報名企業達到112家,達到了歷來土拍之最。且自今年3月22日首場土拍以來,成都累計已成功拍賣出42宗涉宅用地,總成交面積達2294畝,總成交額為405億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然,土拍火熱的并不止成都,北京、杭州、蘇州等地土拍熱度亦不遑多讓。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監測,2023年5月全國主要地級市土地成交549宗,土地出讓金為2167.63億元,環比上漲16.32%,同比上漲6.2%。
但分析人士指出,土拍熱度回升與銷售復蘇情況基本一致,城市間分化明顯,且城市內部分化加劇,僅核心區域的優勢地塊是“香餑餑”。
成都二批次宅地供應首輪攔金94億元
成都最新的土拍延續高熱度。
6月13日,成都舉行了6月以來首次土拍,順利成交8宗宅地,總成交面積達401畝,總成交規劃建面為63萬㎡,總成交金額為94億元,平均溢價率為9.63%。
本次出讓宗地多為中心城區核心地塊,地塊價值高,自5月掛網以來便引發高度關注,多房企有拿地意愿。
據統計,該次土拍共有112家企業報名,其中場次一共28家報名,場次二共84家報名。開發商包括了招商蛇口、中國鐵建、建發、越秀、華潤、華發、保利、錦江統建等央國企,也有新希望、龍湖、邦泰、明信、美的等民企入場,甚至不乏湖北清能、四川聯投、西藏佳禾等稍顯陌生的房企參與。報名企業達歷來土拍之最,也側面印證了這場土拍的高熱度。
據悉,成都土拍采用“限價競買+抽簽競得”的方式進行拍賣。此次8宗地起拍樓面價為7000-18000元/㎡,清水房限價為19500元/㎡-36000元/㎡。其中,有7宗地塊溢價成交,6宗地塊觸頂成交,僅有一宗位于龍泉驛區老城區的34.18畝地塊被明信以樓面價7000元/平方米的底價獲得。
從地塊來看,熱度最高的當屬錦江區金融城錦江片區29畝宗地,在價格觸頂熔斷后,共71家企業參與搖號抽簽,最終由華潤以樓面價20700元/㎡幸運抽中。
(6月13日成都土拍情況,來源:中指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中指數據顯示,2023年成都的一批次土拍已順利出讓34宗涉宅地,總成交面積達1893畝,總成交規劃建面為261萬方,總成交金額達311億元,平均溢價率9.92%。據二批次供地清單,7月底前擬出讓64宗涉宅用地,6月13日即為第二批次的首次土拍。
鈦媒體APP注意到,成都土拍的火熱源自當地新房及二手房市場的“火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成都一二手銷售價格同比增速持續領跑,2023年1-4月均排名全國第1。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貝殼研究院制圖)
而根據貝殼研究院成都分院數據監測,2023年5月,成都二手住宅交易量環比下滑約2成,新房認購量環比下滑1成,但一二手單月同比均有上升。2023年過去僅5個月,一二手累計交易量已達2022年全年的六成左右。
中指研究院也分析指出,1-5月份成都商品住宅銷供比為1.1,二手房市場連續3個月成交量超2萬套,進入5月份淡季后市場仍保持了較好的韌性。房地產市場的穩健表現,支撐開發企業投資節奏,預計后續土拍中核心區域優質地塊仍將吸引企業下場爭搶。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璐向鈦媒體APP表示,“從房價指數來看,成都的新房和二手房價格指數都保持了較長時間的上漲勢頭,體現出當地樓市較好的發展態勢?!痹谄淇磥?,一是城市基本面好,包括基礎設施、產業結構、生態環境等,吸引了較多的新增人口,從而持續產生新的置業需求。二是成都樓市的均價相對一線城市和部分東部沿海城市而言,仍然處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因而性價比較為突出,對外來購房者較有吸引力。
土拍分化明顯
事實上,不止成都,今年以來,部分一二線城市土拍熱度也有所回升。
6月9日,杭州2023年第五批集中供地成功出讓5宗地塊,出讓金總額為104.4億元,成交樓面均價為26587元/平方米,平均溢價率為11.2%。在此次供應的5宗地塊中,4宗封頂搖號,1宗底價成交。其中,江灣新城地塊吸引了70家企業參與搖號,搖號難度再上新臺階。
此前的5月23日,杭州2023年第四批集中供地成功出讓9宗地塊,出讓金總額為138億元,成交樓面均價為18032元/平方米,平均溢價率為9.4%,其中三分之二的地塊封頂搖號,整體熱度較高。
同樣在6月7日,蘇州今年第二批9宗涉宅地塊的競價結果全部出爐,總出讓面積27.8萬平方米,起拍總價89.58億元,成交價97.73億元,溢價率9%。
無獨有偶,6月14日下午,北京土拍市場再度引發奪地大戰,海淀雙新村003-1地塊、海淀雙新村004-1地塊、順義幸福西街6022、6023-1地塊,共吸引80余家房企報名“圍獵”。
“今年的土拍,分化比較嚴重。一是不同城市之間分化很大,目前火的主要是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二是同一個城市內部分化也很大?!眲㈣匆猿啥己蛷V州最近的土拍舉例,土拍火爆的主要是城市核心區,而郊區(特別是遠郊)就沒有溢價率甚至流拍。
如是所言,6月13日剛剛進行第二批涉宅用地首場土拍的廣州就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該次共掛牌5宗地塊,其中番禺占了3宗,荔灣和從化各1宗。而根據拍賣結果,該次土拍共成交2宗地塊,分別為番禺大道以西BC0613006地塊(好又多地塊)、番禺客運站北側地塊,且均競價觸頂進入搖號環節,成交總價分別約為12.9億元、10.4億元,溢價率均為15%。
而在以成都為代表的一二線城市核心區地價頻繁觸頂的同時,截至5月末,集中供地的22城中,濟南、長春、無錫、鄭州等城市則以底價成交為主。
整體而言,今年全國住宅用地成交仍呈縮量態勢。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1-5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4290億元,拿地規模同比下降8.4%。
核心城市核心地塊“僧多粥少”
土拍市場的分化亦與當前房地產市場復蘇不明朗有關。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70城房價數據顯示,4月份,在70個大中城市中,新房和二手房銷售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分別有62個和36個,比3月份分別減少2個和21個。這意味著,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了一季度的強復蘇之后,4月份復蘇動能開始減弱。
中指研究院的數據也表明市場在迅速轉弱?!?023年1-5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排行榜》數據顯示,今年1-5月,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29661.0億元,同比增長8.4%,但增幅相比上月下降4.4個百分點。TOP100房企銷售額,經季節調整后5月環比下降18.8%,大幅下降。
從陣營來看,頭部企業銷售保持韌性,尾部企業同比下降。2023年1-5月,TOP10房企、 TOP11-30房企銷售額平均同比分別增長16.4%、13.1%,TOP31-50房企、 TOP51-100房企銷售額平均同比分別下降2.8%、6.9%。
從企業性質來看,央國企銷售增速較高。TOP50企業中,央國企銷售額平均增長71%,混合所有、民企銷售額平均分別增長23.3%、20.1%,違約民企下降33.1%。另外,典型房企1-5月銷售額增速TOP20企業中,央國企數量占比85%,央國企聚焦高能級城市和城市群布局,擁有品牌優勢,本輪調整期內,保持了較高的銷售韌性,銷售恢復較快。
(2021年-2013年1-5月TOP100房企累計銷售額及增速情況,來源:中指數據)
貝殼研究院成都分院院長付躍華也向鈦媒體APP表示,“從二手看,市場表現并不是太理想,市場處在探底的過程中,5月負面太多,多少有情緒面的影響。6月延續下滑的趨勢未見明顯改觀,后續會體現在新房市場?!?/p>
銷售市場的分化導致土地市場的分化加劇,優勢地區的優質地塊成了房企投資側重點。付躍華表示,對開發商來講,也算是最優解。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也指出,進入5月后,整體市場銷售不斷走弱,房企現金流并未得到明顯改善,投資策略也是選擇收斂、聚焦核心城市。因此,未來土地市場仍將延續近期“局部火熱、整體偏冷”的格局,核心城市的核心地塊依舊會“僧多粥少”。(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蘇啟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