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視覺中國
6月21日,魯西化工(000830.SZ)召開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業績說明會。去年及今年一季報,魯西化工均呈現營收與凈利潤雙降態勢。針對會上投資者詢問雙降原因,魯西化工總經理王延吉表示,受市場影響,尤其是2022年下半年受終端市場需求減弱,下游開工率低等影響,導致公司主要產品售價進一步下行,化工行業進入階段性低迷態勢。進入2023年以來,產品售價對公司利潤的沖擊較為明顯。
業績下滑,此前事故備受關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魯西化工2022年年報顯示,營收約303.57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52%;歸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31.55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1.6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約51.16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5.94%。
進入2023年一季度,魯西化工業績并未擺脫下滑泥沼。一季報顯示,營收約65.81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4%;歸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3.22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75.6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約2.53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79.22%。
兩份財報的關鍵性數據表現均不佳,業績會上有投資者問及魯西化工如何面對2023年下半年挑戰,王延吉表示,面臨市場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壓力,公司將加強安全環保管控,大力度開源節流,細化生產系統性聯動和經營系統性聯動,積極應對挑戰。
王延吉強調的“加強安全環保管控”頗有深意。魯西化工此前發布公告披露,今年5月1日8時36分,公司全資子公司聊城魯西雙氧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雙氧水裝置發生爆炸著火事故,當日12時20分火情全部撲滅,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受傷、1人失聯。
發生事故的這家雙氧水公司成立于2019年,去年營收約10.92億元,占魯西化工全年營收3.6%,凈利潤約-0.46億元。
事故發生后,魯西化工股價應聲下跌,一度跌停。鈦媒體APP注意到,此次業績會上,多位投資者提及魯西化工此前發生的這起事故,對此,王延吉強調“我們將會保持規范運作,用心做好生產經營”。
會上亦有投資者詢問事故公司是否已全面恢復生產,王延吉表示,公司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對滿足生產運行和安全條件的裝置及時開車運行。
有投資者認為,今年化工產品市場行情差,魯西化工產品價低位徘徊,加上第二季度出現事故,據此預判魯西化工“上半年業績估計很難保障”。
對于投資者的悲觀論調,魯西化工會計機構負責人閆玉芝在會上表示,化工產品市場行情變化受多種因素影響,公司在確保生產企業安全穩定的基礎上,及時把握化工產品市場行情變化,最大限度降低市場影響,保持公司的健康發展。
上述兩位高管發言中高頻出現的“安全”一詞,可見今年上半年發生的事故對魯西化工內部管理工作的深刻影響。
鈦媒體APP注意到,在2022年年報中,魯西化工曾強調,“安全環保是企業發展的命根子”,開展“智能工廠+智能HSE”建設,優化智慧化工平臺,拓展APC先進控制系統應用,深入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魯西化工發布年報時間是今年4月21日,年報發布不到半月即發生事故悲劇。
業績會上,針對投資者提問“吸收合并魯西集團有限公司有無終止可能性”,魯西化工董秘李雪莉再一次提及此前事故的影響,其表示,“目前事故調查正在進行中,待事故調查結果明確后,如符合重組條件,公司將繼續推進本次吸收合并的相關工作”。
2023年4月17日,證監會批復同意魯西化工通過向魯西集團全體股東發行股份的方式對魯西集團實施吸收合并的注冊申請。
被投資者建議加強市值管理
截至6月21日下午收盤,魯西化工每股報收于10.32元,每股下跌0.48%,總市值198.41億元。
此次業績會上,有投資者表示,“近期公司股價低迷,建議公司加強市值管理,維護股價穩定,提振投資者信心”。對此,李雪莉表示,公司將嚴格遵守深交所的規定開展信息披露。二級市場的股價表現受多種因素影響,請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投資風險。公司將繼續努力做好生產經營工作,把握機遇,保持公司的穩定健康發展。
魯西化工主營化工新材料、基礎化工、化肥產品及其他業務。該公司上游行業主要包括煤炭、原鹽、電力、丙烯、純苯、苯酚丙酮等原材料行業和能源行業,上游提供的主要原材料、能源等產品的供應量、價格、技術水平和質量水平對該行業均有影響。
下游產業則主要包括絕緣材料、電子電氣、建筑、信息存儲、交通運輸及航天航空、化工、機械、紡織制衣、復合材料等領域,主要產品的下游行業具有規模大和范圍廣的特點,單一下游行業的需求波動對整個產品體系影響較小。
魯西化工旗下化工新材料主要涉及聚碳酸酯(PC)行業、尼龍6行業、多元醇行業、有機硅行業、氟材料行業。
以聚碳酸酯為例,去年供需失衡,價格回落,且隨著國內產能進一步釋放導致結構性供應更失調,受市場需求、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多次出現成本倒掛,低端市場價格競爭加劇。總之,魯西化工認為,聚碳酸酯產能還會進一步釋放,供大于求局面更明顯,低端市場會持續競價銷售,但國外進口量預計會逐步減少,國內逐步替代進口,產品附加值逐步增加。
其它幾項行業發展趨勢,根據魯西化工在年報中的分析,簡言之,尼龍6行業市場增速預計小幅回升;多元醇會持續保持合理競爭狀態;有機硅在去年年末觸底反彈,中國聚硅氧烷出口會持續增加;氟材料去年整體需求文檔,市場供需關系平穩,價格震蕩波動,氟產品高附加值特點顯現。
魯西化工的基礎化工業務主要涉及甲烷氯化物行業、二甲基甲酰胺行業、氯堿行業。甲烷氯化物去年上半年走勢相對穩定向好,下半年國際市場走勢轉好,出口訂單增多,總體看行業穩定運行;二甲基甲酰胺去年國際市場漿料訂單大量回流,DMF價格高位運行,三氯蔗糖利潤可觀,食品添加劑行業采購積極性較高,市場供不應求,到了去年四季度國內新增產能釋放,價格回落,整體行業運行平穩。
去年國內氧化鋁新增部分產能,少見需求增加,下半年房地產低迷,PVC需求下降,氯氣用量減少,但國際市場需求增長,液堿出口增量較大,國內燒堿價格保持高位運行。此外,魯西化工去年雙酚 A 項目已順利投產,其他在建項目按計劃順利進行,進一步豐富園區產業鏈條。
鈦媒體APP梳理了解到,從數據上看,去年魯西化工旗下占比最高的化工新材料產品營收比上年同期減少17.72%,毛利率亦同比減少18.53%。其他產品營收比上年同期減少8.85%。而占比33.85%、10.09%的基礎化工產品、化肥產品營收則比上年同期增長11.36%、60.95%,毛利率分別增長0.78%、5.61%。去年魯西化工國內、國外營收分別比上年同期減少3.86%、14.31%,毛利率同比減少11.05%、0.02%。
魯西化工主要產品已內酰胺、尼龍6、雙氧水(折百)、甲酸、多元醇產能利用率分別達到91.14%、79.17%、98.94%、72.19%、106.13%。前三項產品設計產能均為40萬噸,在建產能均為30萬噸。
魯西化工今年主要產品生產目標為1050萬噸。2022年年報中,魯西化工對2023年做出預判,認為今年成本端對化工產品價格的影響將減弱,需求有望回暖,但供應仍處于產能投放周期,加之外部環境不容樂觀,供需矛盾壓力仍較大,預計需求復蘇不足以支撐價格持續上漲,但成本壓力的緩解,化工企業開工率和經營效益有望邊際改善。(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方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