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重回了春天。
8月22日,泡泡瑪特發布2023中期業績。數據顯示,其上半年實現營收28.14億元,經調整凈利潤5.35億元,同比增長了42.3%。其中凈利潤4.77億元,已超去年全年凈利潤。
(相關資料圖)
過去幾年,潮玩行業受疫情等外部因素影響經歷了一段較為艱難的低潮期。在消費逐步復蘇的大背景下,2023年必然成為泡泡瑪特翻盤的關鍵時期。
“潮玩第一股”也不負眾望,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快速實現了國內業務收入、利潤逆勢雙增長,給投資者交上一份滿意的成績單。
但對于現在的泡泡瑪特來說,高增長或許不再是第一目標。從財報上可以看到,泡泡瑪特利潤高速增長的重要原因是在優化供應鏈、庫存周轉、控制成本等方面。這個已經成立了13年的潮玩品牌越來越重視構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力,并成為一家成熟運營的商業公司。
重塑完成:逆境翻盤的半年
隨著社會經濟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泡泡瑪特在保持高速發展同時,上半年的庫存及周轉天數下降、毛利及凈利率也進一步得到了提升。財報顯示,其上半年毛利率60.4%,同比提升2.3個百分點;經調整利潤率19%,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
“毛利從去年同期58.1%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60.4%,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收入端,上半年控制了一些折扣的力度和頻次;二是成本端,我們持續優化了供應鏈,包括降低采購成本,控制模具數量,以及加強和工廠的議價能力。”泡泡瑪特管理層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
庫存方面,截止2023年6月30日,庫存約7.6億元,與2022年12月31日相比下降12.5%,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8%;周轉天數從2022年12月31日的156天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132天,進一步體現了泡泡瑪特的精細化運營能力。
數字好看,拆解后則細思恐極。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收入同比增長19%,但今年Q1同比增長僅為0-5%,Q2實際增速已經超過了40%,而且這個增長勢頭還在延續。在業績說明會上,泡泡瑪特方面表示,現在來看整個上半年的增長趨勢,在新品反饋,會員增長等方面都符合公司預期,對于達成全年實現30%-40%增長這個目標,我們非常有信心。據悉,泡泡瑪特7月份延續了Q2的表現,同比增長也超過了40%,MEGA SPACE MOLLY100% 周年系列2 在8月11日上市首日銷售34435套。
總體來看,泡泡瑪特的業務增長來自于三大部分。
一是自有IP在上半年的表現依舊強勁。經典IP SKULLPANDA、MOLLY和DIMOO分別實現收入5.26億元、4.11億元、3.62億元。
但讓人眼前一亮的是新銳IP的高速增長。2022年下半年泡泡瑪特推出的全新 IP HACIPUPU 得到粉絲的廣泛認可,2023年上半年實現收入人民幣6900萬元。設計師團隊PDC(Pop Design Center)推出的小野2023年上半年實現收入1.09億元,同比增長191.3%。此外,PINO JELLY 、Zsiga 等新銳 IP 亦受到市場歡迎。
這意味著,泡泡瑪特在維持傳統大IP影響力的基礎上,仍然能不斷推出深受粉絲喜愛的新產品,延續品牌的可持續影響力。
二是渠道擴張和運營效益明顯。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內地新增注冊會員438.4萬人,累計會員總數破3000萬人,達到3038.8萬人。2023年上半年會員貢獻銷售額占比92.2%。
線下渠道方面,2023年上半年泡泡瑪特于中國內地新開19家線下門店,門店數量從329家增至340家;新開120家機器人商店,機器人商店數量從2067家增至2185家。
值得一提的是內容電商,泡泡瑪特在抖音平臺2023年上半年收入約1.1億元,同比增長了569%。通過輸出優質的直播內容取得了出色的銷售表現。
三是海外業務延續此前的高增長。2023年上半年港澳臺及海外收入3.76億元,同比增速139.8%。
截至2023年6月30日,泡泡瑪特港澳臺及海外門店達到55家(含合營及加盟),機器人商店達到143臺(含合營及加盟),跨境電商平臺站點數達到28個,品牌和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了更廣泛的認可和喜愛。
這也是泡泡瑪特首次披露海外利潤情況,上半年實現了經營利潤7889萬元,同比增長183%。
而在這份極為優異的成績單背后,是泡泡瑪特對供應鏈和商業框架的全面塑造提升。
煉好的供應鏈內功,被驗證的行業坐標
“今年我們一直致力于讓公司變得更健康,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經營指標,不管是凈利潤、毛利率、庫存周轉、費用控制,還是國內外業務的運營指標,都在變得更加健康。”泡泡瑪特管理層在業績說明會上說。
“健康”是泡泡瑪特在2023年的關鍵詞。而“健康”的關鍵來自于對供應鏈的把控。
潮玩品牌大多數以IP為核心資產,往往低估了供應鏈能力的重要性。但供應鏈的能力,不僅決定了短期的產品表現、利潤表現,也決定了企業的長遠發展的潛力。
一款盲盒產品,從藝術家腦海中的形象轉化成放在貨架上的產品實物,中間是漫長和繁雜的過程。從概念變成2D、3D、白蠟/紅蠟、建模、模具開發、工程工藝、油色實現,經過了各種往復討論、確認、優化,再到工廠開始試生產、小批量交付、規模生產和彈性生產,再經過物流配送到貨架上,需要數百個零件、成百上千道工序和多達數月乃至一年的開發周期。
在這個過程之中,不但要滿足實物能最大還原藝術家的奇思妙想,也要能有高效的制造和品質管控,還要滿足成本和效率以及對市場上時刻發生的需求變化迅速做出反應。這對于供應鏈的敏捷性、協同性和適應性都提出了特別高的要求。
泡泡瑪特在潮玩供應鏈布局上一直都走在行業前沿。臺下煉好的供應鏈內功,在業績上也開始發揮臺上作用。
泡泡瑪特表示,2021年其產品的補貨周期是平均150天左右,現在已經縮短到平均60天,其中熱銷款更是縮短到45天。最近幾個月,熱銷商品已經可以做到每周補貨,擁有更加敏捷的供應鏈反應速度。
另一方面,泡泡瑪特在采買、訂單管理、銷售預測、庫存管理等方面都實現了系統化和線上化。線上的“可視化”,不是為了簡單的“看見”,而是要解決供應鏈的協同性和敏捷性。通過建設數字化平臺,泡泡瑪特能夠進一步提升預測的準確度和供應鏈柔性,以降低缺貨或庫存問題出現的可能性。
為了解決全球供應的挑戰,接下來泡泡瑪特還將通過各國家的合理衛星工廠布局和倉儲布局,一步一步的解決海外的需求,實現全球化下的“LOCAL FOR LOCAL”。
這也是泡泡瑪特打造的3A供應鏈,即敏捷性(Agile)、協同性(Aligned)和適應性(Adoptable),實現全球觸達的愿景,滿足全世界潮玩愛好者的需要。
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再是一個企業或一間公司的一對一之爭,更是圍繞著各自為鏈條核心的供應鏈之爭。敏捷、協同和因地制宜的供應鏈體系,確保了企業當期的優秀表現和長遠的后勁十足。
泡泡瑪特提倡的3A體系供應鏈理念,也給整個潮玩行業建立了良好的領路標桿。
邁向成熟的泡泡瑪特,期待拆出更大驚喜
供應鏈是核心“底座”,在這基礎上泡泡瑪特就可以不斷拓展和豐富自有IP更廣闊的商業框架。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一個月后,泡泡瑪特首個城市主題樂園將在北京開業。這是泡泡瑪特精心打造的沉浸式IP主題樂園,其目的在于進行更深刻的IP融合及場景滲透,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線下與IP互動的機會,把IP做深做厚,為IP創造一些輕內容體驗。
“樂園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當這些以前看起來只是玩具或者平面作品沉浸式地包圍你的時候,就像在講一個關于IP的故事,會讓 IP在消費者心目當中的地位有一個特別大的飛躍式提升。”泡泡瑪特管理層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
泡泡瑪特城市樂園
與此同時,泡泡瑪特仍在持續不斷挖掘優秀的青年藝術家,目前已與近60位國內外當代青年藝術家進行合作。2023年3月,集團旗下青年當代藝術運營機構inner flow為簽約藝術家沒影在黎巴嫩完成了首個海外個人展覽,受到了廣泛好評。2023年6月,inner flow還在三亞舉辦了展覽「遐想蔓延熱帶島嶼」,呈現6位合作藝術家的作品。
在2023年上半年,泡泡瑪特還與優衣庫、華為、夢龍、巴黎水等行業頭部品牌展開合作,進一步提升了泡泡瑪特旗下IP的調性及知名度。授權區域也從過去的主要集中在中國內地,到逐漸開始向海外輸出。
今年5月,泡泡瑪特公布了旗下首款游戲《夢想家園》首支PV,游戲業務未來也將有望和城市樂園相結合,起到輔助的作用。
這些業務布局,實際上都是泡泡瑪特“主動選擇的”多業務健康營收模式,通過IP矩陣豐富、IP變現方式拓寬和品牌力的增強,積累企業的長期成長性。
一個以潮玩IP為核心的成熟的商業框架正在逐步豐富與完善。
拓展商業版圖的同時,泡泡瑪特也更加注重業務的精細化運營。據介紹,泡泡瑪特十分重視線下門店規模的調整和坪效,以及各個業務環節的降本增效,比如MEGA包裝的大小降低了20%,提升了物流效率,節約了倉儲費用的同時也降低了包裝費。
可以說,相比于追逐短期的成績,當前的泡泡瑪特是在增長中追求效益,不再一味地追求擴張和高增長,而是更看重企業的長久生命力,逐漸展現出一家年輕人公司的成熟商業運營思維。(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 ,作者| 消研所)
關鍵詞: